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愈之从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角度主张加强国际新闻报道、改革报纸国际新闻栏目的编辑方法、不断提高报道质量,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他认为国际新闻报道要产生久远的效力,必须尽力扩大消息来源,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注重研究国际新闻报道的规律,将新闻报道与知识普及和对读者的教育结合起来,与读者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王永懿 《新闻窗》2007,(5):29-30
对目前国内各类报纸版面调整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新闻版的比重无疑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类报纸来说,国际新闻已经成为其一个重要内容,与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共同构成了这类报纸最重要的版面要素之一;对地方报而言,由于报纸的定位和功能的限定,往往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国际新闻版恰好成为一个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读者10年前了解国际新闻大多还是为了长见识、开眼界、关心天下大事的话,随着中国快步与世界融为一体,经历国际风云变幻的种种考验,那么,今天读者对国际新闻的解读,更多了几分对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关注,并且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张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的报纸,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正是靠着派驻世界各地强大的记者队伍,以丰富、鲜活、生动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当今读者对国际新闻越来越广泛的阅读需求和求新、求快、求深的求知欲望,使其发行量扶摇直上,仅仅10年光景,就由当初的几万、几十万  相似文献   

4.
李霖 《记者摇篮》2010,(7):28-29
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网络和广电媒体足够快的反应力,使得如何改变国际新闻报道模式,成为了摆在都市报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刘尊利  赵伟 《记者摇篮》2006,(10):20-21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和编委会十分重视国际新闻的宣传报道。从1999年辽宁日报扩版为16个版面至今,每天都有一个整版的国际新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面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字)全部来自新华社通稿,不使用网络等其他新闻渠道。多年来,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图片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沈阳,众多阅报栏前阅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的读者可以说是最多的。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级或省级的“优秀版面奖”,每月都有一个被辽宁日报编委会评定为“名牌版面”;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有3位编辑先后被中国时事学会评为…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大视野的背景下,国际新闻成为一张报纸吸引读者眼球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源”。如何将硬性的国际新闻传递给读者使之成为可读性强的有效信息,是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以其重大性、热点性、全球性正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读者极大关注和强烈需求的新闻主题,也是传媒拚力争夺的报道领域。但同时,国际新闻报道的趋同化也在不断升级:国际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内容、信息的量以及包装形式等都大同小异,甚至连解读与批判的方式都相差无几,趋同化现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地市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几乎没有原创性稿件,更谈不上独家新闻,一般都采用新华社通稿,稿件选择范围相对有限,版面想出新出彩实为不易。地市报国际新闻版如何做得精彩、如何吸引读者,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别鸣 《新闻前哨》2003,(7):74-75
报道时效性越来越强,新闻信息量越来越大,各报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力求把一个全面生动、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给读者。而在这其中,传神会意的标题成为国际新闻版面中最活跃的元素,是引导读者坐看风云变幻、关注国际事件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也是市委直属重要党报。深圳商报一直重视国际新闻,国际新闻版面在历次读者调查中都成为读者首选版面之一。商报搞好国际新闻的三种意识体现在坚持导向,敢于竞争和保持开放。 导向意识 深圳特区经济开放度高,各种信息和思潮在此交汇。怎样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特区党报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国际新闻的编辑工作而言,我们始终认为导向是第一位的。同时,国际新闻的导向是具体明确的,而不是抽象笼统的,它体现在每天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版面上。 国际新闻的导向要体现有内有外,内外有别…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随着时代的进步,报纸读者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不会满足于了解本地新闻,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国内、投向全球。故而,办好国内国际新闻版,对于想赢得读者青睐的报纸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然而,由于新闻来源、供稿渠道的趋同,同城几张报纸的国内国际新闻内容重复,成了读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只有在版面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追求个性化,方能避免国内国际新闻版的同质化。一、像画家一样,捕捉图片"特质"追求报纸版面个性化,就要给读者以强烈的.  相似文献   

12.
于斌 《新闻与写作》2002,(11):21-23
在跨入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读者不仅需要即时报道,而且更需要观点鲜明、视野广阔、角度齐全、分析深透、解读详细的报道。因此,策划集合报道重大国际新闻,越来越备受读者关注。这就需要编辑掌握我国对外的宣传报道方针,遵守对外宣传纪律,使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为读者提供易读性服务,帮助读者迅速找到有用信息并进行方便有效的阅读,已经成为现代报纸编辑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报纸的易读性也逐渐成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赢得读者的法宝之一。对于短小的新闻,编辑通过运用新闻组装、分类、图片搭配,以及运用不同的字体,文章间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评论员的价值就在于,尽可能地避免陷入新闻传播的陷阱,帮助读者或者观众认清各种误区,从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高姝玥 《东南传播》2014,(12):121-124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取本国或是本地新闻资讯,更是将目光投向国际社会,因此,国际新闻报道也适时而生,并成为各家报纸抢夺读者的重要阵地。而我国地方性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西安两家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报纸《西安晚报》和《陕西日报》的国际报道,得出两份报纸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的异同以及优缺点,从不同角度总结目前地方性报纸国际新闻报道方面面临的困境以及原因,并探讨解决思路,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纸媒来说,新闻标题的制作是一项"硬功夫",更是编辑应当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如何把标题制作得准确、形象,让读者喜闻乐见、过目不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用标题的情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拿起来、读下去、记得住。用情感打动读者国际国内新闻版是地市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在当前媒体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情形下,"速度"已不是纸质媒体的强项,甚至成为纸媒的致命软肋。但是,纸  相似文献   

18.
石诗  建良  洪波 《新闻前哨》2008,(12):25-27
作为主流媒体阵地,党报国际新闻版是读者了解世界的权威性窗口。新形势下确立“关注风云世界、坚持国家利益、坚持以我为主”的编辑思想,是进一步提升党报国际新闻版宣传质量与实效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好国际新闻,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及各报扩版后纷纷给国际新闻版更大、更多的版面以满足读者需求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从事国际新闻宣传者不断探索和深化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业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难发现,读者在一方面了解自己身边事的同时,也对外界的新闻渴望有深入的了解,对国际新闻的需求在质上和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同时,由于报业的超速发展以及电子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也使得地方性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有了新的变化。但是,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状,我们每天最便捷的获取新闻的渠道——地方性报纸,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拾人牙慧、报道没有深度、不全面等等,国际新闻报道渐渐成为地方性报纸的一个弱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