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中专数学基础模块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不等式的基础,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性质又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的意义和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通讯》2010,(7):54-62
初中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重点考查用不等式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涉及已知不等式的解,确定不等式(组)中的字母取值(范围),同时探求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前提.  相似文献   

3.
【本章概述】本章是在研究了等式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通过学习要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关系,并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会利用不等符号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进入初中已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基本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是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对不等式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它为后面继续学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又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不等式选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它不管是在本册教材还是在整个学段中都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章概述】 本章是在研究了等式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通过学习要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相似文献   

6.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了代数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同学们初中阶段初步认识的不等关系.有些学生由于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下面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8.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9.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各类不等式的基础,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联系、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其中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复习要求] 1.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基本类似,但  相似文献   

11.
翟海燕  李健  云鹏 《山东教育》2012,(Z5):75-76
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相等"与"不等"是现实世界数量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就像等式表达的是相等关系一样,不等式是表达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不等式作为本章的第一单元,是在学习了等式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学生已初步建立用等式和方程刻画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处处存在,掌握好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略,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目标篇 1.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掌握其他的一些简单不等武的解法.通过不等式解法的复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要点1.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等式解集的几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法:要求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求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会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4.不等式与方程相类比,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二、解题指导_.,‘、____2+X_以一1___例1(1)解不等式十多>===、并把它””—”一‘’””“—”…  相似文献   

15.
大纲分析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不等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及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不等式性质3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解含参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分类讨论,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材分析基本不等式是从现实问题中抽象、概括并证明得到的一个数学公式模型,其本质是揭示两个非负实数的积与和之间的一种不等关系,它涵盖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两部分.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第4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不等式基本性质以及上一阶段系统学习完不等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等知识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进一步熟悉集合知识的应用及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材的设计是“化陌生为熟悉”的思想,通过对“三个一次”的研究,即对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和根的探究,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得出有别于用代数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而对“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研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相应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从图象上观察读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再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可以简称为图象法.应该说“三个一次”是引子是预备知识,“三个二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才是关键,是研究的核心.(3)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解集的确定.(4)教参书安排了一个课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通常要三个课时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2考情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是以集合为背景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是对所含参数的讨论一并考查“三个二次”的知识;三是与其他知识综合交汇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3学情分析这...  相似文献   

20.
齐树平 《初中生》2008,(7):38-40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各种考试的常见题.这类题常以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解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题的难点是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