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采空区的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从煤矿采空区的物性基础出发,阐述了利用地震波动法探测采空区的可行性,并根据波动方程原理,设计了部分采空区数学模型;运用正演模拟的方法,从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采空区各自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分辨率;在前人有关采空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实际采空区的地震资料分析和研究。最后,结合实际资料总结了采空区在地震资料中的反映特征和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采空区内遗煤自燃过程数学模型,可随时预测不同漏风强度和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对丁集煤矿1262(1)首采面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中,氧化时间、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煤温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成功预报了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不自燃,确保了该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3.
粮食物性和粮层阻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有代表性的粮食(大米、稻谷和玉米)在不同堆载高度下的物理性质和阻力特性作了比较详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的孔隙率、粮层阻力与粮食堆载高度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粮食机械通风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中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DM308玻璃粉作为原料制备微孔玻璃片,研究采用加入添加剂、改变玻璃粉目数以及改变热处理工艺来获取强度、孔径、孔隙率等综合性能较好的微孔玻璃片,然后将玻璃片运用到鱼塘中利用微孔来为养殖输送氧气。本实验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用烧结法制备硬度较好、孔隙率高、导气性优良的微孔玻璃片,二是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鱼缸,模拟微孔玻璃片为鱼塘增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于后退式开采"U"型通风系统(一源一汇)的采空区,按漏风大小和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采空区可分为三带:散热带、自燃带和窒息带;介绍了正行煤矿1504综放面开采中,采用下风巷预埋管向采空区注氮,惰化采空区遗煤、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同时在工作面上下风巷预埋束管测试系统,通过测定沿工作面走向采空区内部氧气浓度情况,以确定在不同注氮工艺下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的变化情况,为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提高注氮效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集煤矿1212(3)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集矿新地层较厚,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创淮南矿区之最,且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并运用综合机械化、综合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与其它老矿有许多不同,针对张集煤矿的地质、采煤技术特点和《规程》要求,在采空区的地表设置了观测站并通过对观测站的观测、成果计算,初步掌握了适合本矿井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及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7.
应用网络解算技术模拟综放采场的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空区内的松散岩体,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数值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埋深条件下松散岩体的应力呈直线变化;对于水平应力,其斜率间的关系近似成指数关系;对于垂直应力,随埋深增大斜率没有变化;在不同冒落高度条件下,松散岩体的水平应力变化成多项式,次数随冒落高度依次升高;垂直应力变化曲线随冒落高度由直线逐渐变成对数曲线;在压实松散岩体过程中,应力在初始循环时步变化大;不同冒落高度条件下,循环时步随高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温、取样化验分析得出的不同采空区遗煤温度及气体参数,建立采空区遗煤温度、氧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随采空区浓度变化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定量给出采空区氧化自燃“三带”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FLUENT软件对高瓦斯煤层“U+L”型通风系统采空区气体渗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状况及其运移规律.对于高瓦斯矿井“U+L”型通风系统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具有显著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网络解算技术模拟综放采场的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7,(6):38-41
采空区作为采场后期的重大安全隐患,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以某铅锌矿采空区治理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采空区应力变化,依据极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各指标随因素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各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引起应力重新分布,敏感性程度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E、Φ、C_(千枚岩)、C_(矿体)、C_(灰岩),表明各力学参数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可以作为后期指导采矿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露井联采下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模拟模型,系统模拟研究边坡岩体应力场和位移矢量场演化特点,揭示采空区上覆岩体滑移机理与动态演变规律,建立露井联采作用下的地表三维沉降模型和水平移动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开采时,随着开采阶段向下延深,地下开采效应对上覆岩体影响逐渐减小,此时露井联采综合作用的边坡体主要受露天开采影响大小控制;当由+30 m水平开采至-150 m水平阶段时,边坡岩体发生局部破坏,破坏形式为塌陷破坏,需要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对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上述实验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入射电子数、不同波长和不同双缝宽度下的干涉图样,并对干涉图样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RLW-2000M煤岩流变仪,以细粒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岩石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并研究其蠕变及损伤特性,重点分析不同轴向应力时蠕变条件下岩石的体应变(应变速率)和等效孔隙体积(体积速率)演化曲线,同时对其孔隙率的损伤变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孔压水体积揭示了蠕变过程孔隙率演化规律且符合蠕变三阶段规律;利用Rabotnov模型蠕变损伤演化方程的损伤变量,对比宏观标量(蠕变时间)和细观标量(孔隙率)的损伤变量演化规律,克服传统的蠕变损伤定量分析的缺陷,弥补传统蠕变试验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对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上述实验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入射电子数、不同波长和不同双缝宽度下的干涉图样,并对干涉图样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FLAC3D的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FLAC3D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万州安乐寺滑坡在水库不同蓄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参数,模拟得出滑坡体的塑性区分布特征和剪应变增量集中带的发展趋势.运用三维耦合分析,对水库不同蓄水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做出评价,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为例,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部隆起的变形规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该地区其他类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尺度颗粒形貌特征对于砂土应力-应变以及能量耗散行为的影响。方法:1.通过同步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实验,提取高精度的真实颗粒形貌,并通过三维点云表征;2.通过基于球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不同尺度下颗粒形貌的突变与衰减;3.通过离散单元法仿真,模拟不同形貌试件的三轴剪切过程,并进一步讨论不同尺度颗粒形貌对于颗粒材料应力-应变以及能量耗散行为的影响。结论:1.通过比较较松散和较密实的试件,发现对于较松散试件,颗粒形貌对颗粒材料的初始刚度、应力-应变、体积应变和摩擦能量耗散等响应的影响更为明显;2.对于不同尺度下的颗粒形貌,局部圆度较长径比对颗粒材料宏观响应的影响更大;3.颗粒材料的能量耗散行为由颗粒形貌和初始孔隙率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设计5种不同孔隙率梯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支架,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造Ti6Al4V梯度多孔支架。该支架具有类似于人骨梯度多孔结构的梯度孔隙率。压缩测试结果表明,5种梯度多孔支架的弹性模量为8.75~13.88 GPa,抗压强度为219.48~ 528.21 MPa,符合承载骨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要求。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都随着平均孔隙率P- (或边缘孔隙率PB )的增大而减小,P-对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大于PB。采用Gibson-Ashby的拟合结果可以为承载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