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唐晖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38-41,28
成长,一个蕴含生命意味并总能让人们对生命产生期待的美好的词汇。成长是美好的,是值得人期待的,感受成长也是幸福的。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品质提升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于此之下,教师成长也就成了当下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让儿童在建构和追寻自己的梦想中成长"作为我校引领儿童道德成长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儿童应有自己梦想,儿童的梦想需要教师引导,儿童在建构和追求自己的梦想过程中自然会获得生命成长。其价值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教育自身价值的追求,学校办学使命的呼唤,社会文化建构的需要。其策略是:让儿童感悟"世界梦",在播种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阅读"伟人梦",在萌发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享"同学梦",在陶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筑"中国梦",在追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生命教育的绘本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既符合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目标期待,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生命理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4.
“期待”,即盼望、等待。 “效应”,泛指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应充满期待,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期待中生活,在教师的期待中学习,在教师的期待中成长,甚至带着教师对其成长前景的殷切期待走出校门。 教师的期待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助长剂,是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故事是滋养青少年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也是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精选故事、巧讲故事、活用故事,引领学生成长方向,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承担铸魂育人使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助力学生绽放生命精彩。  相似文献   

6.
未成熟性是由学生的未完成性与可发展性共同决定的其生命由稚嫩向成熟逐步成长完善的生命特性。它具有重要的生命价值和教育价值,决定着学生生命成长的空间和教育介入学生成长的可能性。忽视学生的未成熟性对学生和教师都会造成心灵的戕害,而且损害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唯有尊重学生的未成熟性,对学生爱心包容、耐心等待、诚心信任、热心期待,...  相似文献   

7.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8.
一节好课,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需要教师生命在场,拨动学生情感琴弦,师生互相编织美好生命,迎来生命的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9.
汪向俊 《早期教育》2011,(10):38-40
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教师队伍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它既有社会成员的一般性,又有知识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引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关键,这关系到办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期待效应”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已被大家重视。引伸到教师管理工作中来,“期待效应”对促进教师成长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相信教师的潜能,启发教师的自主性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述“期待效应”在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地方。在学校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学知识、人力资源学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照学校管理,尤其要了解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有着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关注教师和学生,而且是积极关注,这种积极关注是尊重、期待、欣赏、发现、移情,只有这样,给学校管理和教育一个情感的基座,才能真正唤醒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由此,学校的生命得以发展,教育的生命得以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生命价值也得到延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1.
期待成长     
我们在烛光中拥抱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因欢笑而灿烂我们在流星划落时祈祷一颗颗热诚的心灵因祝福而美好我们在成长中疯狂一对对稚嫩的翅膀因磨难而硬朗期待成长期待长空中翱翔期待成长期待风雨后见太阳期待成长$杭州市萧山区义蓬一中初三(2)班@邱吉利  相似文献   

12.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帮助、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在教育中,要让后进生深切体会到老师在爱他们,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解决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人格的升华。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体骀币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上确有缺憾,而个陉化教育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并能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去挖掘、去彰显。作为开发人的灵魂的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学校教育才可能在学生心灵的成长中留下持久弥坚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肖焱,十分庆幸自己一直都在学校。多年的校长经历,让她面对现实的“熙熙攘攘”,越发沉着和淡定。她称教育要“敬畏生命”,而非把生命当作面团来回揉搓。
  接手东郡小学五年来,用她自己的话说,便是“几乎屏蔽了外界”。“屏蔽”的是行政上的琐碎,而大力敞开的,却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和国际教育的对接。
  “教育是可以美好的。美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在成长中发现美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自己,成为美好的自己,即教育就是要成全每一个孩子。而能实施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是破茧化蝶般美好的过程。”她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徜徉在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校园,仿佛步入了一个美丽的生命成长的乐园。这所有9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一刻都不曾放弃过对教育崇高境界的不懈追求,校园内无处不涌动着青青少年般的蓬勃生机。 这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在这里,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教师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从生命的高度认识学生、关注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期待学生。一个个天  相似文献   

16.
绿色成长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教育",创建美好学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铺上美好的底色。美好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美好教育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美好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时空是教育主体积极的时空存在。"内高生"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要在一个新的教育时空中接受高中教育。就时间而言,作为处在特定时间段中的生命体,“成长”是其生命的基本价值;就空间而言,作为处在成长阶段中的人,“发展”成为其生命的内在追求。对于这个陌生而新奇的时空迁移,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必有成的美好期待,使得办班学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更具时空优势。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今日教育中的核心人物,教师教育是今日教育研究中的非常话语。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全生命的终身学习过程,工具性教师是对今日教师的简约表征.主体性教师是对明日教师的形象期待。确立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观念,创设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过程,实行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主体性教师培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朱静萍 《今日教育》2006,(5S):20-20
在我看来,学校就是一个家园,是教师与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站在四公里小学几十年文化积淀的基石上,应和新的集聚时代气息的教育改革,我们深思、实践、探索、追求:营造学校教育一种植根于本土。而又带有鲜活时代气息,人文化、个性化的成长氛围,让师生的生命成长异彩纷呈.在尊重与期待中被点亮……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其核心价值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和期待。从方法上看,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的教师,应当领悟教育的真谛,努力创设全身心服务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