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Fan 《图书馆》1997,(2):19-23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90年代目录学研究的成就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从基础理论、分支学科、书目情报工作、目录学史以及国外目录学研究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目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集中反映了柯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录学源远流长,自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开创目录编制先河之后,从官家到私撰,从正史艺文经籍志到方志文翰志,大至一国,小至一郡一家,历代相从,经久不衰,尉为大观。有目录编制工作就必然有对此工作的总结和方法的研究,由一般技术上升到理论高度,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宋郑樵《通志·校仇略》、明焦竑《国史经籍志纠缪》、清章学诚《校仇通义》都不断加以总结和概括,发展目录学理论,并达到了古典目录学理论的高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目录学研究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出版有姚名达《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目录学年表》、汪辟疆《目录学研究》、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刘咸  相似文献   

4.
李国新 《图书馆》1992,(1):9-10
十年前出版的《目录学概论》是当代目录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该书比较广泛地吸收了中外目录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目录学的理论、历史、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目录学的教学、研究和目录学知识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目录学概  相似文献   

5.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录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柯平 《图书馆杂志》2005,24(3):5-11,4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相似文献   

7.
试论乔好勤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田 《图书馆论坛》2008,28(2):97-100
从目录学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专科目录学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家乔好勤的目录学思想和目录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注重目录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目录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注重目录学致用性的实践,为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体系与实践价值两方面对当代目录学新著《书目情报系统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章学诚是我国清代的目录学家。在当代的一些目录学著作和讲义里,都要阐述他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其中都要着重提到他的“六经皆史”的观点。如北大、武大《目录学概论》编写组的《目录学概论》第二章里说:“‘六经皆史’是章学诚总的学术观点”。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浅说》里  相似文献   

10.
目录学,亦称版本目录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两汉刘向、刘歆父子首创《别录》《七略》以来,作为一个学科,虽然久行不衰,但直至清人章学诚的《校雠通义》问世,始奠定了我国传统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及至现代的更科学的图书目录学创立以来,传统目录学在研究浩若烟海的古籍中,仍不失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儒家的重经史诗文独轻小说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目录学存在着一个  相似文献   

11.
彭斐章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界,目录学家。为庆祝先生七秩华诞,并为推动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彭门弟子编辑了《当代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集》一书。文章对该书作了推介。  相似文献   

12.
彭斐章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为庆祝先生七秩华诞,并为推动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彭门弟子编辑了《当代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集》一书。文章对该书作了推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著述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目录学应用分支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国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千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现状.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网络目录学和数字目录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我国目录学科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ҹ�����Ŀ¼ѧ�о���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目录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文化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对古典目录学的批判和继承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提出了一些仍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学书目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由古典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过渡中一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资产阶级用新的知识体系类分图书的最早著作。它一扫“旧学”专治制艺帖括之积弊,从而畅开了新目录学产生、发展的机运,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我国目录学界对《西学书目表》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和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后期国外目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目录学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外目录学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小高潮期、70年代未-80年代中的过渡期和8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稳定发展期。研究主题包括国外书目和书目工作、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史、中西目录学比较、西方目录学分支理论和研究综述6个方面。研究中出现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内容从单一肤浅走向广泛深入、研究队伍相对集中与总体分散”等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传统目录学的最高成就。对《总目》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出,民国的目录学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汲取西方目录学思想的养分,从而使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目录学的失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古典目录学和当代目录学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当代目录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当代目录学研究应沿着学科自身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战中殉国的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的研究,著述颇丰,计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姚名达的上述著作,对当时与后世的目录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这一点,乔好勤同志曾指出,在同时代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成就卓著者当推姚名达《目录学》(1933)和《中国目录学史》(1936)等”姚名达于1928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研究目录学。他不但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目录学理论、中国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及重要书目著作,而且十分注重现代目录学的研究。“他研究了分类法、编目法、标题法、检字法,倡导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标题目录的试验等等。对于西方目录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