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佳 《北京档案》2012,(5):34-35,38
我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绝大部分来源于立档单位档案室。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正规接收途径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接收进馆保存。进馆环节的档案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对我国进馆档案鉴定政策做一概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信息。科学地运用档案分类办法和价值鉴定理论,对件进行科学分类,辨证判定保管期限,将无保存价值的件剔除,确保档案质量。杜绝有必档现象,是市县档案科学化管理、规范、主动服务的重要一环。而价值鉴定工作,是确保档案质量的关键,这也是档案工作人员审查把关的重点。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浅析立卷中文件保存价值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 《档案学研究》1997,11(4):48-49
浅析立卷中文件保存价值的鉴定最近检查20多个立档单位的档案,发现归档文件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划分掌握过宽,将一些不该进入档案馆的文件转移到档案馆。一个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应反映本单位的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在文书立卷时对文件的取舍和保存期限的划分,必须紧...  相似文献   

4.
气象档案的鉴定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它决定气象档案的存、毁,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命运。如果对气象档案的价值判定不准确,错误地把一些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处理、销毁,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正确理解和判定气象档案的价值,现就气象档案价值鉴定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气象档案鉴定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甄别、判定气象档案的价值,确定气象档案的保管期限;二是根据保管期限,剔除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气象档案,经过必要的手续,进行处理、销毁。气象档案通过鉴定处理,可以提高气象档案馆、室馆藏档…  相似文献   

5.
企业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就是鉴别档案的价值,把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确定其保管期,继续妥善保存;对失去价值的,没有继续保存必要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企业档案经过鉴定,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保存的档案质量更高,更便于保管和利用.它是决定企业档案命运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打破行政级别的"门第"观念,划分立档单位级别 在档案馆的档案接收与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不同级别或行政级别相同但职能、性质不同的立档单位的档案,在确定保管期限时如何依据其价值和作用区别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档案价值鉴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兰 《档案》2008,(3):62-64
档案价值鉴定,是指档案工作者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是否保存及其保存期限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简言之,档案价值鉴定,就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有用性的预测,是挑选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对无须保存的档案剔除、处理的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具有多元性、潜在性、条件性、滞后性的特点,所以人们很难对其作出完全准确的判定,也有人把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称为档案工作的“瓶颈”。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档案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基层有相当一部分文档人员因缺乏对档案价值的鉴定能力,不清楚究竟哪些档案有保存价值,哪些档案无保存价值,所以,在立卷归档工作中,采取了“有文必档”、“有档必存”的错误做法。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基层表现的就越突出。以长海县的村民委和中小学为例,我们在开展村级建档和中小学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期限,在《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按要求,省级以上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二十年左右的永久保存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  相似文献   

10.
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期限,在《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按要求,省级以上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二十年左右的永久保存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我们分析,在二十多年前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工作和各方面情况的:便于机关工作。档案形成之后,首先的、主要的利用者是其形成单位。档案的形成者在进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生产建设等活动时,都需要大量查阅利用本机关单位形成的档案。人们习惯上把档案对形成者的作用,称为第一…  相似文献   

11.
档案鉴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档案鉴定工作是指对档案真伪、档案价值和档案开放的鉴定.而狭义的档案鉴定工作则仅指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即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挑选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剔除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并予以处置的过程.一般所讲的档案鉴定工作是指狭义的档案鉴定工作,即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我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认为档案鉴定是对档案真伪和价值的判定,而电子档案是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技术支持状况两个方面来鉴定电子档案的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照片档案是立档单位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照片特有的形象记录性,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转瞬即逝的画面,在地质勘查、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本文在整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引滦,  相似文献   

13.
加强集团公司档案工作的法制化 ,要抓住三个环节加强执法力度。这三个环节是 :到期档案及时依法鉴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实施、立档单位依法建立档案综合管理机构。  一、到期档案的依法鉴定“到期档案” ,是指按照国家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库存档案中保管期限已到的档案 ,即短期保存的档案保管已满 1 5年 ,长期保存的档案已满 5 0年。集团公司保存的档案中 ,每年都有“到期档案” ,所以每年都要对库存档案进行及时鉴定。到期档案的依法鉴定 ,执法力度不大 ,一是将到期档案的及时鉴定列入档案人员工作程序中 ,依法开展工作 ;二是鉴定的组织、工作程序、鉴定标准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进行。国家档案鉴定法规 ,目前主要是国家关于档案鉴定的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以及国家档案法规中关于鉴定档案的相关条款。国家档案法规具有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性。目前 ,企业每年到期的档案存在着未能依法及时鉴定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一是对档案鉴定的意义和地位认识不足 ,片面追求馆藏和馆藏的数量给鉴定工作带来了某种程度的被动局面 ;二是档案鉴定理论不够完善 ,对档案鉴定工作指导力度不大 ;三是档案馆 (室 )人员少 ,任务重 ,业务经费严...  相似文献   

14.
档案的鉴定工作可分为归档鉴定、密级鉴定、存毁鉴定、等级鉴定、开放鉴定等等,其中等级鉴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鉴定而言,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这一概念,这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一、档案价值等级鉴定的必然性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价值鉴定可以看作是归档鉴定。经过归档鉴定,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被剔除,具有保存…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档案鉴定工作,我国档案工作重心和档案鉴定主要是停留在档案室阶段,而西方档案鉴定工作是以档案馆鉴定为主,他们的档案鉴定理论是从档案馆的角度提出的。在我国档案室归档鉴定中常被利用的一个原则就是本位原则。本位原则的内涵就是档案鉴定应该围绕文件对形成单位(主体)是否有保存的必要来鉴定文件价值。举例来说一个设计单位其招投标图纸、文本作为一种档案,其价值应该围绕图纸、文本对形成单位(设计部门)是否有保存的必要来鉴定。档案价值,是指档案与人们对它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因而,…  相似文献   

16.
论县档案馆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必要性于路生,林华荣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前些年县级档案馆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档案馆的达标升级和丰富馆藏等项工作上,因此,忽视了对馆藏档案的鉴定工作,致使馆内大量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和一些早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  相似文献   

17.
王楠 《档案时空》2015,(6):7-10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有用性的预测,是挑选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对无须保存的档案剔除、处理的过程,是档案管理过程中一项难度最大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受到了各国档案界的重视.因此,档案鉴定作为文件生命周期运动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对其发展动态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价值鉴定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档案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影响鉴定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是鉴定次数的多寡。档案馆在接收档案进馆时,要做好再鉴定工作,把“糟粕”拒之“馆”外。档案进馆是档案的转折,不仅决定档案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馆藏质量,因此必须坚持做到四不接,即不属接收范围的不接,没有经过鉴定的不接,缺少检索工具的不接,质量不合要求的不接。优化馆藏档案要从立档单位档案室做起,馆藏主要来自立档单位定期移交的档案,其质量自然也取决于档案室的收集、鉴定和整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做好档案基础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把好进馆档案质量关。优化档案从立档单位档案室做起,便可“毕其功于…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兰台世界》2007,(11S):7-8
档案鉴定决定档案价值和存毁于否.它是档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进馆档案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进行档案鉴定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保存数量适中的优质档案。而档案鉴定是指对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鉴定。这里价值是档案对于社会的有用性,。既然档案鉴定是一种价值的预测,预测活动又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必然会增加我们在档案归档鉴定中的风险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如把本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销毁就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将本无保存价值的档案送人档案馆长期保存,带来经济等方面的浪费等。例如,某省档案馆收藏有未经鉴定的历史档案50多万卷,其中至少夹杂着10多万卷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另外,还收藏有建国后已鉴定出来的短期、备毁档案20多万卷,现在仍未销毁。两面相加,该馆共存有30多万卷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国家每年拨给该馆事业费100多万按卷量平均计算,其中30多万元被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白白浪费了。所以,在归档鉴定中研究其风险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是档案工作者在提高档案鉴定工作水平.优化馆藏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档案进馆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尚未开展起来。这里所说的档案进馆鉴定是指对即将进入档案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二次鉴定。所谓二次鉴定是指在归档鉴定的基础上,对档案保管期限所做的再一次划定。其目的是为了严把档案“入馆关”,切实提高进馆档案质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一)从进馆档案现状看档案进馆鉴定的必要性1999年,鞍钢档案馆组织全公司135个立档单位将1981-1990年期间形成的文书档案进馆。此次进馆历时40多天,共接收档案24301卷。从进馆情况看,一个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