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影响是旅游影响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日显突出。文章在对近1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国内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的影响机理、影响反映和影响控制,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期刊论文和著作的整理归纳,从旅游文化资本化、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的旅游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旅游文化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旅游受到旅游开发者的青睐。在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互动的整体性评价、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传承中各要素的影响研究、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与机制研究、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等四个方面,对相关问题的学术前史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4.
文化身份的研究对于探究旅游劳工移民的本质,理解旅游移民文化和社会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劳工移民文化适应过程的考察发现:旅游劳工移民的文化身份是在对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中建构起来的;与其他移民相比,旅游劳工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具有更强的流动性、自致性和边缘性特征。文章可丰富旅游移民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并为旅游地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内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国内有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论文,初步总结了涵化理论、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三个初具雏形的理论模块,简要介绍了文化再生产理论、场域理论、实践理论及国外相关理论,并就我国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国内有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论文,初步总结了涵化理论、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三个初具雏形的理缝模块,简要介绍了文化再生产理论、场域理论、实践理论及国外相关理论,并就我国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加以缕析:阐述泉州文化旅游相关研究;从文化旅游在访问目的地总体决策中的重要性、体验的深度两个维度出发,界定泉州文化旅游者的五种类型并分析其体验偏好;从旅游者体验偏好角度对泉州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文化旅游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文化体验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旅游影响测评是衡量武当山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基于居民和游客感知的视角,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武当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影响进行测评发现:武当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影响整体情况较差。其中,旅游经济影响方面情况较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环境影响方面情况较差。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旅游正面影响,弱化旅游负面影响。此外,开展旅游影响测评以检视相关措施的实施效果应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原真性是文化景观的本质属性,文化景观旅游的本质是将原真性,也即本土化文化元素注入旅游业.经济全球化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同时,全球化元素注入到文化景观.目前对文化景观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与内涵、影响机制、旅游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其中,文化景观旅游的影响机制及其演化过程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文化景观旅游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目前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摄影与旅游活动的交互影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形成。西方学界从旅游摄影与旅游凝视、视觉印象的交叉研究、旅游拍摄内容分析在旅游意象上的运用、旅游摄影对主客双边的影响这三个领域来构建旅游摄影图片学的理论视角和技术运用。国内相关研究则表现在西方理论引入和借助VEP技术或照片内容分析运用于测量旅游意象、审美、社区关系等目的地开发依据方面。通过梳理旅游摄影图片学主要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我国区域旅游意象、不同文化体系的主客关系等热点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旅游门券的收藏与展览是一项涉及旅游业发展的活动。旅游门券具有观赏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史料性等特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收藏与展览的功用。旅游门券的收藏与展览有利于扩大旅游地区与景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有利于丰富旅游化的内涵,拓展人们旅游思想与旅游化的视野和空间;有利于完善旅游业管理,推进旅游经济与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教育教学和旅游科学研究。旅游门券的收藏与展览将为社会的明进步和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民族地区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文献的研究梳理,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原因、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等四大方面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社区参与涉及多门学科,学术界对社区参与旅游的问题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未来我们应从社区参与方式和社区参与问题对课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温州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以研究温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创立温州学,研究温州学,可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审视温州的旅游文化。“温州模式”是研究温州学和温州旅游文化的基本切入点,温州传统的“重商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温州旅游丈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品质。温州旅游文化形象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商业文化与景观文化相结合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者较偏好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旅游者的一种风尚。商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宋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青岩古镇是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典型,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宗教雕塑、建筑、美术。在新阶段,青岩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开发宝贵的宗教艺术资源。文章在挖掘青岩古镇宗教艺术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万少琨  李珊珊 《海外英语》2012,(3):147-148,151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客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网络旅游信息的英译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意向、行为和满意度。该文以海南省为例,通过对旅游官网网络旅游信息的研究,结合当地文化,运用顺应论对网络旅游信息的英译状况进行简单的探讨及理论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针对晋城市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以游客感受和体验作为切入点,把民俗表演、地方美食、博物馆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商品等几个方面作为融合点,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进行文旅融合创新,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民俗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徐霞客作为早期中国旅游文化开创者,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徐霞客游记》为切入点,研讨蕴含在其中的徐霞客旅游文化思想,进而剖析在旅行中徐霞客所采用的旅游文化理论,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品牌、旅游品牌、民俗文化以及民俗体育文化等概念内涵的分析与界定,进而科学界定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概念内涵,探讨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的动因,为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