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政治传播主体、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功能、政治传播思想、国家、政府形象传播、政治传播的学科框架等五个方面对近几年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政治传播研究还不成熟,也没有自己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后的研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抛弃盲目的"传播学本土化"思维,回归传播学成为独立学科时的学科基础,注重它的交叉性、跨学科特征;二是当我们遭遇"政治正确"的羁绊时,不妨汲取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来进行学理的探讨。三是端正作为研究者的研究逻辑,丢掉为决策者开药方的急功近利的工具态度,直面特殊而又冷峻的中国新闻传播现实,注重价值和学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外传播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则是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结合海外活动,阐述换位思考、国际表达、摒弃主观等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郭艳 《东南传播》2021,(4):9-1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下,提出的亚欧非经济合作发展倡议,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意在打造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西方媒体的恶意渲染和炒作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个别地区还缺乏有效诠释和深入理解.共情传播兼具情感感染与价值理性,它以协助理解、引导参与为导向,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在破解传播困境,重塑国家间理解和信任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对外传播理念,共情传播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以文化敏感激发个体文化共情力、以空间视角叙事凝聚群体情感、以赋能公共交往汇聚共识的多维策略,这对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及实践转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罗伯特·福特纳、达雅·屠苏、关世杰、程曼丽等人对国际传播阶段的划分,要么采用纯粹的传播技术的标准,要么采用将传播技术和世界格局发展结合起来的标准,导致国际传播研究对传播技术或者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国际传播本身的特性。以国际传播功能演变的视角看待国际传播,会发现国际传播经历了知识和文化的复兴、传播革命思想、战争动员与宣传、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斗争、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斗争与发展等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媒体与政府间关系为研究对象,对二者间貌似广为熟知的关系重新解读,认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长期为大家误读。提出二者间关系并非传统的"宣传工具"、"喉舌",亦非"伙伴",而是政府利用媒体传播准确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从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而媒体则是准确传播和解读政府所发布的信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引导舆论,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姜飞 《编辑之友》2023,(3):6-14+57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发展各领域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进行战略布局,预示着党和国家对中国国际传播以更高质量建设发展有着深切的期待。本着知古鉴今的原则,立足当下发展要求,“沿波而讨源”,对中国国际传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以来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可从政治地位、国际形势、内部机制、理论指导、文化建设、产业支撑、技术布局、人才储备八个方面,找到中国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和面向未来赖以立足的基点。同时,“因枝以振叶”,在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全球传播生态剧烈变迁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高质量的界定,也需从国际传播理念设定、策略选择和内容规划方面寻求突破,推进国际传播发展提效升级。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8.
贯彻习近平2013年8月以来关于国际传播的一系列讲话,核心在于落实他提出的“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我国宜多采用持之以恒的浸润传播方式,自然而然地、润物细无声地讲述中国故事。社交媒体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已经呈现全民参与的状态,受众更愿意认同和接受去等级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个人之间的“链接”受到欢迎,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各类文化、文明传播的交会点,因而国家形象需要多元主体的塑造。现在国际体育赛事的传播本身就是国际的,中国2021年的东京奥运传播,官媒与自媒体相契合,较好地做到了“垂直系统与水平系统间的协作”,也基本做到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有鉴于此,中国的国际传播有赖于情理并重的新媒体传播,要把“正面宣传为主”理解为“正面宣传效果为主”,多一些具体的说明,少一些抽象的概念;多一些人文色彩,少一些政治煽情。  相似文献   

9.
美国智库对内传播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库(Think Tank),就是储备和提供思想的"仓库"。智库在对外传播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智库在传播机制上的高效性,保障了智库的权威性;在对外传播中由于美国智库的独立性,其研究成果也相对客观,保证了自身传播信息的可信度;美国智库因其传播策略的巧妙性,实现了其传播内容的渗透性,传播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这些特质扩大了美国智库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对如何理解“廖承志时代”这一问题做出有历史过程研究和社会科学分析根据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找到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逻辑及其问题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学意识,通过以人物线索而进行的“人民外交”史研究,尝试思考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中日关系特征的国际政治研究新范式,即以基于实证的传播政治学分析,取代从理论概念出发的传统国家行为权力政治分析.本文还对“廖承志时代”所遗留的历史问题进行了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的终结和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人员、信息和视象的跨国、跨文化和跨语际的自由流动,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概念,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正在被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全球传播"所代替,本文对此传播范式的转换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常常混淆不清的核心命题.从国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所规限的政治,可以归纳为政治的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正是政治从无到有、从己到人、从私到公、从内到外、从一到多的通过“传播”这一根基性路径的生成过程;政治传播,着力的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这种理解中,政治与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均居“本体”地位;而所谓传媒政治,已经是下沉到政治传播很低层面——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的媒介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其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结构、所有制关系及其控制;政治社会化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传播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社会化.但是,政治传播却不限于政治社会化,因而也不等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纯政治学的传统理论范畴,这个范畴的本质是在政治范围内讨论政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传播生态也在加速变革,这对正在积极开展国际传播的中国而言,既是重大挑战,更是重要机遇。本文提出,基于世界格局变幻、传播理论和传播业态发展、中国国际传播基础等三方面考虑,当前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时机。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机遇,深入思考中国国际传播的根本目的,找到目前构建国际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将中国国际传播放到全球传播生态中认知和关照,加强对全球传播生态的研究和理解,考虑全球传播生态系统的全部相关者,坚持系统化思维,以全球视野把握传播共通意义,以精准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能,从而构建基于全球传播生态的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赵雅文 《新闻大学》2007,(2):95-100
国际传播起始于国家产生,传播失衡也随之而出现,从早期的农业社会到中期的工业社会和今天的信息社会,传播失衡以新的面貌和变种形式不断演变和加剧着。由于客观存在的政治偏见、不可避免的经济控制以及自然导引的文化差异,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改变和绕过传播失衡,只能正确面对和积极克服。从哲学视角看,国际传播失衡是绝对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常态;而国际传播平衡则是相对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目标。国际传播只能是尽可能避免失衡、进一步接近平衡。  相似文献   

15.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国际传播日益青睐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二、商业利益成为与政治并驾齐驱的决定因素。三、国际传播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1、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政治的工具,而且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2、国际传播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进程,又直接为国际财团服务形成经济垄断。3、国际传播在总体上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在冲突中发展。(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胡迅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对于塑造自身形象、增进理解意义重大。新的国际格局和传播环境要求跨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渠道、内容、受众意识等方面进行变革。本文以"美丽江苏"的跨文化传播为例,分析了这一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六结合"的理念和具体的传播策略。它们指向了这样一种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解:跨文化传播是一座"桥",连接了不同的群体,其价值不是为了传播自己,而是依靠对"自己"的传播,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结构的复杂性变化和国际传播技术的迅速迭代,基于传统媒体内容分析以及国际受众调查框架下解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以“交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而去理解全球交往、国际传播、国家形象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人际、族际以及国家间交往的不断延伸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在长时段的历史场合中,交往而非隔离是历史的基本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全球交往观是我们重思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数字化、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世界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将对电视新闻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我国电视新闻传播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1.电视新闻"窄播化"日益突出,体育、商业、国际等专门新闻频道不断分离随着传媒业的竞争,大众传播日益明显地向分众传播转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外部舆论环境快速恶化,成为影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和国际地位提升的不利因素。改善国际舆论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方向。针对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社会分裂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政治光谱视角的受众分析方法。以美国为例,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美国政治生态的三种意识形态群体——宗教右翼、经济民粹主义和政治文化民粹主义——对中国的态度和认知。通过对Twitter数据的文本挖掘分析,结果显示:宗教右翼较少关注中国,经济民粹更关心中国人权议题,政治文化民粹对中国具有强烈的敌对情绪和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20.
李佰杭 《新闻世界》2011,(8):178-179
"宋氏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在抗战时期所展开的一系列国际新闻传播活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着眼于"宋氏姐妹"的国际新闻传播策略,就其传播价值与当代意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