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滑轮》一课中,对说明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弹簧秤的读数减小说明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测出在不同绕法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滑轮、长约2米的细绳.实验步骤:(1)照图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4)照图乙那样安装滑轮组,并保持钩码重G及钩码提升高度h不变,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1)动滑轮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3.
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改进学生们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以准确测定。现介绍一个简单而又准确的测定方法。实验装置按教材所示图稍加改进即可(如图1所示)。提升弹簧秤前,在动滑轮的框上贴上纸做的指针。在指针所指绳的地方用钢笔点一“点”;在钩码下挂一轻软线,拉直后在着地处用钢笔点一“点”。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一段距离,再分别在指针所指绳的地方和软线拉直后的着地处点上“点”,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 :①按照图 14 10安装好滑轮组 ,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 ;②匀速拉动弹簧秤 ,使钩码G升高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图 1  由《功的原理》知道 ,若钩码和动滑轮由n段绳子吊着 ,测量结果应该是S =nh。但在实验中 ,学生稍不注意经常会出现S >nh的现象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稍不注意 ,就会旋转一边 ,忽略而过。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若在未拉动细绳前 …  相似文献   

5.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初二物理最后一个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量的具体方法要进行的操作和记录的数据都较多.同时在计算中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总功,需要在实验中认真分析、研究.因此该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典型实验题解题方法例1在“测滑轮组和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除滑轮铁架台、钩码和、以外还应有、.(2)在提高约妈时,应使弹簧秤拉着细线在竖直方向上做_运动.(3)若已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由三段绳子承担,则下列各量中一定要测量的星是,可不测量的量是.A钩码的重G;B钩码上升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滑轮的教学中 ,学生按图 1 (教材图 1 3 1 0 )做实验时 ,竟得出使用定滑轮省一半力的错误结论 ,如图 2 (b)所示 . 图 1       图 2研究后发现 ,图 1 (b)中的弹簧秤接反了 ,按该图的接法 ,实际上等于把弹簧秤所受的重力直接加进了系统 ,相当于在该绳子右端挂了一个与弹簧秤同质量的钩码 ,这样 ,左端绳子所受的拉力就等于人对弹簧秤的拉力 (即弹簧秤的读数 )与弹簧秤所受的重力大小之和 ,也就是说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绳子的拉力 (或左端所挂砝码的重力 ) .我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是 50…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58面上,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图1        图2验时,观察到用定滑轮后弹簧秤示数小于不用定滑轮时使物体上升的力.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使用定滑轮能省力”.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弹簧秤本身并不轻(较重的可以达到25牛).这样由于弹簧秤自身重力影响致使读数偏小,由于误差较大,说服力不强.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做该演示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这样,用力拉右边弹簧秤使连在定滑轮左边的弹簧秤和钩码匀速上升,此时可认为:左边弹簧秤示数的大小为不用定滑…  相似文献   

8.
实验问答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常有一些疑问,现解答如下: 1.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上升?(图1、图2) 答:如果不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将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①拉动弹簧秤的速度逐渐增大,会使钩码上升的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大,其结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能用滑轮、测力计、钩码等器材做简单的定滑轮、动滑轮观察、比较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获得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所给钩码的重量。2.学生动手实验,用细线吊重锤,先匀速上提,线不断,后加速上提,细线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问题提出1.通过实验直接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掌握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动力学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要运用这些知识,研究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现象。问题一:如何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即重量)?请测量所给钩码的重量。[实验1]学生用弹簧秤测量所给钩码的重量。学生用弹簧秤钩住钩码,钩码静止或将钩码缓慢上提,请学生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并…  相似文献   

11.
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会变化的 例1一同学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时,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接着又用同样规格的滑轮,组装了一个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也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与第一次实验提升的高度相同,弹簧测计的示数比第一次小.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①按照图14-10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②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相似文献   

13.
实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F·n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桥当学校(431911)陈明发实验的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两种绕法不同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1照图甲、乙那样把滑...  相似文献   

14.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学︵︶沈新家学生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有两难:一是既要匀速拉动弹簧秤,又要同时读数难;二是测定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因方法不当,数据测量不准确,造成...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教材物理第一册简单机械一章中,关于定滑轮作用的实验虽然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好。我在教学中采用两个自重、量程尽量相同的弹簧秤,按照图1进行实验,使学生看出挂在左边弹簧秤钩上的钩码,使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而跨过定滑轮,用手拉右边弹簧秤钩,这时弹簧秤示数与左边的正好一样大,从而准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这样做定滑轮不省力实验,两个弹簧秤示数完全相同,减少了不少麻烦,同学们确信无疑,同行们不妨一试。巧做定滑轮不省力实验@皇甫幼志$河南省博爱县张茹集乡中学!454482  相似文献   

16.
《水的浮力》不仅是初中《科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困惑最多的内容.为此,笔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设计了针对性实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典型问题1浸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浸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器材:200 g钩码,弹簧秤,烧杯.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示数为F1)和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2,计算出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F1—F2.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教学“滑轮”一节时,对原有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用幻灯明胶片剪一个与演示滑轮同样大的圆,并用红笔画出圆的直径,在圆心处钻一  相似文献   

18.
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无论用教材上的一套器材还是用J04052力的合成分解演示仪(在引力器挂着下端系着绳子的橡皮筋),都需让一同学先用钩码沿水平或竖直方向拉绳子,将橡皮筋伸长到一定长度,再用钩码以一定角度沿两边拉绳子,将橡皮筋仍伸长到相同的长度.而另一同学帮忙用粉笔打点,做好标记.最后,把两点联成一条线,得到二个分力和合力的方向,根据记录的力的大小和力的图示法画出三个力的图示,再用四边形法则验证二力的合成.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譬如:钩码用起来很不方便,有的老师就改用弹簧秤.但用弹簧秤的时候,用的拉力不能太大,橡皮筋就容易断.可如果用的拉力太小,实验产生的误差就大了.  相似文献   

19.
学生通常遇到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根据“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来判断.去数一数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的股数,就可得出F1一个C&.当遇到如图2、图3那样的滑轮组时便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了.同学们如果能理解下列的基本常识,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一、同一根绳子各处的力是相等的,在图1中的a、b、c、d四处各串装一轻质弹簧秤,示数应是相等的.二、要把动滑轮和动滑轮下的重物看成一个整体,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钩上,或重物的钩上及重物上的人,效果是完全一…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 1册 ,关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一节实验中 ,需测量的数据有 :钩码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和拉力F。在这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知道指弹簧秤的哪一部分移动的距离 ,我就此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要研究这个问题应该从弹簧秤的构造谈起。在弹簧秤的构造中有弹簧、指针、外壳、挂钩等 ,下面就逐一分析一下。  一、弹簧移动的距离1 指弹簧的首端移动的距离。这就要求记录者在弹簧秤刚要做匀速拉动时记下首端的初始位置s0 。匀速拉动后记录下首端的末了位置s1,弹簧秤移动的距离应为s=s1-s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