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教材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用强磁铁对磁场进行改进,用吸管和锡箔对导体进行优化,增加变阻器提高电路的安全性.该教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演示成功率高、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用于开展拓展实验.  相似文献   

2.
题1.下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按图(a)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管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改进装置名称 "多功能"微型环保装置 二、改进实验目的 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理念的引导下,我对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进行了探究,为学生们设计了直观形象、便于携带、操作性强的装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光的反射"实验可操作性不强、可视性差,无法充分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也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经过长时间探索,笔者和同事利用身边常见材料反复论证,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自制教具"光的反射演示器".该教具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稳定、光路清晰直观,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验中水银对教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原来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及其他人的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笔者将其命名为环保型"托里拆利实验"改进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有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变幻多姿.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形成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已有参考文献介绍的"通入法"和"隔离法"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装置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得新装置具有构思巧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等特点.探究还发现,若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实验,则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生动,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并且可以与NH3反应产生白烟.通常情况下,证明气体极易溶于水,常用的做法是喷泉实验.本实验利用五颜六色气球的"自吹自擂"("自吹自擂"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它是利用气球密封及倒吸,验图1证气体性质的实验,非常有趣)来证明HCl极易溶于水,操作简单,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的做法是:把浓盐酸、浓硫酸混合加入锥形瓶中,待气体集满,迅速把盛水的气球套在锥形瓶上,然后把气球中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相似文献   

9.
"植物呼吸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该实验分3套装置进行,实验器材多,操作繁杂,成本高,许多教师对此实验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深感头痛,导致本实验的实际开出率大大降低.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设计了1套装置就可以演示3个实验,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我在自然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以"导着走"为基本原则,以学生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实验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最终目的,采用了"备"、"猜"、"验"、"析"、"用"的教学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以《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的"煤油、酒精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分组实验为例,介绍如下。1 "备"备"即准备,包括①演示实验的准备。在分组实验前,我准确地讲解了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认真细致地操作演示了"水的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②分组实验器材的准备。我根据实验装置准备好各种…  相似文献   

1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高考考纲中一个重要的力学实验,围绕这个实验的考题很多,有的是课本上的装置,有的进行了改头换面,令许多考生无所适从.本文试从该实验装置改革着手,阐述该实验的复习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验装置。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实验装置存在着一些缺陷或不完善的地方。一、教材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其缺陷1.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对物理实验教学采用先模拟操作,再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发现,利用"速龙易之"软件制作物理学科的模拟实验较为方便,效果颇佳,易于掌握.下面,笔者以"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模拟制作为例,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4.
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物理九年级的"阿基米德原理"在课堂上实验的可见度差,实验步骤多,操作困难.为此我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并动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仅可见度好,器材易得,而且简单易操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实验装置改进、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表现方式的选择等三个不同的维度对"喷泉实验"的教学进行全面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是初中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难点."焦耳定律"原有的装置因瓶口不易密封;煤油温度出现渗漏现象;加温的时间太长;实验次数多、费时间;不宜观察显示Q与I2、Rt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如果对原实验作如下改进, 则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指出教科书设置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实验的不足;提出对该探究实验的改进措施,介绍改进实验的装置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认识我们自己",其中第一课"我们在呼吸"安排了几个实验和操作活动.笔者认为,这些实验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教师事先不演练、不了解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很可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设计的思考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按照这样的流程操作,虽然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培养.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物理9年级第13章"力和机械"第3节"摩擦力"中.有1个"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对于该实验学生在操作时十分困难,且误差较大.其原因是,在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