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与消化系统疾病重叠,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或二者疾病症状主次发生变化,或由于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终止抗结核治疗或暂停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可形成复治结核病、耐药结核病(DR-TB),甚至引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蕴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而现在它却陷入了乳汁枯竭的境地。这使我们想到恩格斯的忠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黄河在历史上灾害频繁,但主要是水灾。尽管历史上旱灾也很频繁,但其所造成的危害与水灾相比,要轻得多。但在本世纪后半期,黄河又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这就是断流。断流对下游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引起广泛关注。有人甚至提出  相似文献   

4.
吕乃群 《今日科苑》2007,(15):73-74
前列腺疾病最痛苦的症状莫过于排尿障碍,除疾病本身可引起排尿障碍外,有许多药物也可能引起排尿障碍。目前所知,可引起排尿障碍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引起膀胱颈部和尿道收缩的药物主要是含麻黄碱的抗感冒药和治疗哮喘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起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的学科,它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方方面面发生的现象,揭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然而,物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甚至在幼儿园时,老师都教会我们去认识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初中物理正是将学生真正从了解或知道一些自然现象带入到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初中物理教学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供大家参考。一、要做好教学的“起承转合”  相似文献   

6.
普珍 《西藏科技》2013,(12):15-17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卫生的饮用水就不可能有人体的健康。因此,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是预防疾病和保障人群健康所必须的。饮水困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因常常争水、抢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安全有效运行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老年人的皮脂腺、汗腺功能减退,容易出现皮肤瘙痒,这称之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与季节、天气、冷热变化和机体代谢有关。大多数老年人通过搔抓止痒,而反复搔抓容易出现皮肤损伤,抓破后结痂、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局部皮肤感染。老年人应学会正确洗澡,注意补充水分,保湿护肤,合理饮食、穿衣,生活作息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瘙痒时可以采取冷敷止痒,避免搔抓,并在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的基础上,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致残率很高,例如癫痫,青少年发病者可引起慢性残疾,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科学就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尽管我们不能妄言人类已经了解了整个世界,但是科学的发展还是让我们走出了洞穴、照亮了黑夜,甚至深入到了千里之外的宇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发生在自然界以及人们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吧!  相似文献   

10.
免疫力     
人体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免疫系统失调而引起的,如各种细菌导致的感染症、过敏性疾病,甚至癌症。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抗各种疾病的武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免疫力》介绍了有关免疫力的基本常识、详细解释了一些疾病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如何改变这种生活状态的具体建议和如何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来提高免疫力.让免疫力维持在一个适度、适宜、合理、适中的水平,让免疫力做身体的健康卫士!  相似文献   

11.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又如下颌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而慢…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毒虫活动频繁的季节,人们在农田和野外干活及其它活动时,被毒虫咬伤时有发生。毒虫体内含有剧烈毒液,被咬后不仅局部皮肤红肿,且可引起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蜂在自然界是常见的,能刺伤人的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其尾部长有毒刺与毒腺相连,刺伤人后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立即发生灼痛和奇痒,并很快红肿,刺伤处有小出血点或小水疱。被个  相似文献   

14.
急性食源性胃肠炎是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的胃肠道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约70%左右。病发时,可引起强烈的腹泻、呕吐、发热、腹痛、恶心、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失水性休克。文章通过对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2016年~2017年期间300例食源性疾病引起的急性食源性胃肠炎病例的监侧,讨论了急性食源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预防调护,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急性食源性胃肠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脏与自然     
人生活于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天以五气饲人,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地以五味饲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人处于自然界,五脏外应五时,机体之内环境必须和自然外境统一,才能维持其生命。如果自然界气候反常,或是情志太过刺激,破坏人与自然的统一,扰乱了五脏之气的协调,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6.
米玛 《西藏科技》2010,(12):46-4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长期以来,人们对COPD的治疗及预后持悲观态度。但是,最新的COPD全球倡议明确指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反应。目前认为COPD的发病机制可能和气道的慢性炎症、蛋白酶与抑蛋白酶失衡、氧化和抗氧化失衡等机制有关。COPD急性期患者多需住院治疗,为了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做好稳定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因此,用药必须安全、合理,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药物疗效,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严重的能将人致残,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消费者必须重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给我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浓度思考。就“非典”的来源问题,有种种推测。人们已经意识到社会上盛行的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是一种极不文明、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野生动物身上的疾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滥食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就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一、当前,滥食野生动物之风屡禁不止。甚有蔓延之势 1999年,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支  相似文献   

19.
正自人类出现以来,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就已学会了识别和规避来自自然界的潜在风险,如古人把房屋修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以避免洪水、游牧民族通过季节性迁徙以避免饥荒等。在人类历史早期,由于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及科学知识储备的限制,人们认为生产生活中所获取的所有食物甚至所面对的危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那时,风险对人类来说几乎都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和不可控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品"。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鸡蛋视作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元凶,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使原本就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觉得,再吃鸡蛋,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不少人开始对鸡蛋敬而远之,甚至"谈蛋色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