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差价的改革,是改革价格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考察,商品从生产领域生产出来以后,必须经过流通领域,才能进入消费领域。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和补充,又是生产的前提和条件。从使用价值上看,流通过程使各种使用价值通过交换,变成现实的使用价值;从价值上看,流通过程使商品价值得以实现。要完成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运动,需要耗费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相似文献   

2.
数字平台作为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其形成需要具备创意、资本和技术三大条件,牵涉创意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两大主体。从数字平台的发起、运行到成熟与垄断阶段,数字平台的创意所有者“创始人”同资本所有者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由数字平台发起之初的创意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制衡关系,演变到“创意劳动对风险投资资本的驾驭关系”;伴随数字平台的成熟与垄断,演变到“平台资本与风险投资资本”的关系,创意劳动被资本俘获演化为平台资本,形成资本与资本共同分割剩余价值的关系。数字平台创始人与资本所有者关系演化的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扬弃;“创意劳动”演变成平台资本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分工、技术与组织互动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演化的终极力量。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干预规范数字平台资本行为,强化数字平台上的劳动者主权;利用数字平台组织控制模式的优势,引导数字平台进行创新性的资源配置;在数字经济中应更加重视劳动者的活劳动和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快速崛起的平台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在内的社会生产总过程,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了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影响。平台经济通过作用于市场规模和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进一步作用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基于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平台经济发展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统筹推进平台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平台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建设跨地区平台,探索兼顾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数字劳动本质上依然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性劳动。在平台形成一定垄断地位之前,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在平台对信息资源形成一定垄断之后,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还来源于需要支付酬金给平台的劳动提供者、生产有价值信息的信息提供者以及部分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相对平等的分配正义才是真正的分配正义,保障数字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障社会公众访问信息的自由,提高社会劳动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保障信息弱势群体获取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数字劳动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仍然由C、V、M三部分构成,但有自己的特点。商品的价值仍然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凡生产经营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被社会承认的活劳动都创造价值;其他各种生产要素是过去劳动的凝结,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必备条件,但不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的分配与价值的创造没有直接联系,只有在生产经营要素以资本形式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条件下,才能参与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把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确立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 ,关键在于论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 ,劳动力是商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还存在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人地位 ,也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原则 ,但可使按劳分配的表层具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某些特点。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 ,一切生产要素也取得了资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但平台垄断也会对市场秩序等方面造成冲击,应辩证看待平台垄断的进步性与打破垄断的必要性。互联网平台是数字技术和产业资本联姻的产物,数据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重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社会经济活动运行,决定了价值分配秩序。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抽象法,在数据控制与价值转移耦合的基础上分析平台价值运动,发现平台收益主要来源于价值攫取而非价值创造。目前由于对资本缺乏有效约束,驱使平台逐渐弱化生产服务本性甚至沦为投机工具,在盲目跨界扩张中谋求垄断利润,造成用户权益受损和国家安全风险等危害。因此,需要结合平台垄断机理,在加强算法监管、完善扩张规范制度、加强数据保护等方面出台治理措施,以期消弭数字鸿沟,促进平台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的商品化是市场调节资源的条件,劳动力只有成为商品.才能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既不是劳动.也不是劳务.只能是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实现形式.不应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对立来否认劳动力商品。劳动者是主人.但劳动者作为主人具有不完全性、不同等性、整体不可分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这就使劳动者能与企业同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成为劳动力商品的让渡者。  相似文献   

9.
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实行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的企业组织制度,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创新。股份合作制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不断规范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一种运行在网络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传统经济运行的四环节‘才产、流通、分配、消费”发生根本变化;知识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主要依据,网络传播是知识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获得和使用知识将进人消费领域,而这一切,取决于知识的生产,即以智力创新为价值取向。于是,知识创新作为一种新资本形态,取代农业经济的土地资本和工业经济的金融资本,上升为知识经济中的一种主要的资本形态。智力具有教育学属性,资本属经济学范畴,智力资本自然纳入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可惜,自从本世纪6O年代以来诞生的教育经济学,在半…  相似文献   

11.
服务劳动并非都是生产劳动。对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应作具体分析。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深化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解 ,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正确认识流通领域的纯粹商品买卖、第三产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权是资本要素所有权。资本要素包含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就是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之间的分配。“按劳分配”是劳动力产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者领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按劳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荣兆梓 《教学与研究》2004,46(10):65-69
资本能够迫使劳动者提供剩余劳动并且无偿占有之,再通过资本的流通过程使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得以实现。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公有资本克服了资本关系中两大阶级的对立,消灭了资本对劳动的阶级剥削,但却不可能同时消灭由现代生产力特征所决定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不可能避免社会利益以外在强制方式迫使劳动者个人把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之外。恰恰相反,公有资本不过是这种强制性剩余价值生产的特殊形式和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只有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生产的一切产品的价值,都内含有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当然具有商品性质。从我国的劳动分配原则来看,货币工资制度的按劳付酬,指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主要在劳动之前确定。有人认为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会动摇工人主人翁的政治地位,这是没有分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整体公有,而不是主人翁个人的实际拥有。劳动者只有以劳动力商品的形式与企业发生联系,才体现出主人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充分认识劳动力商品的意义,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来说,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客观的事实存在着。关键词##4劳动力;;商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个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15.
卢伟东 《考试周刊》2013,(37):176-17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形成,生产与流通领域在结构、运营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生产系统与流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企业在产品供应链中的同盟伙伴关系越来越明晰,物流活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科学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特点十分突出,物流活动已经不是传统的商品储存与运送活动,已成为各国现代企业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4.0时代,劳动者驾驭智能化新型工业生产模式的数字能力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策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德国政府将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并出台系列措施进行战略部署,包括:开展大型研究项目对工业4.0背景下数字能力概念的维度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在分析实践困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各大办学主体分别给予扶持;参照工业4.0带来的全新任务领域对各个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进行修订等。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体现了在"人与机器"关系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凸显了德国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女性历史名人因其先进文化本质、草原文化底蕴和女性文化魅力而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价值,因而具有足够的市场增值潜能,为对其进行资本化转变和产业化经营奠定了逻辑基础。根据文化资本理论,蒙古族女性历史名人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来进行资本化开发,我们可以通过创意主体的创意行为和文化企业的特殊技术赋予其经济价值,成为可以流通的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蒙古族女性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要通过产品实现文化资源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统一。这是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形态数字经济,在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重塑了社会生产关系和商品价值关系,对数字经济的价值来源和价值决定问题的解析需要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下进行。本文结合数字经济的特征,将劳动价值区分为实体劳动价值和数字劳动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解析。文章认为,数字经济产品具有非劳动性、无载体性和高溢出性等虚拟性特征,使其产品价值既包括实体劳动价值成分,也包括数字劳动价值成分。其中数字劳动价值主要通过价值转移的方式从其他部门和劳动者的收入中转移而来,其大小与数字经济规模成正相关。数字经济价值的高溢出性,正是通过规模性体现出来的,而规模性又与数字经济的虚拟性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大力实(?)经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的任务。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与世界经济逐渐成为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的过程。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并实现其价值增值的过程和状态。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正是资本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资本国际化实现了资源配置从商品贸易向要素流动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深刻改变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使其呈现出愈发鲜明的虚拟化特征,即生产关系呈现出人机关系的隶属化、劳资对立的隐匿化、劳动关系的分散化特征;交换关系呈现出数字代号的脱实化、交换价值的溢出化特征;分配关系呈现出分配矛盾的社会化、分配格局的重构化特征;消费关系呈现出消费需求的泡沫化、消费过程的生产化特征。虚拟化特征回答并刻画了数字技术条件下经济关系相比以往的特殊性内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关系的虚拟化并未改变其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理论实质,反而正是资本所有者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促进商品价值实现以及重新分割剩余价值的利益关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经济关系虚拟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仍遵循着经济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即数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关系虚拟化的程度和形式,社会基本所有制性质则决定着虚拟经济关系的属性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