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9,4(2):153-154
要解决我国化肥紧缺,增产固然重要,节约同样不可忽视.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损失,是缓解当前化肥不足的出路之一.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很多,除了改善施肥技术之外,研制长效化肥就是一条重要途径.长效化肥是一种养分溶解释放缓慢、肥效期较长、氮素损失少、养分利用率高的新型化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省工、省肥等多种效益.长效化肥有3种类型:一是改变化肥的物理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05,(4):61-61
很多农民已经沿袭了多年农家肥加化肥的施肥习惯,土地中的养分有的可能已经过量,而有的则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滥施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辛苦了一年不见好收成。  相似文献   

3.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粮食安全压力是当前全世界特别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粮食安全压力的基础是提高粮食总产,粮食总产是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共同决定的,而在中国由于耕地面积的限制,粮食总产的增加只能依靠单产的提高。化肥养分资源是粮食中的粮食,化肥在粮食单产增加中的贡献占到了50%,但是近年来由于地区间、农户地块间和氮磷钾养分间投入的不平衡,化肥养分的整体投入水平过高,以及忽视化肥养分以外土壤养分的变化、有机养分的补充和环境养分的贡献极大地限制了化肥养分增产效应的发挥,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从64.9kg/hm^2增加到274kg/hm^2,而化肥偏生产力(作物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的比值)从42.1kg/kg逐渐下降到16.9kg/kg。加强国家层次的养分资源宏观管理,重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切实抓好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和农化服务工作,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的密切配合,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成为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0.379×108t,化肥消费量为0.434×108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养分资源利用状况及调控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其一是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以获得养分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以保持养分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吉林省农安县科技示范村为例,利用遥感数据、农户调查信息及土壤采样点数据,结合神经网络理论和C#语言,在Arcgis Sever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平台上开发并建立基于短信平台的神经网络预测施肥决策模型。决策者可以通过短信网络平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作物产量,及时并正确的动态反馈指导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种植技术。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相似文献   

8.
污泥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地和水田的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复混肥与等量化肥相比,在本试验的施肥水平下,对硝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的繁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好气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不但没有不良影响,反而稍有促进作用,而且随污泥复混肥中污泥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是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形式发展,由于大量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土壤中有机养分逐渐降低,因此以新疆瘠薄土壤为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方式制备生物有机肥料为该地区果蔬种植提供最佳土壤养分条件。首先,以花生饼和菜籽饼为主要原料,以醛渣、酒糟、鸡蛋壳及菌种为辅料发酵成为基质微生物复合有机肥料,利用重铬酸钾测定上述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并采用凯氏定氮仪、碱熔-钼镝抗比色法及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检测各肥料中的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然后,在实验区域种植番茄后并施加花生饼肥料、菜籽饼肥料及有机化肥,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中的有机生物质、土壤酶活性及其他性质酶活性等养分明显增加,且该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低于化肥施肥果实。  相似文献   

10.
平衡施肥技术是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平衡施肥简单的说就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在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情况下,提出化学氮、磷、钾肥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极其相应的施肥技术。就平衡施肥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信息     
有机无机混配肥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96120245.9本发明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自来水厂藻渣为有机肥源,配少量化肥,生产各种作物专用混配肥。此肥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良土壤,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减少化肥施用量达45%,施肥成本降低30%以上。移动式高效太阳能沼气装置专利申请号:00222466.6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发酵的并能移动的太阳能沼气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发酵快、产气率高、易于除渣、节省原料的可移动式高效太阳能沼气装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农村燃气制备用具。一种微波处理废水的方法专利申请号:99115141.0本发明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总量分别为氮137万吨(其中化肥氮115万吨)、磷109万吨(其中化肥磷108万吨).钾26.0万吨(其中化肥钾25.9万吨)化肥氮、磷、钾养分的投入量分别占烤烟生产中养分投入总量的834%、99.2%和99.4%烟株(包括根茎叶)带出的氮、磷、钾养分量为7.3万吨,0.8万吨和7.2万吨.分别占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52.8%、76%和27.7%;烤烟生产中投入的氮、磷.钾化肥养分占全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养分投入量的比例分别为0.5%、1.5%和5.9%.  相似文献   

13.
化肥利用率是指肥料中有效成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程度。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就等于增加了化肥施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但是近几年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人们发现化肥不那么“灵”了。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化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平衡施肥技术是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平衡施肥简单的说就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教茂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在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情况下,提出化学氮、磷、钾肥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极其相应的施肥技术。就平衡施肥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寻求适宜西藏青稞作物推广应用的商品有机肥品种及配施比例,探索最佳施用方法。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基本摸清商品有机肥在青稞作物上的供肥性能,找到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对青稞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配施比例下施肥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结论通过对比作物秸秆和籽粒实产分析及不同处理间方差分析得出适宜山南市扎囊县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Ⅱ)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分析种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作物体系化肥消费水平,并核算了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中国化肥消费对作物结构变化的弹性。结果表明,中国氮、磷肥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氮、磷化肥施用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7%和66%,大部分作物氮使用量超过了100kg/hm^2,磷肥超过80kg/hm^2。相对而言,钾肥施用水平略低,施肥面积比例仅43%,大部分农户很少使用钾肥。中国氮、磷肥用量较高与有机肥施用较少有关系。由于作物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作物群体变化对化肥消费的影响很大。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已经下降到63%,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比重已经下降到46%,而经济作物(尤其是果菜)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从种植结构弹性系数来看,粮食作物面积比例大,化肥消费总量对其面积变化的弹性要大于经济作物,但不同化肥品种对不同作物面积变化的弹性有一定差异。未来粮食作物面积会保持稳定,而高耗肥的经济作物面积会继续增长,因此全国化肥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尤其是施用水平较低的钾肥需求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没有足够的养分,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当前,农村存在的施肥问题主要有:忽视钾肥、微肥的施用,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施肥时节不合理等等。 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解决施肥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普遍忽视钾肥问题是影响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9):F0002-F0002,I0001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壤退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董元华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开发了经济、实用的绿色施肥生态调控技术体系。该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突破了仅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现有施肥技术,初步建立了同时满足作物需求和土壤生物需求的生态系统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有效抑制土壤连作病害,在显著降低肥料和农药施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化肥与农业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粮食的“粮食”,但化肥施用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化肥从无到有、在过去60年中实现了生产和使用的双重飞跃,化肥的产量和用量从1950年(<5万吨/年)至2009年(>5 000万吨/年)增幅超过1 000倍,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施肥不当,化肥带来了局部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行动,采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改进管理者和农户的认知水平,提高化肥、有机肥等各种养分的利用效率,以扩大经济产出、降低环境压力,支撑我国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使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或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