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成山 《中国博物馆》2008,(1):F0002-F000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1449平方米,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纪念性遗址型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50年秋,1955年3月28日经文化部批准,于次年10月1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了太平天国纪念馆,1961年1月11日改名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它是国家设立的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档案资料的征集始于1950年,先着眼于南京和江苏地区,后逐渐扩大到安徽、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以及全国各地。40多年来,已收藏太平天国文献、文物1660余件;复制太平天国文物1400余件;拍摄太平天国文物、遗址、遗迹、资料照片5000余张,入藏清官方原始档案数万件;达1000多万字;清季重要人物函札原件1000余通;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各类刻本、抄本近5700册;还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复印、抄录清方档案、函牍、笔记、专著、年谱及方志资料达1300万字以上。  相似文献   

3.
1989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瞻园园史陈列,我们从中引发了一些对园林陈列艺术的想法,终贸然撰文,以求教大方。瞻园地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西边,从明朝建园,至今已历六百余年。其间,达官显贵,墨客骚人;几度风雨,几度沧桑;留下了斑斑的历史遗迹和丰厚的史料佳话。但要把这些史料提纲挈领为园史陈列,特别是在园林里展示她的朝代变迁,对我们来说,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遇到了先例鲜见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南京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及"万人坑"遗址之上。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分为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四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纪念性遗址型历史博物馆。"南京馆"新馆建成后,入选了西班牙《趣味》月刊评出的"世界十大‘黑色旅游'景点",先后获得了IPMA国际项目管理大奖(银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国际、国内行业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充分实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展示辅助手段运用到了博物馆陈列之中,使陈列的教育传播效果更加生动、易于接受。本文在历史博物馆出现"艺术转向"的趋势之下,试图以"声音"这一大主题为切入点,从背景音乐以及口述资料两方面入手,提出"声音"这类辅助手段在陈列中的运用方式和重要意义,并对于未来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声音"运用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将于今年年底开馆。该馆为国内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有6层,包括1个主题馆和5个分馆,涵盖出版机构、少儿读物、声像、艺术设计、印刷技术等内容。该馆将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集"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产业创新"于一体,打造新闻出版业文献档案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创新发布中心和文创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城市地域文化展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典藏人类文明的殿堂,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爱国主义和市情教育的基地。博物馆的发展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基于地域文化进行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此来增强竞争力。本文对于地域文化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体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2009,(3):95-95
200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0周年时建成开放。新建的展馆是一个软硬件配套、功能齐全、展示手段先进的国际一流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郑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经过50余年的发展,郑州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成为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1999年,郑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其新颖的建筑外观寓意“天圆地方,鼎立中原”,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独具特色。新馆占地面积9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馆面积8337平方米,推出的常设陈列有“郑州文明曙光”、“郑州古都风采”和“古代文化神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在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之后进入了崭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改造、整顿和发展改变了原本因战争破败的状态和萧条的面貌。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故宫博物院、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析,尝试廓清这段时期中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总体面貌,探寻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在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之后进入了崭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改造、整顿和发展改变了原本因战争破败的状态和萧条的面貌。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故宫博物院、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析,尝试廓清这段时期中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总体面貌,探寻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物馆》2009,(3):112-112
大型民族文化陈列“五彩八桂”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于2008年12月11日开展,展示面积近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和谐乐章”五个展区。整个陈列以广西各地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示十二个世居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服饰特色、手工技艺和节庆礼俗等内容,采取实物陈列与场景复原、静态陈列与动态陈列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天水民俗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形式以及陈列布展方式,探讨天水民俗博物馆作为一座建立在明清古民居基础上的民俗博物馆,所兼具的对民俗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巨安 《兰台世界》2007,(10S):65-67
1953年2月,计达700余斤的吴煦家藏史料在杭州现世,引起中宣邮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于5月16日也以《浙江省最近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太平天国史料》为题发过消息。据现收藏单位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所编的《吴煦档案选编》(七大册)披露,其总数不下数万件,内容不仅是国内外有关太平天国史料的最重要一次发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史陈列、人类学陈列及动植物陈列等方面,有"戏剧式展示"的提法,而"戏剧式展示"的核心对于博物馆展示来讲就是假定性。文章以实践案例分析了自然类博物馆的假定性展示手法,探讨了展示物件的时空环境表达以及理性地认识艺术语言、人文概念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7月8日—18日,中国科协考察团赴欧考察了比利时自然历史博物馆(布鲁塞尔)、科学探索中心(法兰克福)、德意志科技博物馆(慕尼黑)、伽利略博物馆(佛罗伦萨)和罗马动物博物馆(罗马)等5家科技类博物馆。此次访问调研是结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开展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酝酿而进行。经过8天紧张的旅行,访问团系统地了解博物馆的展厅陈列和馆藏情况,并就博物馆主题、功能、内容、形式、运营机制、场馆设施、数字化、收藏、展示与研究等问题与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研  相似文献   

17.
陈列艺术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同其他艺术是相通的,这里作一点借鉴、谈一点思考  一、静态与动态陈列艺术首先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的融进丰富了陈列语言和表现力,但作为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语言究竟是以静态为主还是动态为主,这是我们在设计定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我们知道,传统的文物陈列是属于静态陈列,现代陈列加强了视觉上动态的冲击力,由于展览种类的区别,观众的参与使得一些博物馆明显加强了动态的陈列,利用演示和动作,声像和光电的律动来加强展示环境的丰富变化和引吸力。因此可以说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时间和空间艺…  相似文献   

18.
浅论自然博物馆的学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自然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过分重视娱乐性,而对其蕴藏的深层次的科学内容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存在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激发和鼓励观众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使博物馆陈列展览出现了过分重视形式,忽视了内容,致使陈列中大量采用声、光、电、图像合成、拼接技术、多媒体和虚幻影像等现代高科技,过分追求短暂的感观和视觉冲击,从而导致了娱乐与信息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式和发展方向。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出博物馆的陈列展品,打破了我国博物馆历来沿用“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单一陈列手段,丰富了陈列展览内容,使具体的展览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激发了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布展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历史博物馆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如对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藏品征集与藏品管理、陈列工作与群众教育工作,以及对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等等.在这里,我谨就历史博物馆如何对待史学研究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