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登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就很难了,其中难点之一是月球上没有氧气。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最初的设想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月球表土提取氧的方法"的研究。他们利用"阿波罗"  相似文献   

2.
1、"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有冰 1月6日美国发射"月球勘察者"号探测器,开始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探测活动.这是25年前美国航天员最后一次登月以来美国首次探查月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彻底探明月球两极究竟有无堪作可利用资源的冰态水.在随后的探测活动中"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存在总量达60亿吨的冰态水.  相似文献   

3.
我们来到月球,径直朝广寒宫走去。嫦娥姐姐和吴刚哥哥早就在广寒宫门口等我们。吴刚哥哥开着"月亮号"飞船,绕着月球缓缓飞行,带我们看月球上的景色。从窗口上往下望,月球上也有高山峡谷和高原  相似文献   

4.
在1836年,人们相信天文学家们在月球上找到了生命。而且毫不留情,要把月球人都抓来做奴隶!他们相信那是一个这样的世界,史密森尼博物馆的影像收藏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月球上生命的发现":《纽约太阳报》作家Richard E.Locke宣称英国著名天文学家John Herschel爵士已经在月球上发现了生命:有各种动植物群,包括蝙蝠人和月球少女(有蛾子般的翅膀),月球野牛和其他复杂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5.
"咱们中国的登月使者‘嫦娥'发回了很多月球照片呢!真希望中国人能早点登上月球。"小好问关掉网页,满怀憧憬地说。"美国人也要重返月球啦,听说他们还要在月球上建充气基地呢!"小灵通说。"啊?充气房子能到月球上去吗?"小粗心一脸惊讶。  相似文献   

6.
正[整体感知]《月球之谜》一课紧扣"谜"来写,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秘",其实,处处生"谜"。最后用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让读者去遐想。[理清层次]本文先写人类一直在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不断努力;再介绍月球表面的景色;最后写月球上还有许多没有解开的谜。[刨根问底]万事通:月球比地球的年龄  相似文献   

7.
爸爸带着我去参观"广寒城"。我们乘坐"嫦娥五号"飞船,降临在一块空旷的土地上。"这是什么地方?"我通过对讲机问爸爸。"这是在月球上!"爸爸回答。"什么,月球?"  相似文献   

8.
月球探险记     
2033年9月1日,我获得了中国航天大学的博士学位,当上了国际宇宙考察团的会长,负责带领同事们考察月球。一天下午,我正在搜索有关月球的资料,无意中打开了"国际号"人造卫星监视月球的视频。发现一个黄色小点在月球上缓慢地移动,突然月球表面裂开一条大缝,那个黄色的小点随即跳了进去,消失在裂缝中。我马上拉响警报,带上两名高级助手和一名科学家,登上了"外星号"航天飞机去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9.
进入10月,在天上飞着的两个小不点可有些兴奋了。说他们是小不点,不是真的说他们个头小得像尘埃,而是拿他们和月球相比。你可能要纳闷了,干嘛一定要拿他们和月球相比呢?嘿,那是因为他们作为人类派出的使者,已经在月球周围守候了3个月啦!他们就是来自美国的"牧羊航天器"和"半人马座"火箭,是"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的两个组成部分。"半人马座"火箭高12.68米,圆柱形的身子,头顶上戴着一顶特殊的深蓝色的"帽子",这顶"帽子"就是"牧羊航天器"。"牧羊航天器"和"半人马座"火箭现在在我们地球上可是大名鼎鼎,大家都在密切地关注着它俩。谁让它们要去故意找月球的"茬",要去撞月球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0.
杨孝文 《高中生》2010,(25):64-64
如果人类将来遇到灭顶之灾,也许我们会去月球上定居。欧洲航天局计划在月球上打造一座"末日方舟",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险记     
2050年的一天,年逾花甲的我作为月球考察专家,要乘坐"嫦娥三号"飞船到月球上去考察.   飞船在火箭的推举下终于进入太空.太空只是一片苍茫.   一梦醒来,终于到达月球.我打开登月舱的舱门,从梯子上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刚想踏上月球,身子却似乎要飘起来.踩到月球表面一刹那,长舒一口气,我终于踏上了月球!……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出路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及地球的陆地面积,可利用面积小;月球和火星上没有大气;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更不利的是,月球上昼夜14天一更换,人生活在月球上,得连续过两个星期的黑夜,难以适应。按现  相似文献   

13.
1969年7月21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两位美国宇航员在"静海"成功着陆,踏上了月球广袤的玄武岩平原,成为首批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  相似文献   

14.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成功发射2007年9月14日,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在围绕地球两圈后飞向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继美国首次登月之后,人类最大规模和技术量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相似文献   

15.
石岩 《黑河教育》2014,(9):45-45
正教材分析:第一部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利用几组图片反映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第二部分:我的"月球卡"。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制作"月球卡",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也是一个知识不断扩展、形成"头脑风暴"的过程。学情分析: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球的知识,甚至还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我们都会惊叹学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NASA)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十年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标志着其"重返月球"战略计划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两个探测器担负着为几年后宇航员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寻找合适地点的重任.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发出了"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名言.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空间探索新构想>,提出美国将在2020年再次登月.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宣布将在2024年之前建立有人定居的月球基地. 说到移民月球,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其实,这个计划并不是孤立的科研项目,而是有延伸和发展的,这就是"重返月球和载人上火星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世界"探月"热潮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送第一批宇航员到月球,直到1972年结束"阿波罗计划"。这是人类第一轮的"探月"高潮。1998年,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月球探测器,是"阿波罗计划"结束20多年后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开始了新一轮的月球探测。欧洲空间局2003年发射的"SMART-1"月球探测  相似文献   

19.
高峰 《课外生活》2011,(20):36-39
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这项计划是近年来最劲爆的太阳能计划,也是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兴起的新一轮月球探测热中,包括我国在内都提出了在21世纪上半叶载人登月的宏伟计划。这次的计划要比30多年前只是把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大大前进一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