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平台的流媒体迅速普及.在这种背景下,报纸的"图文并重"该如何进一步深化与创新?摄影记者、摄影通讯员队伍如何建设?,怎样解决报纸日益增长的图片需求与摄影记者供给量不足间的矛盾?为应对这些问题,<齐鲁晚报>成立齐鲁拍客联盟,依托庞大的拍客群体,在整合利用拍客资源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都市拍客彩信大赛",一个以手机媒体为品牌营销手段的创新型活动,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和手机在科技推动下的多元化角色,使得《南方都市报》获得了与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手机媒体资源合作的机会.报纸、手机和网络,形成了一个兼具互动性和公信力的"互联网",参赛作品登上报纸版面,满足了大众的梦想,也是对报纸产品功能的创新,实现读者与报纸品牌的深层次互动;赞助企业参与这项活动,赢得更多用户、也深化了品牌形象,真正实现参与者各方共赢.  相似文献   

3.
在拍客实现了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建构的同时,拍客传播也冲决着旧“景观社会”的“超真实”性与意识形态性,在政治、商业和文化三个方面对旧“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性发起了挑战.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拍客传播是自发的第二次“情境主义国际”运动,它通过拍客传播建构的“生活情境”打破了旧“景观社会”的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性,德波的“景观社会”的理念与现实呈现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修正.  相似文献   

4.
于静 《新闻爱好者》2012,(12):25-26
什么是拍客在电脑网络迅速普及的上世纪末,几乎在一夜之间,人们在网络上惊奇地发现了大量五花八门的影像图片,内容涵盖旅游、娱乐、休闲、搞笑、整蛊、恶搞等多个方面。这些用镜头拍下他们的所思所想,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然后将拍到的内容发布到网上与大家一同分享的人群被称为拍客拍客一经出现,其队伍急剧膨大,拍客也从一种率性而为的举动演变成一种职业。与此同时,网络拍客的盛行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5.
联盟:报业跨地域合作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报纸媒体联盟大量出现。在这一年之内,先后出现的报纸媒体联盟有: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中国主流媒体美丽联盟、中国汽车媒体大联盟、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浙江省地市级强势媒体广告联盟、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联盟等6家。因此,2005年被视为报业联盟的突涌之年。而实际上,报业之间的联盟,早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当时,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报业间的联盟在2003年和2004年…  相似文献   

6.
史诗 《新闻传播》2012,(1):94-95
本文通过对报纸与互联网新闻竞争现状、优势与劣势的梳理,指出了报纸在吸引广告、控制成本和留住人才方面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进而分析了报纸对自身内容进行阅读与转载收费的趋势和目前所处的困境,包括被转载几乎无成本、报纸内容同质化严重和报纸要价联盟尝试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赵尚 《东南传播》2012,(10):77-78
专门化、机构化、只拍视频的拍客媒体在当今社会已渐渐崭露头角,本文认为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拍客媒体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本文以一则重大交通事故的拍客媒体报道为例,分析了在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拍客媒体的特点、优势和作为,并认为它可以和专业化的媒体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满足受众日益快速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视频拍客虽然以"画面"说话,但是"标题党"现象也普遍存在。本文通过从优酷拍客抽取3378部视频拍客作品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却发现视频拍客"标题党"现象明显存在真实与虚夸的并存、大众化与随意化的并存、流行与暴力、庸俗或低俗的结合等非专业的缺陷;同时从播放次数和评论条数两项指标来看,作为形式的"标题党"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戴浪青 《视听界》2013,(2):93-94
电视新闻已由传统的记者采集转向多元化。“拍客”新闻具有更快捷、更贴近大众的特点,是对传统电视新闻来源的补充。2010年2月,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开辟了“市民拍客”板块,2012年《新闻夜班车》改版后,将原先的“市民拍客”更名为“班车拍客”,与“班车时评”、“班车见闻”、“班车说法”、“班车杂谈”,构成一档完整的《新闻夜班车》。“班车拍客”子栏目自开设以来,每天至少播发3条拍客新闻。不同身份背景及职业的“拍客”拥有各种独特的资源及多元化的视角,使民生新闻电视栏目有了更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拍客"影像的传播特点 迅捷性 "拍客"以图片信息为主,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强调感知的当下性、瞬间性和冲击力.相比之传统媒介对理性分析与思考的注重,"拍客"以图片为主的传播形式强调一种影像化的视觉传播路径. "拍客"之所以能成为目前较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由于它比传统媒体文字传播更快捷、更生动和更形象,但这一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没有网络的完善和普及,就不可能产生"拍客"群体;同样,"拍客"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也促进了网络发展,使之日益成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闭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大面积转移、延伸和扩散。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国内强势都市类报纸在跨区域扩张战略的驱动下,相继涌进地市报市场,争夺地市报的市场空间与份额,由此引发和形成了我国报纸新一轮区域化竞争的热潮。地市报如何应对?是采取进攻性行动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还是选择战略联盟共同做大市场份额。成为近期地市报纸面临的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12.
“拍客”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猛 《新闻实践》2008,(11):58-59
"拍客"作为公民传播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将自己所拍的图片与视频整合为信息上传到网络平台达到与他人共享,在传播图片、视频信息同时扮演着受众角色。本文力图从拍客的角色定位分析其对新闻媒介的作用并对拍客与公民隐私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运用视觉元素增强报纸竞争力?在新兴媒体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摄影如何转型?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等单位主办、安徽日报承办的"中部六省新闻摄影联盟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部六省党报及都市报负责同志和摄影记者齐聚一堂,就党报新闻摄影的改进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刘金晶 《新闻世界》2014,(8):385-386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不断革新,拍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拍客在灾难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以雅安地震中的拍客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在灾难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苏茜茜 《新闻世界》2013,(10):231-232
短短几年间,微博用它强大的吸引力,席卷着每一个乐于参与分享传播的人,而微信用户也不断壮大。本文从拍客角度入手,分析拍客利用微博和微信举报地铁乞讨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探讨拍客在两个不同平台上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拍客自发在音视频分享网站或平台上传各种各样的音视频内容,成为音视频分享网站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优酷网为例,分析拍客进行音视频内容创作和分享的动机因素。本文认为,与人分享的渴望、记录生活、对于愉悦的追求、理想的实践、经济回报等动机促成了拍客拍摄和分享视频内容。  相似文献   

17.
百度百科中对"拍客"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在互联网传统图文时代,拍客常被指称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图文影像的人群,随着2006年中国视频元年开始,拍客的涵义开始从图文影像到视频影像过渡.从该定义看,拍客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图片,二是图像.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06,(11):35-3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四部委6号文件精神,规范报刊发行秩序,促进报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浙江省报纸价格联盟”和“浙江省报纸自办发行联盟”不久前在宁波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缘起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可以从今天我国的媒介环境中找到相似之处,其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公民传播提供借鉴。本文在考察当年美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兴起缘由、实践范围、实践议题等基础上,相应地分析了我国网络拍客传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和网络拍客传播的主体、内容、特点和优势等问题。结论是在中国当前的媒介环境下,网络拍客传播是践行公共新闻理念和促进传统媒体创新的有效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林慧 《今传媒》2012,(9):97-98,133
由于拍客文化从一开始以一种小众文化的姿态出现我们不妨利用亚文化"抵抗、风格与收编"的观点对这一新型的网络文化进行研究。拍客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呈现出一种普通大众对抗精英阶层的姿态,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同时又因为其具有信息传播、娱乐等商业价值成为了资本追逐的目标。可以说,技术革新和商业力量等因素共同形塑了中国当代的拍客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