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3月18日,上影集团与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筹拍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和共同筹建“海上动漫艺术展示馆”。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将作为上影集团向国庆60周年的献礼剧目。《苏州河》以苏州河的沧桑巨变为背景,时空跨越近百年,塑造民族工商业者艰苦创业、发愤图强的荧屏形象。《苏州河的传说》则把苏州河所代表和象征的上海,放在世界工业文明进程中进行探视和考量。  相似文献   

2.
李见心的诗     
李见心 《大理文化》2012,(10):53-55
李见心,1968年11月生于抚顺,现居锦州。中国作协会员。1987年起先后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作。作品曾被收入2003——2011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诗作曾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赛大奖及全国十佳诗人奖等。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重新羞涩》《五瓣丁香》,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现供职于锦州市文联。  相似文献   

3.
<正> 《关雎》为《诗经》305篇之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又为《关雎》首章之始,其中的"河"如何解释,《毛传》以后各种《诗经》注本、当今诸家通俗读物及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要么解释为"黄河",要么不出注。不出注者,实际也默许为黄河。实际上,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解释为黄河,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并非所有《诗经》中的"河"都专指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文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2008“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暨“第13届上海十月歌会”评选活动,于5月10~13日在艺海剧院举行。全市有近120个新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区县和系统复赛的基础上,参加了市级评选,市共组织了7场比赛。经专家评选,共有81个作品获奖。其中,男女声二重唱《梦之旅》等17个音乐类作品、《编》等9个舞蹈类作品、男声表演唱《梅花章》等5个曲艺类作品、小品《实话实说》8个戏剧类作品获得优秀新人新作奖,还有42个作品获得新人新作奖。2008年全市群文创作与以往相比,原创作品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题材更具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陈衍强的诗     
陈衍强 《大理文化》2012,(10):59-60
陈衍强,上世纪60年代生,云南彝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昭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昭通市作协副主席、彝良县文联主席。在《人民文学》《诗刊》《大家》《中国作家》《诗选刊》《人民日报》《青年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有诗被译成英、日等文字在《世界诗人》等杂志发表,有作品收入多种权威选本,已出版诗集《英雄美人》、《我的乡村》,其中《英雄美人》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松陵集》是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成通年间在苏州诗歌唱和的结集,以反映二人日常生活情趣为主。本文从唱和诗歌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松陵集》的种种创作特征,认为在诗歌体裁、句式、用韵等方面,它都具有创新之处,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一种风貌。这种诗歌创新正是皮日休、陆龟蒙诗学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对唐宋诗的转型具有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是“中国文化年”重点项目之一。该展汇集全国16个博物馆和32位个人收藏的作品,入选画家91人,106件作品,均为百年以来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原创精品,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等作品,系首次出国展览。这个中国20世纪绘画成就在欧洲大陆首次全面亮相的大型艺术展,作为“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系列活动之一,于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金门宫开幕,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法国文化和通讯部长阿亚贡为该展的开幕剪彩,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场次292场,其中歌剧演出78场(其中本地剧场15场、沙龙23场、外地25场、境外15场),下乡演出13场,学生场24场,公益性演出29场,指令性演出2场。2008年,歌剧院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原创歌剧《雷雨》、经典歌剧《奥赛罗》、《图兰朵》、中国歌剧《诗人李白》等轮番上演,并创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交响合唱《太阳、大地、人》、舞蹈《城舞今典》汇集新创作的《夜舞精灵》、《剑吟》、《绽放》、《穿越》、《蝶恋》、《情人码头》等原创小节目。剧院积极策划历史题材歌剧《楚霸王》、现实题材歌剧《那时花开》、舞剧《嫦娥奔月》、《上海&#183;上海》。  相似文献   

9.
《神曲》(Divine Comedy)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格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创作的一部长诗,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部分,计100首歌14000余行。但丁用梦幻故事的形式、隐喻象征的手法,描述自己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情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文章是鲁迅1907年所作,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当时鲁迅以平和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考察。针对要打破人类诞生的各种神话,还人以自然面目,为人类平等做理论上的铺垫,鲁迅撰写了《人之历史》,叙述了西方关于人类进化的科学发现。为了打开国人在科学领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知北游》属于《庄子》外篇,共十二章,为庄子后学所作。它主要发挥了属于《庄子》内篇的《大宗师》思想,重在论“道”。这篇对于研究《庄子》“道”的思想、内外篇的关系以及《庄子》思想的发展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余冰 《寻根》2013,(2):101-104
1931年之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支部的留日学生相当活跃,先后出版的文学刊物有《杂文》《东流》《诗歌》(后改名《诗歌生活》)等。  相似文献   

13.
罗伟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清溪河沿岸小镇,与他的故乡川东北三河流域有关,或可称为三河流域小说.这类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或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不过,只有在《大河之舞》中,作者把清溪河本身当作写作对象.因此,较之罗伟章先前的多数作品,《大河之舞》是比较复杂也比较独特的.《大河之舞》的复杂性不在于情节或语言,尽管其情节和语言都可圈可点,而在于内涵,或者说,在于这部作品所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贾庆军 《世界文化》2008,(10):20-22
种族歧视是关国影视界历久弥新的话题.不断有作品来诠释演绎它。最近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撞车》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更深处。它的探讨似乎已经超越了种族问题,指向了更普遍的世界。导演保罗·哈吉斯凭剧本《神秘河》闻名全球。他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再次显现了他的天才。同《神秘河》一样,哈吉斯再次为我们展示了深藏于人们内心的深不可测的撒旦面孔。  相似文献   

15.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16.
二级导演。1960年7月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历任配音演员、译制导演。主要配音作品:《带翼的人》、《阿苏卡》、《山鹰之歌》、《不屈服的人》、《鬼魂西行》、《妈妈,你不要哭》、《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黑帆》、《红与黑》、《冷酷的心》、《小象》(木偶片)、《螺丝钉和连锁板》(动画片)等。主要译制导演作品:《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沉默的朋友》、《家乡》、《魂断蓝桥》、《简&#183;爱》、《谍海群英会》、《叶塞尼亚》、《尼罗河上的惨案》等。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03,(3):38-39
泷本弘之先生194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长期从事中国版画史的研究,现为《中国版画研究》杂志主编、评论家。其编著、翻译有《中国古代版画展》、《苏州版画》、《清朝北京都市大图典》、《中国历史名胜大图典》、《中国绘画的历史》等。2002年11月,中国文化部和日中会馆在日本共同举办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百年版画展”。该展在日本获得广泛好评,很多参观者写下许多感人留言,泷本弘之先生数次参观该展并写下这篇观后感。」  相似文献   

18.
卫绍生 《寻根》2007,(3):108-111
“七”是除诗歌之外唯一一种以数字命名的文体。它发轫于西汉,成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七体虽风光不再,但亦是代有作者,且偶见名篇。《文选》、《文苑英华》等大型文学总集,《艺文类聚》、《渊鉴类函》等大型类书,《文心雕龙》、《文章辨体》等涉及文体论的著作,都把“七”单独列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关雎》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歌。它站在我国诗坛的突出地位上,为我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只是挑其主要贡献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1,(9):55-55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