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两个构思相近的文本——《果园城》和《小城畸人》为标本,切入中外"小城"文学实践中明显存在的"乌有乡"叙事模式,精细地探讨两部作品在呈示地域文化、塑造人物群像特别是文本构思和叙述技巧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畸人·畸念     
夏君 《林区教学》2014,(11):31-32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其代表作《小城畸人》采用了大量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文章旨在从意识流、心理分析和象征等三种技巧入手,对《小城畸人》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3.
在对建国后17年文学的研究中,由于受到“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城春秋》的文学史地位被《青春之歌》遮蔽了。其实,《青春之歌》的文学史地位的获得,主要来自知识分子类型化的设计和处理,而这一写法发端于两年前的《小城春秋》,《青春之歌》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工、完善和使之更加成熟。两部小说对知识分子类型化设计、处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两个向度”、“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绝笔,作品在地域风情的展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城三月》的地域风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然景物和风俗人情的描写上,并充满了作家对生活的思索,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洞悉和思索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小城作为乡村与城市的信息交流“媒介”,呈现着明显的过渡性色彩。蔡崇达《皮囊》里的泉州东石镇有属于闽南的独特地域风俗,体现了小城镇所共有的生存状态,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共存,保守和开放同在,人们在新旧文化中“夹缝生存”,以游离的生活状态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本文以文本研究为方法,从小城景观建构、小城人物性格塑造、小城人物的精神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在《皮囊》非虚构写作中表现出的小城情结。这些“城与小城的流浪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的缩影,集中了传统秩序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具体的文本分析则有助于解锁蔡崇达文字的情感密码,完成作家文本的文化背景溯源。  相似文献   

6.
海滨小城     
学一学 题目:《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描绘家乡美丽风光的记叙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展开描绘,抒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小城的音节     
《小城的音节》 在这座小城里 最具风情的音节不是海浪 而是夜半的小母猫  相似文献   

8.
孟晨 《课外生活》2021,(2):86-88
课文《海滨小城》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1,(13):78-78
韩东,1961年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诗人、小说家。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爸爸在天上看我》,诗文集《交叉跑动》,散文随笔集《韩东散文》等.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身体》《树杈间的月亮》等,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师陀均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中国的乡土世界,其代表作《边城》和《果园城记》文体相同、命运相似,而且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不同叙事策略观照下的叙事文本所承载的却是作家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1.
在《小城畸人》中,舍伍德·安德森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心灵扭曲、生活压抑的女性”畸人”,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由手工业向资本主义工业转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关系的变化。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小城畸人》反映的女性的社会生活、赋予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折射的艺术家身边的女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可剖析出舍伍德·安德森男权本位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颁奖礼服中的“宝蓝”“国槐绿”和“玉脂白”3个系列的设计者,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郭培。人们对郭培并不陌生。《大明宫词》里的中式服装、《京华烟云》里赵薇的旗袍、《小城故事》中的老式旗袍……都出自她之手:十多年来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年年都有她的作品,如今甚至占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舍伍德〖KG-*4〗·〖KG-*4〗安德森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1919年发表的《小城畸人》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作品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无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却受到了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文本从《小城畸人》的自传色彩、作品形式、象征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该作品的写作特色及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费穆导演的代表作《小城之春》以唯美、含蓄的艺术风格开启了电影诗化艺术的先河,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表现手法,讲述了1946年发生在江南小城一个被战争摧残过的破落家庭的爱情悲剧。影片充分利用重章叠唱的手法与诗词意象的暗示.揭示人物内心的感受,有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的古典意蕴。《小城之春》对于今天的电影艺术创作,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果团城记》是师陀先生的代表作,以18篇小说连缀成集,抒写了日常中浮动着无常的小城人生。平静的日常以习惯窒息着人的生命,时间的无常又带来历史与命运的无奈悲情;原本无常的想象在小城人的叙述中也成为日常。面对以上日常与无常的悖论,《果团城记》展现了小城貌似平静下的大变动,以及时间与历史的无情。师陀以此完成了对破碎旧梦的追寻与失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怀乐章,而且“三恋”的整体创作带有一种较明显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费穆为代表的人文电影创作者明确追求个性,注重电影本身艺术特性的追求,强调电影的中国化民族风格。本文通过对《小城之春》批评历程上的三个时期的梳理来探讨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中国人文电影的独特品格及其对当代电影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杨洁 《考试周刊》2011,(8):22-23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最杰出短篇的小说——《小城畸人》的发表,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短篇小说《母亲》是其中较有分量的一篇。本文从"母亲"病态心理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出发,对"母亲"病态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奠基作品。小说基本情节取自1827年《法庭公报》贝尔德情杀案件的素材。最初标题《于连》,校印期间定为《红与黑》,并加副题“1830年纪事”。《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在维利埃尔小城、贝藏松社学院、巴黎上流社会三个生活场景的个人奋斗经历和爱情悲剧,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期广阔的社会风貌,抨击了贵族的专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小城三月》是战争学中的一朵奇葩.它在矛盾冲突中突现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其景物描写极具象征意味,散化的语言赋有抒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