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对立统一规律研究胡明,邓德生分类法与主题法是两大类型检索语言,长期以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兼容、互相结合,以致实现了分类主题一体化,这是检索语言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对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研究,不仅作了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档案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问题的调查研究朱秋花荷文来长治王景高1985年国家档案局颁发了《档案著录规则》(国家标准),1987年、1988年又相继公布了与之配套的《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以下简称《主题词表》)...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4.
关于冶金地质档案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的初步探索所谓档案分类法和主题法一体化,是指分类体系和主题词体系一体化。也就是把分类法和主题法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新型的检索语言体系。《中国档案分类法》是全国通用的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是一部综合性叙词表。这一...  相似文献   

5.
李小岗 《云南档案》2008,(12):27-28
本文从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与《汉语主题词表》的同异,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未能广泛推广使用的客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试行本)出版发行到1995年第二版修订完成,已历经两代,但《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推广使用和图情界比较起来,虽发展较早,但用户基础不广泛。本文试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未能广泛推广使用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的特点朱伍华,白国应,胡国基,滕秀文,李衡根据国家档案局的部署和委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组织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科研档案表》已于199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特点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词族索引的编制与使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编辑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试行本)未编制词族索引,在这次修订中进行了补编。这是一项新的工作。现就编制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谈一些认识和做法,以求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编制词族索引的意义。词族索...  相似文献   

9.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平 《图书馆论坛》1996,(5):47-48,17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黄建平(上海申联文献信息公司)《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是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含《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基础上编制的成为两者兼容的一体化词表。这种词表是两种检索语言(先组式...  相似文献   

10.
该对《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了比勘研究,认为同源异流是这两种分类法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档案界和图书情报界广为使用的两部文献分类法,目前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献信息管理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同异,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享,而且对推动分类检索语言在档案工作中的进一步普及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一部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分类法邓绍兴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是我国档案工作业务建设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的基础工作,也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中档法》的编制在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下,始于1983年,1987...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分类法》以及《民国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已经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这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新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编制一部全国统一的档案分类法,在我国档案工作发展上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其科学性很强,难度甚大。在整个编制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包括理论原则问题,体系结构问题以及方法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分类法的编制原则问题,而编制原则的核心,又是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现就个人参加编制分类法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国家档案局主持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笔者仅就参加编制《中档法》的体会,谈谈对该分类法编制原则的认识,抛砖引玉,就教于档案界同行.  相似文献   

15.
议档案著录标准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档案献工作的标准化已经成为当今档案献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促进档案献工作的管理现代化和网络化,我国最早制定了《献录总则》(GB3792.1),于1985年5月又颁布了《档案录规则》(GB3792.4),随后又制定了《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中国档案分类法》等。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馆依据第二版《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以下简称《分类法》)对建国后档案进行了分类标引。从实践来看,《分类法》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较之第1版,大大增强。然而在标引中,我们也发现《分类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类目交叉、重复问题。本文就此作一分析。一、类目交叉、重复情况举要。同位类目外延相交,在《分类法》中表现如下:1档案内容类目与档案文种类目交叉。《分类法》在“国际科学合作交流管理(HA8)”类下设有“计划、协议和总结(HA81)”,“互派留学人员(HA87)…  相似文献   

17.
《中国档案分类法》修订工作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文 《档案学研究》1993,7(3):65-67
《中国档案分类法》自从1987年出版试行本以来,已经过去6年了。在这期间档案出版社根据读者的要求,连续重印了3次,至今已发行10万多册,仍不敷需求。试行本受到了各地档案部门的赞许,认为这是档案界开展标准化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新的形势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扩大档案信息交流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档案分类法》一方面解决了我国档案分类检索各自为政的局面。对于统一全国档案分类检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列类方法是在《中国档案分类法》编制中所涉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采用不同的列类方法会对档案分类法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档案分类法的检索效率。所谓列类方法,就是在分类法的编制过程中将各种类目(概念)组织、安排的方法。那么类目如何组织?如何安排?大多认为概念逻辑是档案分类法的编制基础,所以往往简单地把概念逻辑中概念的划分规则规定为档案分类法的列类方法,即规定在类目的组织时必须遵循:1.类目的划分每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划分标准;2.划分的结果所得到的小类不能互相交叉重迭;3.划分后的下位类目的外延之和应等于被划分的上位类目的外延;4.小类的划分应当是连续的,非跳类的。象这样的认识在《档案分类文集》与《档案检索原理与方法》等文献中都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但这种把概念逻辑上的划分规则简单地移用作档案分类法的列类方法的作法,不仅把列类方法片面化、狭隘化,而且也不符合档案分类法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的实际列类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在国家档案局主持下,由中国档案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写的.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总结,这一重大的科研项目基本完成,最近确定了试用稿,送交档案出版社出版试行.《中国档案分类法》的编制工作是从1983年12月开始的,开了十几次的研讨会,进行过反复的修改,形成了送审稿.1985年11月经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会讨论审议之后,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了意见,并在辽宁、浙江、广东等省选点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在此基础上于1986年12月在杭州召开了编委扩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参加,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这部送审稿经国家档案局同意,也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以下简称《分类法》)在其编制说明中写到:"分类法的体系,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就所引文字本身来讲,它没有什么不妥,然而在阅读《分类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法》之后,不禁对"职能"二字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