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针对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的创造性评述的常见问题,通过案例对涉及运用"三步法"中的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确定、结合启示的判断等方面进行探讨,使"三步法"的应用更为公正客观。创造性是我们在审查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法条,掌握判断创造性的精髓对于我们公正客观的审查一件专利申请起着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中的重点,而“三步法”则是创造性评判过程中最主要使用的方法。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分析三步法判断过程中对于“结合”的判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创造性审查一直是专利实质审查中的重点和难点。审查员对于创造性的判断,一般都是采用《审查指南》中所介绍的"三步法",而在实际评判过程中,即使基于同样的证据,不同审查员的审查结论有时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事实认定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对本申请或对比文件公开内容的事实认定差异;对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事实认定差异;以及对公知常识、是否具有"技术启示"判断的事实认定差异。由此可见,事实认定几乎贯穿了"三步法"评判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一件实际案例,基于申请人答复意见,对机械领域"开放式"的权利要求,如何正确解读其保护范围,以及在"三步法"创造性评述中如何考虑对比文件中"与发明构思相关联的额外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从提高审查效能的角度出发,对在创造性评述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地与申请人沟通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用新型创造性标准和发明创造性标准在法律规定层面及司法实践层面的差别,通过案例分析现有技术的技术领域如何影响了实用新型和发明创造性审查的区别,指出二者在创造性标准上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实用新型和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不同的标准,最后提出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定义以及建议设立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的标准,旨在提高实用新型创造性标准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在发明创造性的评判中,有时会面临发明与现有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存在差异的情况,即对应于"转用发明"这一发明类型,该情况在创造性"三步法"的评述中并未得到重视,从而常常引起审查员和申请人/代理人之间争议。本文从指南规定出发,结合对该类型发明构思特殊性的理解,探讨了"转用发明"创造性评判中需考虑的因素并提出对审查意见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药物晶型专利并不属于化合物专利范畴。在专利审查指南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化合物专利创造性的审查标准不能当然地适用于药物晶型专利的审查,也不能人为地扩大和替换审查规定的特定概念。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不是审查药物晶型专利创造性的唯一标准,药物晶型创造性审查更适合"三步法"和显著进步的一般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发明专利审查有关创造性评述的三步法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就是第三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尽管审查指南中给出了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况,但在实际案件的审查中这仍然会成为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审查员、代理人或申请人对于技术启示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经常会出现将某个独立特征的功能作为创造性判断中对整体技术方案的启示,而探讨产生上述观点分歧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通过实际审查中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专利审查指南》明文规定的审查基准,"三步法"已成为专利审查及司法实践中评价创造性的重要标准,在理论和实务上似乎也成为大家公认的"法宝",如果不能通过"三步法"的检测,一项发明基本上就丧失了其可专利性。不过,从创造性标准设置的初衷来看,"三步法"也有着其不可克服的弊端及缺陷,本文试图从源头说起,对上述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对创造性判断中另一方法"整体比较法"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专利审查指南中创造性的"三步法"判断方式,结合处理审查意见过程中的具体体会,对如何分析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转用发明的技术启示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具体案例作为示例,对讨论得出的技术启示分析方式进行适用,以期为转用发明的创造性评价和答复提供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复审与无效审查程序以及后续的行政诉讼程序中均有可能涉及"公知常识"用于新颖性、创造性的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公知常识"会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知常识在新颖性、创造性审查中的不同适用,探讨如何既能提高审查效率,又可避免公知常识的滥用以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与公平,从而在听证原则与程序节约原则之间、公平与效率原则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在专利审查实务中,通常采用"三步法"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创造性。由于"三步法"的三个步骤依次推进、逻辑关联,共同构成判断创造性的基本过程,正确选取最接近的对比文件应当是"三步法"适用的前提。本文从两个具体案例出发,阐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对判断发明创造性的重要性,以及当遇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选取不适格时,代理人应当具有的答辩思维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应用"三步法"进行创造性判断的过程中存在的常见误区,以"技术问题"的视角,通过案例探讨,以期走出机械、僵化地运用"三步法"过程中常见的区别特征认定、结合启示判断、公知常识应用等方面的误区,在对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进行比对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特征的比对,使"三步法"能更好地体现对"发明构思"的把握,从而与发明的创造过程更为契合。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专利审查指南》(下称《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中给出了判斷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显而易见的方法,亦即"三步法"。同时《指南》还强调了在判斷发明是否显而易见时"要从最接近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斷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可见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正确评价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创造性的基础。对于如何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库什权利要求创造性的评价仍应以"三步法"作为审查基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只是马库什权利要求创造性判断的辅助因素而非审查基准。马库什权利要求与采用其他方式撰写的权利要求相比有其特殊性,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评价角度以及判断标准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从比较对象、比较方法以及"预料不到"的衡量尺度等角度研究了马库什权利要求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评价标准,以期为马库什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专利创造性评价常使用三步法,其第一步即为选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正确选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创造性结论的客观公正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在选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相反技术教导"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可以直接影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能否成为得到发明的最佳起点。但是,相反技术教导在专利法和审查指南中并未明确定义,导致在审查实践中容易出现审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相反技术教导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选取的影响,以期为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评判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包括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两个要件,但随着创造性判断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审查指南引入三步法,"显著的进步"这一要素已经被"吸收"进入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之中,造成理论上逻辑的不严密和实务中的虚化,所以应当对该款规定修订为非显而易见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专利创造性客观化的内涵和研究意义,指出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创造性客观化是通过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实现的,并结合具体的审查案例讨论在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中两个重要内容:创造性判断主体客观化和创造性判断方法客观化,并分析两者对于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显著意义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反思目前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创造性判断客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步法"是我国判断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厘清三步法各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准确适用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欧美主流判断方法的来源及案例分析可知,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是"三步法"判断的推理依据,判断时应当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将其思维退回到发明作出之前,以最接近现有技术为起点,按照"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的实际发明产生方式,重走创造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开拓性发明创造和改进性发明创造中存在差异。对于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可能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有所突破。但对于改进性发明创造,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法可依,有迹可循,但需要避免三步法评述过程中的想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