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刚完成第二次扩张,即掀起了新一轮越界筑路的高潮. 佘山公路的筑造便是这一时期越界筑路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张楠 《大观周刊》2012,(18):284-284,280
周西成在1926年至1929年主黔期间,修筑了一系列的公路。虽然其筑路的主观目的是为巩固在贵州的统治,进而向邻省扩张其势力,同时也给当时的贵州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但这一举措,却是贵州从驿道向近现代公路的转折,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先鹏 《大观周刊》2011,(38):235-235
公路制度、资产确权和人员身份转换是公路行业改革中直接面对的三大基本问题。制度是基础,产权是纽带,人员身份转换是根本。这三大基本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互动的有机整体。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一次部署、整体到位,否则就无法从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公路行业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广林 《大观周刊》2012,(33):96-96
本文对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分析。从加强养护人员的培训入手.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年秘事     
寂寞公路,暮色如血,少年驾驶一辆摩托车远远飞驰而来,路边遇见一胖大中年男子招手,在停下简单交谈几句后,他们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他载他一程,而他则负责为迷路的他指路。这对临时组合在摩托车巨大的轰鸣声中绝尘而去。  相似文献   

6.
雷小青  郭琴 《大观周刊》2011,(16):40-40
这篇论文在对现代企业制度阐述的基础上,剖析了公路养护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碰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理顺产权关系、转变经营机制、创新管理制度、重视人才队伍培养这四个个方面建立公路养护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得公路养护企业能够逢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韩善怀 《大观周刊》2012,(41):166-166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对公路的依赖性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的养护也成为了一种依附公路的存在而不可缺少的职业。为了更好的融入社会市场发展的节奏,必须要有着强而稳定的公路养护队伍,所以应该时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公路养护职工思想境界,加强职工的责任心和凝聚力,这对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对公路养护职工的自身思想素质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车与路、交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国民及中央政府都十分关注的事情。道路网络化、交通智能化是国外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新技术应用的一大市场。本刊约请了部分领导及专家撰写有关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的文章,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王庆芳 《浙江档案》2003,(10):31-31
随着国家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公路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公路工程技术档案。“十五”期间,国家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档案,并要求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向高科技、高层次发展。如何加强和完善公路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是摆在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提前介入,建档与建路同步并进在公路立项、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形成的大量文件、图表、图纸、文字记录材料、数据等,是最真实的原始记录,是反映工程内在质量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养护农工档案,是指公路养护农工从事公路养护工作以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多种载体的历史记录,如文字记录、照片、录像带、光盘、证件、凭据等。公路养护农工档案是公路养护农工在从事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反映了这部分群体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的经验积累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建立公路养护农工档案,有利于公路的管理与养护,也有利于做好公路养护农工档案工作和维护公路养护农工应有的权利。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养护农工档案  相似文献   

11.
李胜利 《大观周刊》2011,(31):142-14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公路建设者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在这里探讨一下,公路行业如何在全球环保的今天走一条低碳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收费公路政策曾促使中国交通建设飞跃式发展,但同样给中国人带来了全球最多的收费路段和最高的物流成本,反省这一实行近30年的政策已到其时。  相似文献   

13.
县级公路站是政府依法履行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的最基层单位。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县级公路站大多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初步形成党建、行政执法、公路养护、重点工程等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的档案体系。然而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不少基层公路档案工作未能真正走上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档案室日常管理比较缺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难以保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妍 《大观周刊》2012,(13):105-105
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西部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西部经济发展、资源流通、物质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时,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又造成了公路沿线动植物栖息地破坏与减少、水土流失、占用耕地等等的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本文试图探析西部建设中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给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志荣 《大观周刊》2013,(11):382-383
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公路文化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公路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依赖于社会文化而存在、发展、丰富和完善。公路文化以其自身的个性、特殊性,既是公路的通达水平,技术等级、管理状况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公路职工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和谐公路”,公路文化建设首当其中。根据公路工作的特点,现就公路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给青海省公路战线带来了勃勃生机,交通公路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里程不断增加,等级公路不断提高.作为公路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应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迎接挑战?笔者对此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及交通状况的调查是做好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重点就农村公路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及交通状况调查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巢湖市农村公路规划编制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今后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王文元 《档案》2015,(4):40-43
对于抗战期间的中国来说,支撑军队作战的物资极为紧缺,美国、苏联伸出援手,愿意向中国提供大批物资。交通线路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命脉。中国连接世界的公路交通线路大体上有西南、西北两条。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开通甚至比云南、缅甸这条线还要早,坚持的时间最长。尤其是在1942年到1944年间,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后,西北国际交通线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大通道,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这条道路源源而来,所以尤显重要。然而,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狭窄,河流横亘,峡谷拦路,这条国际交通大动脉早已千疮百孔。它如何才能确保畅通呢?  相似文献   

19.
柴艳萍 《兰台世界》2007,(4S):24-24
路况档案反映了公路的真实面貌,总结了过去公路养护和建设的成果,提出了今后养护和建设的方向;利用路况档案指导养护和建设工作工程的发展,这对于提高路况质量,发挥公路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意义是很大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劳明志 《大观周刊》2011,(15):99-99
作者针对公路施工测量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施工测量和公路施工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路施工测量中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