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要甜,加点儿盐!”是文艺创作的经验之谈,包含着艺术的辩证法!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作者同情的人物,但作品在写她聪明率真的同时,也表现了她身上令人难以接受的“小性儿”。而正是这些“小性儿”使林黛玉这个形象显得有血有肉,更让人过目不忘;《水浒传》在写打虎英雄武松的英武时,也写了他打死老虎之前曾流露出的几次怯意和“惊出一身冷汗”。然而,这不仅没有损害人物的英雄本色,反而更加深了我们对这位英雄的印象和敬意。事实证明,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注意适当表现出与人物心理基调不相符合的另一方面的内容,的确有助于增加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文革”时期,形而上学猖  相似文献   

2.
很难想象,一个多愁善感、孤傲纤弱的弱女子林妹妹,如今已经成为商海里的女强人——长城国际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洋实业公司董事长。她就是陈晓旭。 十年前,陈晓旭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形似神似,维妙维肖,家喻户晓,更是少男痴女们崇拜的偶像。她为什么要“下海”从商?以后还演不演戏了?目前情况又如何?正在人们对文艺界有些人“下海”议论纷纷之时,日前,笔者也带着诸多问题,走访了她。  相似文献   

3.
主题,就是贯穿一篇通讯的“中心思想”、一篇通讯的“灵魂”。它是决定通讯的思想性、指导性的根本因素,是选择和安排素材的主要依据。它紧紧地指导和制约着形象的再现、感情的抒发和想象的展开。可见,提炼主题如何乃是决定通讯成败的关键。古人作诗或写文章都强调“立意”(“意”即主题思想)的重要,主张“意在笔先”,就是说,主题的确立要在动笔之前。明清之际的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王夫之(号姜斋,1619—1692年)说得好:“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把主题比做文章的“统帅”,是很确切的。《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林黛玉同香菱谈论作诗的诀窍时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林姑娘的这种高见,反映了曹雪芹的创作见解,也是阐述“意”的主导作用的。现在,我们评价一篇通讯(包括新闻的其他体裁),  相似文献   

4.
含羞弄影、轻移莲步迈入贾府的那一刻,林黛玉的倩影就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尽管多有红学家说她尖酸刻薄,可我读了几遍《红楼梦》愣是没有这种印象。反倒是她那娇柔可爱、聪明伶俐、饱读诗书、惹人怜的形象越来越深刻。《红楼》人物中,最爱黛玉!爱她诗书通达、爱她乖巧伶俐、爱她清然孑立;爱她好学上进、淡泊俗名,也怜她体质娇柔……在档  相似文献   

5.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高鑫先生曾举过一个特别恰当而有趣的例子。他说:“100个人阅读《红楼梦》,他们心中就会有100个不同形象的林黛玉,而1000个人同时看一场《红楼梦》的电影,他们心中装的却只有一个林黛玉的形象。”这就是文学语言和视觉形象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九届评奖3月15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萍乡台《“李六国”的故事》,省台《古河道的笑声》;获得二等奖的有;宜春台《靖安农民爱写诗》,景德镇台《女子瓷乐队》,吉安台《大山里的书屋》,赣州台《叶人定和他的“教儿经”》。还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人物小说有个好故事虽然重要,但这故事(情节)又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文学就是人学”。一部小说成败高下的最后分野,就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新的文学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林黛玉、贾宝玉、袭人、晴霎、王熙凤……还谈什么《红楼梦》?我说“新的”人物形象,指的是曹雪芹以前没人塑造过一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鲁迅以前也没有阿Q。生活中有。今天还有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嘛,每,位男士心中都藏着个可爱的“林妹妹”吧?阿Q也没有“断子绝孙”,外国读者说他们那里也有“精神胜利法”——一也有阿Q的子孙。这就是文学人物形…  相似文献   

8.
目前,朝鲜国内正掀起一股“红楼梦热”。尽管朝鲜不少民众早就看过中国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这些角色也不陌生,但这部“反封建”的歌剧,还是让众多朝鲜观众涕泪涟涟。  相似文献   

9.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向他第七子传授写诗经验时说的,意思是要想写诗,得先练好基本功,要了解生活,了解实际情况。简而言之,就是要“身”入,要“亲”知。写诗这样,写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点子,趴在材料堆上改稿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懒毛病。不愿下基层,变成“瘸子”;听不到群众心声,听不到基层呼声,变成“聋子”;失去新闻敏感,发现不了问题,变成“呆子”,一位公认的有“前途”的报道员,刚写稿子那阵,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户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有个众芳谈茶的场面。那位凤辣子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结果赚了林妹妹的一句“讨人厌”。可也是,林黛玉乐于给贾家作媳妇,那是因为有个宝哥哥,仅为喝杯茶就要人家作媳妇,未免有点霸道。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在产生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后两个世纪,还真有怕“成为他家的人”,而不敢喝“他家的茶”的事。30年代在上海,有个善写“妹妹我爱你”之类的作家,受到同行的鄙视;鲁迅曾讽刺此人的“小说学”可概括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那人不甘寂寞,大肆…  相似文献   

11.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新出版了一本《少女诗萃》,收录了方青卓少女时代的一首诗——《献给远方的风帆》。从书店买回来读罢便打电话祝贺她,最后让她请客。她在电话里骂我祝贺是假,敲竹杠是真,然后哭穷说那些稿费请客还不够塞牙缝的,又说幸而看诗的人不多,不然她倾家荡产也请不完客。玩笑过后,言归正传。我问她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93’中国农民文艺晚会”上节目通过没有?这台晚会里,方青卓除和《一村之长》中的杨子纯、赵本山等原班人马客串一下外,还要和一个犹太留学生合演一个  相似文献   

12.
“这是她吗?” 1985年初秋的一个早上,我在巩县宾馆的大厅里仔细打量着一位“古代女子”。她二十多岁,身着明代服装,斜靠在沙发里,脸庞清瘦而苍白,淡淡的油彩,弯弯的细眉,双目微合,安然入睡。从那脸庞,那鼻梁,我认出了,就是她!电影演员洪学敏。我也立即进入“角色”——拿出采访本。可是推推她,她翻了个身,嘴里喃喃说:“累死了。”又困然睡去。她拍《海之恋》时那样丰满,现在怎么这样消瘦?没待我问,她又被叫上车拍外景走了,直到深夜未回。这是她在电视连续剧《红娘子》中扮演红娘子,来到巩县拍外景,紧张  相似文献   

13.
丘谷雨 《出版参考》2005,(10X):29-29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14.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15.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被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作嫁”于是成了“编辑”的代名词。然而,同是“作嫁”一词,在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其含义并不相同。以“编辑”自居的著名老作家秦兆阳同志曾仿《红楼梦》第一回《题石头记》一诗,化其意为一位编辑作了  相似文献   

17.
和一些同龄的“书友”(一样爱读书的朋友)闲聊,发现我们读书生活所走过的道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最早接触的,大体上都是几部古典小说——“才子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则因为书中人物脾性的古怪(贾宝玉那么多情,林黛玉又那么多愁!),不象《水浒》里梁山泊好汉李逵、武松那样容易理解;《聊斋》的故事虽然经大人们一讲是十分地有趣又神秘,但自己读起来,又因为文字不那么通俗,要揣摩半天才能达到似懂非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点“隔”。——这两部了不起的巨著是要到后来才慢慢咂出些滋味来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班昭及其《女诫》作个概述;其次是较详细地对《女诫》里的“卑弱”进行剖析,因为此篇是通贯全书的宗旨;最后讲历代女德家所编著的许多女德读物在义理上与班昭女子德教一脉相承,这是对《女诫》的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里黛玉在宝玉大婚的时候啼血焚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宝玉,你好……”这句话就像《红楼梦》的结局一样,成了任人续写的开放式。经典版的是:“你好狠心!”宽大版的是:“你好好地和宝姐姐过吧!”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学些古典诗歌是很必要的。读眉批和写眉批是学习古典诗歌的一种方法,可以借此提高我们的艺术鉴别力和欣赏水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尽管自己并不打算写诗。最近,一位同志送给我一本龚自珍和魏源手批的《简学斋诗》。这是今年才在上海影印的,朱墨两色,大开本。窗前展读,颇有“丹黄郑重万珠圆”的感觉。《简学斋诗》作者是乾嘉问的陈沆,字太初,著有《诗比兴笺》,留存的诗不多,以五古为最好。这一本除龚、魏的手批外,还有包世臣(慎伯)、姚学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