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应用特征的新一代5G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和颠覆传统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形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学科体系的结构性变革,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新文科内涵及要求出发,结合5G新技术的内在特征,在创新认知理念、重塑学科模态、探索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5G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技术意义,为5G时代新文科研究和探索提供全新的数字思维和科技理念,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技术科学与文科教育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持续发展,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5G、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快速融合,智慧水利已成为水利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水利是在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产生的相关先进理念,高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建设阶段及运行、维护、管理等运维阶段的创新应用。然而,国内现有水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仍以服务"工程水利"为主,对智慧水利建设的支撑明显不足。针对智慧水利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有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智慧水利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的可行思路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新产业、新标准、新业态、新工艺、新模式,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新变化,这也成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日趋赋能智慧课堂与智慧校园建设。大楼不是一日能盖成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思政教师既要仰望星空找准方向,又要脚踏实地探索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笔者依托自身实践,借助中华哲学思想梳理二者融合之道。一、器以成事,无器则难器,是物质、工具、设备。社会革命都是从生产工具变化开始的,5G的落地进一步促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之"器"改变着教育。思政教学的信息化之器——移动智慧学习环境正在不断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类社会逐步迈向5G时代,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将不断与教育相互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会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逐渐向"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大数据+教育"等方向发展。5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对象、教育者、网络育人平台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教育环境趋向智能化、教育对象的学习趋向自主化、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趋向信息化和教学方式趋向综合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发展,需推进"新兴科技+教育"工程、丰富实践育人形式、构建新的"隐性和显性"结合的模式、打造网络育人"一体化"大平台等,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之于城市就如同是人体的血管,交通强,则经济振、贸易盛。所以,如何保证交通的良好发展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脚步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积聚力量,将为交通运输发展赋予新动能,传统交通方式将会被多元重塑——智慧交通将在不断成长中引领未来生活。6月14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相似文献   

7.
智慧教育,作为助推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未来教育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和典范。以我校"智慧教室"为例,根据其前期设计、中期构建和后期管理展开实证分析,着重讨论在这其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具体结合和应用,探讨部分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以期为更好地建设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智慧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提出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五大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下,优先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以促进物联网大数据有机融合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重点,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加快物联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应用,打造并优化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新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以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所肩负的时代使命。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开篇就明确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正在大放异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3G通信网络、RFID网络等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物联网网络规模快速扩大。同时,物联网环境愈来愈复杂,物联网通信安全已成为物联网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物联网基本安全要求,介绍物联网系统结构及面向3G接入的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病毒,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来说,不仅是危机,更是一场考验。“停课不停学”,给中国教育留下了新一轮的变革基因。未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国教育将在广度与深度上再次实现新的跨越。如何在信息化飞跃发展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是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为 《教书育人》2023,(30):99-101
5G作为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时、海量物联等特点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5G与高等教育的不断融合,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授课内容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面对5G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课程思政化以及新工科建设的新环境,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在完善新模式、关注新内容、体现新理念、打造新环境上积极探索,重塑教学生态,做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线上课程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5G技术的出现,突破了现有智慧校园建设中诸如带宽不足、速率偏低等瓶颈问题,将全面推进新一代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并将改变智慧校园的碎片化建设现状,整体提升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使用效能。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并剖析了5G技术对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的推动作用;之后,文章构建了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模型,并从教、考、评、防、管五个方面对5G环境下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应用场景进行了探索;最后,文章以浙江大学的5G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为例,从网、教、考、评、防、管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路径。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将整体提升智慧校园的智慧化水平,推动新一代智慧校园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可为后续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MWC上海最受瞩目的展区之一,"GSMA创新城市"因其带给用户的超强沉浸式体验,而成为亮点。此次参展"GSMA创新城市"的知名品牌包括比利时电信BICS、德国大陆汽车(Continental)、华为、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IFAA)、咪咕、普华永道、思特奇信息技术和浙江盘石等企业。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智能连接",参展企业向现场参观者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韩国、中国率先部署5G的商业运营,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实质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尤其是5G主导权之争。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未来2-3年内,人们的工作、学习将受到全面的冲击和全方位的影响。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全方位需求与技术对人们学习支持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也将愈发突出。5G+人工智能技术场景中数据的融合和学习技术的融合,使得基于5G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更加"以人为本"和"立体化",人们的多元教育需求将得到极大的满足。随着用户数据的大量增长和海量级的学习交互需求,大量的深度学习、跨界深度融合、多主体交互与协同以及智能主体的自主操作等智能教育生态需要在新的通讯技术环境中实现,教育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大航海时代",成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1]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2]。而人工智能及其在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作为一种新生产要素,推动智能教育的数字化赋能升级,具有人性化、情境化、集成化和数智驱动等特征.本文通过拓展教育要素的内涵边界,打造"以数据自治演进"的内循环和"以服务主体为中心"的外循环,联合创设了一个集"主体—环境—资源—数据"四位一体的内外双循环系统模型;然后重点围绕健全数据治理和保障数据全周期覆盖、强化数据赋能和优化教学创新、构建教育智能体和服务主体新形态、瞄准人机混合智能和勾画智能教育新图景等,解析"数据+智能教育"发展的多重路径;最后从数据伦理规范、人机互信、多学科交叉和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阐释"数据+智能教育"面临的多重挑战,以期引起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等对于数据要素视域下智能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13-119
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专业亟需解决教育型人才培养的难题。契合新工科内涵,文章提出了新工科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建设,即"基础素养—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针对新工科交叉学科特点,将师范教育专业与人工智能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建立"素养"和"技能"两条建设路径,从培养目标、人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手段、实践平台、保障手段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李树英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智慧教育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其一是技术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是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柱。其二是环境虚拟化。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学环境,不仅比"实体"教室环境更加智慧,而且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和虚拟实验室的建造,让教师实施基于学生沉浸式学习的教学成为可能。其三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