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经过对报纸、电视民生新闻的长期研究,发现当前的农民在民生新闻中是一个"沉默"的阶层.而且,目前有关民生新闻的研究,也很少以农民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濮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04-105
本文针对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进行分析和阐述。什么是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比较贴近民生的一档新闻栏目,因而也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在传统新闻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民生新闻行业去整改自身的整体运营,以谋求长期的稳定发展,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对民生新闻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目前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术界和新闻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多侧重于社会新闻,从两者的题材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目前的新闻界对民生新闻的界定,更多倾向于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及信息上,而这就导致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我国有13亿人口,80%在农村,而我国除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仅县级市就有374个,有成百上千个城市电视台。但是如果我们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民生新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生问题,从而来反映民生的精神文化特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新闻的建设,开拓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发展之路。电视民生新闻体现了大众的生活情况,详细地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发展走向。当然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使得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更加顺利、长久。  相似文献   

7.
鲍丹萍 《新闻传播》2013,(2):111-112
人的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是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精神内涵;民生新闻倡导的公共意见以及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相比传统的社会新闻,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主要用平民的视角报道,以人民具体生活内容为题材;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百姓视角、民生角度出发。因此,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结合我国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对民生新闻节目把握和创新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姚娟 《新闻界》2013,(13):31-34
电视民生新闻由辉煌走入困境,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转型是学界认可的两个发展方向,然而,二者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电视民生新闻应适应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做到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民生内容转向民本精神、突出社会大众的教化涵养作用、深入开掘民生新闻内涵四点,在文化视域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冶 《中国广播》2007,(12):82-83
目前,各媒体的民生新闻声誉鹊起,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而作为县级电台,由于离农民最近,其民生新闻自然不能缺失农民。县级广播电台倾全力关注与服务好农民,这既是其自身肩负的责任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在。然而现实却是,县级电台以农民为主角、为农民所关注的民生新闻并不多,究其原因,既有媒体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  相似文献   

10.
呼瑶 《报刊之友》2013,(8):45-46
2002年底,《南京零距离》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播报方式,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也引来全国其他电视节目的竞相模仿。民生新闻由此发展并日渐成熟,成为媒体报道内容和方式的一种重要体裁。本文以2012年民生新闻的研究成果为主,集中分析了民生新闻,并以"十八大"精神为主要指导思想,为民生新闻在瓶颈期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底,《南京零距离》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播报方式,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也引来全国其他电视节目的竞相模仿。民生新闻由此发展并日渐成熟,成为媒体报道内容和方式的一种重要体裁。本文以2012年民生新闻的研究成果为主,集中分析了民生新闻,并以“十八大”精神为主要指导思想,为民生新闻在瓶颈期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斌 《新闻传播》2009,(9):76-76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公共新闻理念.期待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本文探讨了“公共新闻”的内涵.和公共新闻对于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可以理解为“反映民众生计的新闻”。而从广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民生新闻它涵盖了被赋予民生精神与民生情怀的所有新闻。民生理应成为新闻媒体所恪守的社会责任、坚持的目标模式、追求的理想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卞玺 《新闻窗》2013,(3):62-62
新闻传媒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而社会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就是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与民生其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也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社会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理念,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识和践行,媒体正以越来越浓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展现在广大新闻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16.
齐格辉 《新闻前哨》2009,(12):63-65
民生新闻在我国各类新闻媒体中的地位日趋显著,如何进一步深化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避免平庸化、琐碎化、市井化、娱乐化、同质化倾向,是当前提高民生新闻质量的关键。本文从把握好小民生和大民生的关系、多在大民生上下功夫,处理好市民和农民的关系、多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处理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加强人民精神生活的报道,处理好专家视角和平民视角之间的关系、力求让平民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方面,论述了深化民生新闻报道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苻把“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列入工作要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也成了各新闻媒体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了各家媒体争夺市场份额、提高受众关注度的法宝。从深层意义上讲,推进民生新闻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媒体实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需要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增加其厚重感。  相似文献   

18.
地方民生新闻主要以报道发生在地方的各种新闻素材为主的新闻,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新闻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年提升,各类地方新闻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与此同时,也突出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本文对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志刚 《新闻传播》2010,(5):132-132
近年来,各地报纸倡导民生新闻蔚然成风,开办的民生版面也遍地开花。说到民生版面,就不能不先说说民生新闻。简单的说,民生新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实用、贴近、服务,同时起到拉近本报与读者距离的重要作用。而民生版面无疑也就是对这些民生新闻的强势推出和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20.
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做什么新闻和如何做新闻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观呢?这要从三个方面说开去,也就是我们要关注什么人,关注什么事,同时这些人和事应该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去关注。只有把握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民生新闻的精神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