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芳 《内江科技》2007,28(5):46-46,23
人称代词在现代日语中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在日常生活中它的使用率却比汉语低。本文对人称代词在汉日双语中的作用、表达差异、翻译对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称代词的指代用法只被视为构成合乎句法的语句衔接手段,其使用背后的认知机制很少得到重视。因此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有关观点,揭示人称代词使用的认知动因,说明人称代词具有程序性编码功能,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的语用作用。  相似文献   

3.
"梓童"释义     
"梓童"和"子童"是近代汉语时期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们意义相当,书写形式不同,在元明戏曲、小说中不乏用例.<汉语大词典>和其它一些工具书对其释义不够准确.考察其渊源,"梓童"由"子童"发展而来,"子童"应是春秋时期的"小童"衍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代词,在(80年语法>中又称代名词,是指代事物的词类,其指代意义通过格(所以的词)、数和性(不是所有的词)三种形态范畴表现出来.人称代词,称代人或物的代词.文章主要研究人称代词系统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5.
徐兵 《科教文汇》2007,(10X):195-195
“梓童”和“子童”是近代汉语时期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们意义相当,书写形式不同,在元明戏曲、小说中不乏用例。《汉语大词典》和其它一些工具书对其释义不够准确。考察其渊源,“梓童”由“子童”发展而来,“子童”应是春秋时期的“小童”衍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刘凤 《科教文汇》2009,(25):250-250,259
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主题(也称为话题)的语言。英语的基本形式构架是主谓一致,主语大部分情况下和主位重合。英语的主位推进模式帮助语篇前后连贯。汉语的主题很少要求连贯方法来和它前后的语篇联系起来。汉语中以主题为中心辅以评述的复句大量存在。英汉语篇的差异是形合和与意合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英语的宾语表示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例如 :这两种语言的宾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来担任 ,介词短语一段不用作宾语等。然而这两种语言毕竟不是亲属语言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因此在宾语表示法方面还有着各种差异。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 ,并对汉语句子不同类型的宾语和译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日语主语省略主要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变化以及词汇用法,表达出内外有别、授受关系的利益双方、尊卑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的高低等三方面的要素。只要掌握了主语省略的规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言中隐含的丰富信息判断出省略的主语。本文从会话场景中人称代词的省略、具有人称指向意义词汇的主语省略、授受关系中的人称代词省略、具有"人称暗示"敬语的人称代词省略这四大方面出发,对于教学中日语主语省略问题的教授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Williams对连贯的定义并参考Rogers的量化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连贯性作了初步分析,发现正如Rogers对新西兰学生作文的研究结果,作文的整体水平越高,文内话题越保持一致;并且发现中国学生在人称代词等运用上仍需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朱一童  刘鹏 《内江科技》2008,29(6):29-30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称指示语是其中的一种,它指谈话双方用话语来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它可分为三种类别,即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第三人称指示语。英语诗歌中第一人称指示词总是突显于诗中,呈现一种彰显的模式。本文通过对一些诗歌文本的赏析,分析英文诗歌中第一人称指示词突显于诗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最为重要的语言区别,他们的对比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然而大部分对于形合与意合现象的分析局限于句法层面,且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Moment in Peking的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在句法内与句法外两个层面的形合与意合特征,探寻语言的形合与意合特征具有相对性,而且不同语言层面的特征也有所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中国汶川地震的微型语料库,目的在于比较《中国日报》与《路透社》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语篇中用词的异同。文章从人称代词,动词和地点名词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媒体的报道在用词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通过分析新闻语篇的用词,读者能够了解新闻的国家属性和所关注的焦点。此项研究可以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语篇阅读理解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边活动.演讲者运用不同的手段与听众进行显性或隐性的互动以实现其演讲目的.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纯理功的论述对10篇英语政治演讲进行分析,发现对语气和人称代词的不同选择构建了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同的交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实现演讲中演讲者与听众互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徐蓓蓓 《科教文汇》2007,(9S):222-222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边活动。演讲者运用不同的手段与听众进行显性或隐性的互动以实现其演讲目的。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纯理功的论述对10篇英语政治演讲进行分析,发现对语气和人称代词的不同选择构建了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同的交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实现演讲中演讲者与听众互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造句的不同特点,即英语句子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子注重意合的特点,认为在英译汉过程中采取省略的方式,尤其是要省略英语句子中的连词。  相似文献   

16.
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17.
英汉指示包括时间,方位,人称,社会和语篇指示。英汉指示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在指示的范畴方式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自己"是个人称代词,它经常放在"我、你、他、我们、咱们、你们、他们"等人称代词以及指人的名词后头组成同位结构。试以"我自己写"这一短语作为突破口,从"自己"的词义分析及语义指向分析的矛盾所在;"自己"造词法及构词法分析;由"我自己写"来看语义指向分析三方面,讨论一下"自己"的特点并分析其在句法结构中造成不同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探讨日语中人称代词的隐匿现象,认为该现象是日本封闭的岛国特征以及单一的国民性对其语言影响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日语初级阶段不可回避的一个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与英语的状语表示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例如:这两种语言的状语都可以由副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分句等担任。然而,这两种语言毕竟不是亲属语言。因此,在状语表示法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差异。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比较,并对汉语句子不同类型状语的译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