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品信息     
正张抗抗推出散文集《回忆找到我》日前,张抗抗推出的散文精选集《回忆找到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她用优美生动的文笔写尽人间真情,回忆中的那些美好与温馨、美丽与哀愁、感动与欣慰纷至沓来。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亲人、爱人和友人之间的往事和情谊,同时不止一次地回顾了自己漂泊的青春岁月和在北大荒的经历。这段经历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富矿,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底色。张抗抗坦言: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重新审视张抗抗的文学创作,发现张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言的使用、南北对比的叙述方式、追求自由的文学主题都与张抗抗丰富的地理经验密不可分。故乡经验作为地理经验的一部分更是张抗抗文学创作的原点,为张抗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相似文献   

3.
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读到这句话,我是哑然的,但我竟是可以理解的。饮着故乡这方水,浇灌的却只有稀零的、陌生的记忆。比之于张抗抗,我是如此幸运,因为我尚且不必靠茫然去寻找故乡所授予我的根性。故乡,如何不重要?而张抗抗却只是故乡的过客。读到文章中那鸟声盈盈的回忆,那  相似文献   

4.
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文艺界部分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了自己的提案,建议政府对实体书店加大政策性支持。自2010年开始,北京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上海季风书园的四家分店、大夏书店、广州三联书店天河店等颇受读者欢迎的著名书店相继停业。2011年年底,光合作用全国连锁书店关门;2012年春节前夕,成都时间简史书  相似文献   

5.
故多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6.
采访上帝     
李剑红 《师道》2010,(10):1-1
我梦见自己采访了上帝。我敲开了上帝的门,上帝对我说:"进来,你是想采访我吗?""是的,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说。  相似文献   

7.
上帝的解释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梦中我看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你想采访我么?”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时间?”  相似文献   

8.
上帝的解释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看到了上帝。上帝问我:你想采访我么?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我说: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  相似文献   

9.
侯艺兵 《留学生》2010,(6):38-39
屠海令院士是个大忙人.联系采访他的时间不得不一推再推.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屠院士才挤出了一上午时间,接受了我的拍摄采访。  相似文献   

10.
采访上帝     
我梦见我采访了上帝。“这么说你要采访我?”“不知您有没有时间?”上帝笑了。“我的时间是永恒。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呢?”“人类最令您惊讶的行为是什么?”上帝回答道: “他们对自己的童年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说女人的友谊像眼影的颜色一样不可捉摸,我和刘小灿,两个小女人的友谊,就像西瓜,一刀切开,黑籽红瓤,清清透透。  相似文献   

12.
张抗抗是和新中国同龄的作家.张抗抗的散文是情与理有机统一下对人生的智性思考,是在自然山水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社会的文明批判。张抗抗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开拓者,而且是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本文力图通过她三十年来的散文创作分析来论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文教资料》2008,(22):16-18
作为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张抗抗至今活跃在文坛上,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新的作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作为不可多得的具有强烈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女作家,她坚守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立足现实,反思历史,憧憬未来.本文结合张抗抗的具体文本,从"人"的叙述方法的转变、价值立场的转变、人物关系的设置、"气氛即人物"的意境的营造等方面,探讨张抗抗的审美特征,并分析张抗抗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14.
邢刚,五常市教委成职股股长,今年48岁,个子不高,朴朴实实的一个汉子,干农村成教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听说他1996年荣获了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华扫盲奖”,于是我决定采访他。老邢得知我要采访他,依旧是3年前获奖后拒绝我刊记者采访时说的那句话:“没啥说的。”我明白老邢是那种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的人,不喜欢宣扬自己。但为了使老邢能接受我的采访,我几次做他的工作,说清采访他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农村农教这摊事业。老邢好歹答应下来了,但时间定不下来。我几次电话约他,他总是说没有时间,总是不断往后推。一、新年一…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正规和非正规的场合,无论是面对大学的学生,还是新闻记者。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便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我回答:“《分界线》。”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17.
走近校长     
前几天,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自己最想了解的人。采访时间是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为了让自己的采访与众不同,我决定去采访邹校长。采访的时间终于到了,我拿着纸和笔,像一匹欢快的骏马奔向校长办公室。可是一到那里我傻了眼——很多同学已经“捷足先登”了。“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我急忙高高举起手臂,生怕校长看不见。虽然我很“卖力”,但还是被其他“记者”抢了先。祝凯丽同学迅速站起来,说:“请问校长,你任职期间,办了哪些大事?”校长莞尔一笑说:“大事谈不上,不过有几件是你们亲眼目睹的。原本坑坑洼洼的操场…  相似文献   

18.
张抗抗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对于女性自由和尊严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过。《作女》更是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位特立独行,追求独立与自我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获得物质和性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表现了张抗抗对女性理想生存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牡丹的拒绝》不仅是牡丹的拒绝,更是张抗抗的拒绝。本文透过牡丹不苟且、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质、独特个性,去探索张抗抗的内在精神。同时从张抗抗的成长经历、对生命的感悟、女性意识的呼吁以及对文学的热爱,结合《牡丹的拒绝》,来看她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关怀与思考,以及她作为新时期女性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0.
张抗抗是一位成熟睿智的女性作家,其女性话题散文集<柔弱与柔韧>既有张抗抗散文所惯有的理性思辩色彩,又体现出了鲜明突出的女性意识,从反思女性命运、记述女性人物、体验女性生活三个方面入手,评析了女性意识在其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