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2.
门开了……     
这是一节语言课,我教孩子们学习组词。忽然,我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后的门上。转身一看,哦,门被风吹开了。开始时,小朋友们大概以为是谁来了,一双双眼睛都往门边张望着。可结果是一个人也没有。司仪小朋友不由说了一句:“外星人推门的。”引得大家都笑了。我知道,孩子们此刻的注意力是在门上,老师欲制止也没有用。于是我指了指大门,又用手指做了一个门开了的动作,说:“小朋友想一想,用一句话说一说刚才大家看到的情景,好吗?”“好!”孩子们争着发言。文恒说:“门开了。”我说:  相似文献   

3.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展自主角色游戏,所有材料都放在固定的地方,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进行角色游戏。自主角色游戏开始了,小朋友都跑着去选自己想要的材料。突然,听到罗宇航气愤地喊道:“老师,他不给我。”我并没有走过去,在远处默默地关注着。杨沐曦手里拿着玩具的一半,罗宇航一边指着玩具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了要分享!”杨沐曦看看自己手里的玩具,又看看我,手并没有松开,他看着自己的玩具回答道:“可是我也没有玩好啊!”  相似文献   

4.
晨间锻炼时,孩子们都围绕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做各种模仿动作。“呜呜,小火车开来了。”小朋友听到音乐后立即一个一个扯着衣服开起了火车。突然,臻臻小朋友急急地跑到我身边说:“王老师,豪豪停下来不开了。”我回头一看,果然豪豪那节“车厢”不动了。后面的孩子指责他,而豪豪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5.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6.
一、找眼睛。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注意听课时,不妨和小朋友们做个《找眼睛》的游戏。“小朋友,现在老师要来找你们的眼睛,你们仔细看看,老师的眼睛里有没有你的眼睛。”这时,小朋友们就会两眼紧盯住老师。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一节课的开始。二、“录音”。“小朋友,你们的小耳朵就是录音机,现在请你  相似文献   

7.
沈老师病了,为了让孩子们也了解这一情况,这天早晨点名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幼儿的姓名,而是让孩子们找找班上少了谁 他们仔细地找出缺席的幼儿后,我让孩子们找找还少了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沈老师”我问:“谁知道沈老师为什么没来幼儿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沈老师肚子疼。”“沈老师感冒了”“沈老师发热了” 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关心的神情,我趁机告诉他们:老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仅要带小朋友做游戏,学本领,还要照顾小朋友吃饭、上厕所,老师这么关心你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语言:“大家认真想想,想好的告诉老师,老师看看谁想得快?”“同学们再仔细地考虑,老师看谁脑子最灵,最聪明。”“好,你的小手举得多高、眼睛多明亮啊,你来告诉老师这道题你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9.
比赛     
每次玩完积木后,有的孩子不太愿意去收拾。针对这种情况,在游戏结束以前,我就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比赛收积木,看谁积木收得快,收得好!”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一下子忙乎起来,有  相似文献   

10.
“调”音量     
小朋友们唱歌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响,仿佛在比谁的嗓门大。待幼儿唱完,我微笑着说:“老师要和你们做个‘调音量’的游戏。”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我接着说:“你们看,录音机上有一个音量调节钮,是用来调节声音高低的。老师的手也是音量调节钮,往左拧,就说明小朋友的声音要轻一点;往右拧,就说  相似文献   

11.
更正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正准备到户外活动,意外地收到一封信。我很纳闷,孩子们也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这是谁的信,快打开看看。”我给小朋友读了信,才知道信是一个月前在我们班实习的赵老师写来的。她在信中说很想念小朋友们,问孩子们是不是长高了、懂事了,还说她有时间会再来看孩子们,希望孩子们给她写信。孩子们激动起来,都催着我给赵老师回信。  相似文献   

12.
老师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能谦让呀?” “唰”地举起了几只小手,可这几只“小手”的眼睛却分明在说:“老师我知道谦让,让我玩吧!” 您若是王老师,您是让“谦让”的小朋友留下,还是让“不谦让”的小朋友留下?  相似文献   

13.
每次到班级里听课,总能听到老师诸如此类的话:“我请坐得好的小朋友回答!”每次老师说完这样的话,孩子们立刻把小腰挺得直直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眼神迫切地望着老师,有些性急的孩子还忍不住地边举手边喊:“老师,我、我!”老师往往在巡视一周后,点名让一位幼儿起来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如果满足了他的要求,其他幼儿也有新的想法又该怎么办呢?对于张老师的困惑,您有什么建议吗?  相似文献   

15.
模仿秀     
一次春游,我负责带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休息时,孩子们围着我坐下了,邀请我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老师,我们班的晨晨最会表演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凑到我身边,兴奋地将她的同学推荐给我。“对对,她学老师说话、学老师动作可像了!”“老师,你看看她的表演吧!”“好好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称赞着晨晨同学,并将她推到了我的面前。 这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孩子,大大的眼眸,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闪着欣喜的目光。“老师,你猜猜,我学的是哪一位老师?”晨晨两手一叉腰,收起了纯真的笑容,虎着脸,大声地说道:“我讲了几遍,有几个同学听清楚了,你们说!”边说边用手指点了点身边几位小朋友的脑袋。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听课和观摩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演唱歌曲前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等会要有表情地唱”或“我看看谁最有表情”;小朋友唱完后老师就问小朋友:刚才唱歌时谁最有表情啊?于是小朋友就说:XX小朋友最有表情。老师又问:他的表情怎么样?小朋友说:“很好呀,他一直都是笑笑的。”于是老师也表扬这位小朋友:“你真棒,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周凌  姚华 《早期教育》2006,(9):14-14
一、变变我的脸。 开学两周以来,张皓杰小朋友还是会不停地哭着叫“妈妈”。一次,老师看到了身边的彩色纸,灵机一动,对他说:“你看这张纸多漂亮!”他没理会,继续哭。老师又说:“我会变魔术哦!”他的哭声小了点,抬起眼看着老师。见奏效了,老师连忙说:“我能变出你的脸,你想看吗?”哭声停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师。老师便拿起彩色纸,一边故意用很夸张的动作撕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一边大声地说:“变!变!变!”这一举动让张皓杰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把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老师随手拿起笔,在图形上画上了哭的表情:“这是张皓杰的小脸,想要的话我们一起来变出自己的小脸吧!”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下午,我教小朋友做了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致都很高,而且出乎我的意料,竟没有一个孩子猜错的。为了增加他们继续游戏的兴趣,我说:“范老师也来猜一猜。”孩子们一听可乐了。我背朝着大家,一个女孩子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背,奶声奶气地说:“范老师,您好。”我思索后回答说:“叶靓,你好。”可是,还没等我转过头,孩子们就不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常识课,认识新疆维吾尔族。林老师先出示一张阿凡提向小朋友问好的图片,又出示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弹着冬不拉的图片,让孩子们通过对这两张图片的观察,了解维吾尔族男性装束的外部特征。林老师为了使孩子们了解维吾尔族女性装束的特征,出示了一个维吾尔族木偶女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来了?”想不到一个小朋友冷不防地冒出:“这是阿凡提的妻子。”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嚷起来:“对,是阿凡提的爱人。”“是阿凡提的老婆。”有的争辩道:“不对,没听说阿凡提结婚。”“电视里阿凡提还没有结婚。”在场听课的老师都呆住了。谁会料到孩子们会作出这样的回答,会提出这么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呢?只见林老师不慌不忙,也不急于否定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20.
答“倒”     
新生入园第一天,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来幼儿园上学了,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现在老师来喊小朋友的名字,喊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喊一声‘到’,让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认识认识你,好不好?”孩子们都说“好”。当我喊到建坤的名字时,无人应声,我的目光四处搜寻,同时又喊了一遍,这时从一个角落里冒出了一个声音:“老师,我这不是正在‘倒’吗?”哈!建坤正一步一步地往后倒。 答“倒”$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中心幼儿园@隋玉丽!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