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忌:甜水等待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二忌:刨根问底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  相似文献   

2.
教育感悟341:好父母是什么?是海。教育孩子需要拥有海一样的胸怀。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就是耐心等待,三分教七分等,等待苗儿长,等待花儿开。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就是尊重儿童的成长权利。培养习惯要用加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养成好习惯才是最根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  相似文献   

4.
声音     
《今日教育》2007,(4S):31-31
我信所需要的很多东西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特色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滋养孩子生命成长的土壤。我们构建儿童为本的“绿太阳”课程方案,提出“一个孩子就是一轮绿太阳,他们等待着我们去点燃,学校的课程就应该是点燃孩子的梦想,促进孩子快乐健康全面成长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李小茹 《教师》2015,(6):36
肖川教授在教育论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指出:“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能够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然而,等待需要一个过程,谁也无法预知等待之后的结果如何,所以我们大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等待.每种鲜花都有属于她自己开放的最佳时节,我们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恰如这不同品种的鲜花,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不同,接受新知识的快慢当然也会不同,所以,这个“最佳时节”需要老师的耐心等待,谁也不能肯定等待就一定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大都是提出问题后,看到有几个反应较快的学生举手了,为了不耽误太多的时间,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请他们回答.为什么老师们就不能放慢脚步等一等呢?殊不知,少了这份等待,学生就失去了深入思考的时间,看似节约了时间,其实降低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教育感悟341:好父母是什么?是海。教育孩子需要拥有海一样的胸怀。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就是耐心等待,三分教七分等,等待苗儿长,等待花儿开。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就是尊重儿童的成长权利。培养习惯要用加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养成好习惯才是最根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需要漫长的等待,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9.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精题设计]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构思导引]根据材料提示,我们须把握“等待”的内涵和外延,虚实结合,领悟等待的本质和意蕴。等待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等待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状态,生活需要不断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等待通知,等待误点的…  相似文献   

11.
杜婷 《宁夏教育》2014,(12):70-71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教育儿童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学会耐心等待,多一些宽容和尊重,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教育,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句滑稽可乐的广告词和一篇老生常谈的古诗来比较.不言而喻.当然是前者更容易让孩子记忆扰新。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轻松地学习呢?就儿童回来说,仍有很多新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也仍有很多疑问等待我们去解决,但单一的授课式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日,读罢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杂文《孩子,你慢慢来》,我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灵动的文字,仿佛使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笑容——那是因为安静中的等待而邂逅的灿烂笑容。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  相似文献   

14.
曹艳 《今日教育》2013,(11):33-33
当在与孩子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当孩子暂时性不能理解我们时,作为师者,我们更需要放低姿态,学会隐忍,懂得退让,让孩子听到我们诚挚的呼唤,领会我们真切的等待。  相似文献   

15.
高岚 《早期教育》2003,(12):9-9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熟悉理性的教育,也知道感性的重要,但并不十分了解灵性的意义;我们都十分注重儿童智力的发展,注重发挥儿童大脑和认知的功能,习惯于往孩子的头脑里塞东西,但往往忽视其心灵的需要与发展:我们既不十分了解儿童心灵的需要,也没有尽心满足儿童天性和灵性的需要。 “人类心灵学”理论的创立者史丹纳在对自己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时说:“当你们在观察孩子画画时  相似文献   

16.
<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式的心态下,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他们会像被拔苗助长过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生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细心规划,循序渐进,对每一种能力的发展要耐心等待。教师经常要求孩子学会等待,可曾想过大人也要等待孩子?所以我们不要一味  相似文献   

17.
静待花开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美丽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你会找到最满意的窍门。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孩子在慢慢地成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等待。说浅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话时便开始看图识字。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时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看到一个汉字和一幅线条图画时,我们几乎不需要时间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我们语言中的文字,哪个只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19.
教育原本就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需要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需要潜移默化的生命成长历程,需要有"静悄悄的革命"。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气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罢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杂文《孩子,你慢慢来》,我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灵动的文字,仿佛使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笑容——那是因为安静中的等待而邂逅的灿烂笑容。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古兹也曾说过,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