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真正走上记者岗位只有7个月时间,但很幸运的是,我参加了春节北川新闻采访服务队、2009年山东省两会,2009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采访过欧阳中石、李谷一等名人,还有不少的市长、厅长.  相似文献   

2.
作为陕西日报记者,我连续五年随陕西“两会”代表团赴京采访,亲历全国“两会”新闻战,可谓是“惊心动魄”,那种紧张激烈的“高速连轴运转”,常常令我在每次大会结束后好多天还缓不过劲来。 回想静思,在每次“两会”间的十几天里,我平均每次接待来陕西代表团采访的国内外记者都在三百多人次以上,其次还加班向陕报写新闻稿二十篇左右。尤其是今年会上涌起的西部大开发热,陕西代表团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来团采访的各路记者达六百多人次,陕西代表被采访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频刊播,形成“西部热”带来宣传“陕西热”…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09,(4):F0002-F0002
2009年“两会”,中央电台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通过10个广播频率及网络新媒体。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截至3月13日.共完成75场“两会”议程直播,共播出新闻及专稿4876篇。播出总时长532小时;开设专栏、专题109个;采访代表、委员2086人次,邀请嘉宾做客中央电台有328人次。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5.
大幕未启先热身 2月初,我在得知自己要去北京采访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时,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重任在肩。从大的方面说,我知道,浙江能否在今后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次“两会”制定的“十五”计划纲要至关重要。将“两会”精神宣传好,让老百姓了解“两会”对浙江今后的发展将有何重大影响,增强浙江人民的信心,作为一个身临“两会”其境的记者,责无旁贷。从小处讲,作为一名从未经历过如此重大采访场面的年轻记者,此次要单独与众多新闻同行竞争,心里难免有压力。为了尽量在报道上掌握主动权,我在去京之前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14日在回答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说:“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意识─—首次采访两会的体会李勤人生有许多“第一次”。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两会采访,主要担任政协文教卫组的报道,侧重于文艺。就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而言,文艺不是重点。但我以为机遇难得,这种大型的会议报道,锻炼和检验的是记者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从题目...  相似文献   

8.
2003年的“两会”意义重大,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仅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就有3000多人。 今年“两会”报道的背景是中央提出要改进会风、文风,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增加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量。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表现。作为新闻专业杂志的记者,我的采访目的与其他新闻界同行不太一样,任务是盯紧媒体与报道的变化,对今年“两会”报道的新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同时采访代表委员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搞好报道,编辑部专门开了策划会,同志们也都提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临时受命,做外围的配合采访,属于“无证记者”。在无“证”采访的19天里,我采写的《随州市长论大部制》、《商品不短缺,涨价太高没理由》、《自主招生就怕递“条子”》等稿件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0.
高方 《传媒》2016,(6):8-8
去年的全国“两会”,我刊“以《传媒》的视角观察媒体如何报道‘两会’”为宣传报道方向,并依此制作了《全媒体新常态--2015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大比拼》专题,广受好评。今年我刊在取得了三个上会采访名额的同时,开始研究如何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有关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在主题上更贴近主流,在内容上更加创新,在形式上更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这个多年采访两会的老记者,有幸得到了向李肇星提问的难得机会,却在激动中拿倒了话筒,我由此而“名扬”全国,这也为我终生的新闻从业经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3,(5):F0003-F0003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各路记者为能抢到采访、提问机会,各使“绝招”,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为记者们的敬业精神所感佩。(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发)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海内外记者采访,每天向世界提供大量的新闻。各媒体或辟出大量版面,或腾出黄金时段,派出大批记者挖掘这一新闻富矿,以其吸引读者,占领“两会”报道的新闻制高点。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种报纸,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两会”专刊报道亮点频出:更强化报告解读、更注意民生报道、更注重话题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国全国“两会”期间,英国路透社派出了40余人的采访团队来华。他们活跃在“两会”现场,采访代表委员,撰写新闻报道,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采访“两会”的记者总结出三大必备动作:跑、堵、抢。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采访“两会”是对记者意志、品质、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16.
“两会”记者抢新闻速写万京华/方小翔又是一年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2100余名,人数超过往届。有关媒体曾经做过一个对比,1992年3月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不到1000人,1993年...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18.
对于摄影记者而言,采访两会归来后,最大的难题恐怕就是如何挑选见报照片。所以,解剖挑选照片这个过程,或许要比照片见报的本身更富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事实上,从采编双方各自对照片的认知、解读和版面处理中,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出许多新闻摄影采访以及新闻照片传播的理论问题。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自1993年我第一次上会至今,已是第8次采访两会。今年,我把在两会上每天拍摄的照片送到夜班后,又多用一点时间,就是在夜班看编辑们如何挑选我的照片。下面谈谈我在夜班看编辑们挑选照片的三次经过。“申纪兰代表的第52个‘三八’节”上…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到2006年,笔者曾5次赴京采访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从2000年到2007年,笔者连续8年参加海南省“两会”报道。笔者的切身体会是,“两会”报道是个富矿——值得所有时政记者们深挖的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和民众高度关注的大事。作为上传国情,下达民意的“两会”记者,采访时的报道取向至关重要。但我在“两会”报道过程中,发现有些记者,在报道取向上有误,他们或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或盲目“追星”,而不是去认真寻找新闻源或挖掘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