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钟惺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行为、思想、品格等是钟惺重点关注的对象。该评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恰当地分析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人物价值,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做了深入的评析,因而研究“钟评”对于深化《三国演义》文本的研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桥段,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叙事观念相融合,创造了全新的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毛宗岗对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细致的修订、评点,刊出了“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人们多称之为毛本《三国演义》。毛本《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其他《三国演义》版本便逐渐泯灭,从此,《三国演义》遂以毛本为定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今天,社会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就是毛本《三国演义》。本来历史早巳为毛本作了结论,广大读者也早已为毛本作了鉴定,然而,近世以来,毛宗岗及其修订、评点的《三国演义》,又遇到有些人的非议:说什么毛宗岗的修订本又使原作中的反动观点得到了加强;毛宗岗是“反动的封建正统主义者”、“平反的陋儒”;“毛宗岗修订《三国演义》是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的需要”等等,不一而足。果真如此吗?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4.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情节,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叙事观念相融合,创造全新的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西游记》评点本,它从小说所体现的“极幻”与“极真”的辩证关系入手对《西游记》进行了评点。《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指出小说在主题上、艺术上和情感上的“以幻寓理”、“以幻写真”、“以幻感世”,同时认为评点者对小说之“幻”是高度赞赏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选取和人物塑造方面,主要表现是《三国演义》对《史记》笔法的继承。其具体内容有三方面:一是《三国演义》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史记》的互见法;二是《三国演义》写作过程中,作者的褒贬和爱憎意向并不通过发议论、作判断来表达,而是把这种主观倾向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即寓论断于叙事;三是《三国演义》写作也像《史记》一样,准拟“成一家之言”的崇高目标,并在素材取舍方面做到了“笔则笔、削则削”。  相似文献   

7.
在形成于元明之交这一历史断裂期的市民文化消费语境中,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近世通俗文学,在具体操作死亡叙事的过程中,受到了“以奇为美”和“以惨为乐”这两种典型的民间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两种带有原始的民间气息的审美情趣已经内化为通俗小说家常规性的文本叙事策略。民间审美情趣的强烈渗入,正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世界中的死亡叙事在美学品格方面区别于“文人独创型”文本中的死亡叙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号称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中晚出的《金瓶梅》因其在题材内容、人物塑造,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新颖独创和语言方面的高度成就而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赞誉此书“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中国小说史略》)。从历史的眼光看,《金瓶梅》一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众所周知的缺陷),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写人叙事细腻致密,生动传神,成就甚高。前人因其叙事能做到“情景逼真”“情事如画”,写人能做到“口吻极肖”“传神”“活现”,而赞其写人叙事皆能“妙得其情”,说作者“真炉锤造物之手”(上述几则引文皆见于《新刻绣像金瓶梅》一书之评点)。下面就  相似文献   

9.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及其《读三国志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从叙事视角、方法、故事、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建立小说理论系统,以"叙事"说确立了叙事本体论、小说创作论、叙事文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也以"叙事之法"提供了叙事文本构成实践及其可操作性具体方法,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理论批评建设,形成叙事传统及其特色与优势,对现代小说发展与叙事学理论建设具有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儒反法的历史小说,它的要害是骂曹。这部小说在明初问世后,地主阶级内部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反映了当时文学领域里的儒法斗争。明末法家李贽,站在中小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借评点《三国演义》,批判了作者罗贯中的尊孔观点,高度赞扬了法家曹操,一反千年骂曹的逆流,表现了鲜明、强烈的尊法反儒思想。李贽死后,反动文人毛宗岗把《三国演义》中李贽的评点全行削去,换上自己尊儒反法的“新评”,大肆吹捧朱熹“帝蜀寇魏”的正统观点,污蔑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指名道姓地攻击李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演义》中,作将告语类体的撰写模式熟练地应用于情节发展之中。使告语类体在作品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了解告语类体的撰写模式,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把一般人不愿看也看不懂的史书《三国志》通俗化为易懂的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让读者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让人认识了人性。这里通过几位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了《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性恶、人性善以及善恶的交战,总结论证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不管是成书于元代说还是明代说,各家所使用的论据多是有限的罗贯中生平资料、《三国演义》的小字注以及《三国演义》中的个别名词等。而杜贵晨先生别出心裁,根据明初瞿佑"布骂曰:此大耳儿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之语,以及元后期张宪《缚虎行》中"戟尖不掉丈二尾"和《南飞乌》中"白门东楼追赤兔"两句诗,推测《三国演义》成书于元代中期是误读了材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在论述中,澄清了一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末三卷书(相当于毛本最后16回书)对三国归于一统这一历史趋势所揭示的艺术深度,以及罗贯中对这一历史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和特殊性,还有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广传播,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的成书历时长、途径多、样式杂,有史书记载亦有文学演义,《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后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到《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元曲杂剧、《三国志通俗演义》,最后到《三国演义》。在这漫长演变过程中,丰富而多元的文学创作语境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的创作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也吸收了魏晋至隋唐的野史、笔记、民间传说以及宋元时期的小说、杂剧。《三国演义》为了还原历史,或根据他书的记载对《三国志》加以纠正;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不合情理,而采用他说;或因《三国志》的记载过于简略,而依据情理加以补充、丰富;或因《三国志》的记载事实不清,依据相关文献加以推演。正是因为小说不受《三国志》的局限,敢于和善于运用想像和虚构,通过对史实的选择、加工、改造,因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比史书更为形象、生动,更具活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一书深受《春秋》的影响。具有比较明显的“春秋特征”。《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观念是“春秋大义”的体现;小说中一宇而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对历史材料的“笔削”以及“简而有法”的叙事方式都明显地受到《春秋》的影响。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与孔子作《春秋》有着相似的创造动机;《春秋》本身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另外,我国古代文学有文史不分的传统。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三国演义》“春秋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中存在着大量与酒有关的场面描写,这类场面描写中的酒,已经超出了饮食文化的范畴,作家有意而为之,使之成为作家推进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预示事件结局、揭示事物成败原因的重要元素。从借酒用计和酒误大事两个方面加以剖析,从而领略作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绝妙手笔。  相似文献   

20.
解罗贯中及《三国志传》底本原貌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现存资料,罗贯中创作的小说,原来都叫“传”,并无“演义”之名。所以,罗贯中写作的《三国》小说,应是《三国志传》的底本,而非《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的生卒年以定在1320-1390左右比较符合实际。《三国志传》接近于罗贯中的底本。从总体上说,罗贯中的《三国》底本,比起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要粗糙些,但某些段落却比嘉靖本写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