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兴辽卓越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实践为例,对产教融合下高职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分析了兴辽卓越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培育“德技双馨”的电子商务群兴辽卓越“双师型”教学团队;借助“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机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专业群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提升专业集群优势;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质量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2.
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职业大规模交叉融合,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更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职院校需要以专业群为单位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依托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重新规划课程体系,通过分析群内各专业及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按照"基础通用、专业平台、发展导向"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营销方式。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业务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依据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和岗位群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为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高职院校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与行业、企业职业需求相配匹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在分析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的内在要求基础上,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例,在剖析专业群五个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专业群新的课程体系重构的要求、依据及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旅游康养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 路,重点阐述旅游康养“游食住养购娱”产业链的实际内涵,并 将其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设置思 路相结合,构建基于服务领域岗位群的“双引擎,四层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盘红华 《广西教育》2010,(33):40-4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分析,提出应确定专业工作岗位(群),重构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从加快专业升级、重构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信息化素养三个方面重塑专业建设理念。文章提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群、构建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师资团队、构建智慧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人才需求数量,把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定位在网络销售、网站编辑、策划与网站产品开发3个岗位群上.再与这3个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相对应,将电子商务师、网络编辑员的国家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实践课程引领理论课程、以项目带动相关知识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高质量专业群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传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与新技术发展不同步、与岗位群需求有差距以及实效性不理想等问题,重新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群、技能大赛赛项、“1+X”证书群的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建设“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彰显“FBP”特色为基本要求,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面向职业方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在专业群建设中,要推进制度建设,强化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双高”背景,根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服务大健康产业的专业特色和中医药文化的优势,研究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的要求,确立了专业群的思政主线,并对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特色鲜明、充分体现职教精神的教材;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优势,使师生沉浸式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机制;初步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协调统一、多部门合力推进、全方位一体化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专业”到“专业群”,必然伴随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基于专业群建设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应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专业群组群逻辑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为基本遵循,精准定位专业群及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做好课程体系构建,从根本上保障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建设专业群势在必行。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为例,创建了“双主体双融合四级能力递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探索人工智能专业群组建思路,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出了开发“工单式”“活页式”教材,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实施了“三改一创新”质量保证体系。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思路和样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阐述数字经济环境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找准定位调整课程体系、结合需求充实课程内涵、注重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商务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教学思路模糊。因此,必须明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本文力图就目前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改革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西部职业院校在“双高”建设板块处于劣势位置,亟需突破课程体系、“双师”教师队伍、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形成产教新生态系统;对标高水平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全产业链,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就业岗位的灵活迁移;做好专业群顶层设计,统筹各类资源,探索专业群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应遵循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组织运行三重逻辑内在要求。基于实践样态归纳分析,专业群治理模式可进行“产业聚焦深度”“利益牵绊程度”“组织管理强度”三维度分类。“利益牵绊程度”为逻辑主线,另两个维度为支线,专业群治理可分为“实体融合”“联盟协作”“院校主导”三种模式,每种模式的专业群产教协同关系、组织形态、课程体系架构与教学运行机制存在鲜明差异。专业群治理创新应科学建构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匹配的专业群,搭建产教协同的育人治理平台,优化专业群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的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其中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研究是重中之重。以1+X证书和技能大赛为切入点,结合岗位群和产业链的需求,重新构建药学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宝鸡市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是我校国家骨干校4个重点建设专业项目之一,专业群现有校内教职员工6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8个班、2473人。学生曾获得过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伍强杯”物流技能竞赛一等奖;电子商务专业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