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教师要先进行文本分析,充分把握作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设计问题和选择相应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具体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
演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时,应该对作品的人文背景、曲式技法等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本文结合声乐作品演绎的实际,谈谈对声乐教学的思考,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华 《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61-162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选择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和具有鲜明探索意识的作品进行精讲,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才能.在讲授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三个步骤:阅读文本--剖析文本--超越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位画家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门远行,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树杈状写作思维 ,是在写作系统活动中 ,以第一件创作 (作品 )作为树干 ,截取该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 ,形成作品 ;再以这个新枝作为树干 ,又取新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形成作品……一直这样延伸、生发开来 ,完成一次次的创作 ,产生一件件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教学初中文言文,教师可以读为切入口,鼓励学生自由读,大胆地说,这样才能出现感情共鸣,读出作品中真实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对不同的钢琴作品进行分析,正确把握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正确理解其内涵,把对音乐的诠释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演奏之中,这样才能触及到所演奏的作品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幼儿除了要动手实践、创作作品以外,还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持续提高综合能力。但是,受展示空间、教学背景等因素影响,当前幼儿展示活动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作品展示空间不够大;幼儿能力不足,活动主导权更多掌握在教师手上等,种种因素导致幼儿的学习主动权与选择权只是简单体现在了作品创作上。基于此,以中班幼儿办展为例,探索出以幼儿为主导,教师作为协作者的展示活动支持策略,以期增强幼儿的作品展示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友明 《考试周刊》2014,(24):17-18
文学作品以具体形象表现生活,以热烈的生活情趣吸引读者。不同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在给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努力寻找个性美点,挖掘作品内涵,感悟作品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运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能完成语文新课标所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以个人创作改编合唱作品《小燕子,北京奥运欢迎你!》的切身体会,介绍并分析了该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艺术风格及作曲技巧。主要观点是:音乐创作必须与时代背景共脉搏,这样才能赋予作品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提问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中,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启发、示范环节中自己创造出丰富的形象。如果教师在提问时不扣主题,提问面窄,并经常提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齐问齐答和暗含答案的封闭式问题的话,幼儿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套死搬的表现方法,作品表现也只会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2.
最美何处寻     
一位画家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门远行,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必然意味深长,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因而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层底蕴,就显得很重要。《红楼梦》“两旨”并驾齐驱,灵性与佛性应是作品的根本底蕴,抓住了这两点,才能真正走进作品,走近作家。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学作品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历史环境,都与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所以,在阅读学作品时,就一定要注意到作品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它,理解它。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入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以下环节: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披文入情,感悟作品情感;构建实景,再现作品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震撼学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名家谈写作     
应随时注重情感的积累 “情者文之经”。文学的特殊力量在于感染,在于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我们审美感觉中最基本的因素。在欣赏作品时是这样,在进行文学创作和形象思维过程中也是这样。在我们进行生活积累时,应随时注重情感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字里行间流动着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李存葆  相似文献   

18.
曾娴 《文教资料》2010,(3):128-129
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巧妙地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钢琴大师的作品.这样才能从中吸取到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境界。本文从赏析与教学的角度对德彪西钢琴作品进行了探讨.以揭示其作品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写作应讲究曲与直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抑与扬的统一,张与弛的统一。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多姿多彩,才能经久耐看。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的出发点谈起图画书阅读,我不由想起了苏东坡先生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一张琴放在那儿,不动它,悄然无声;高人拨动,则如高山流水,绵延不绝,闻之欲醉。阅读何尝不是这样?伟大的作品需要读者的慧心阅读,其香其美才能沁入心扉,滋养人的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