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4,(10):34-34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地球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了有机的地球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地球系统产生影响;反之整个地球系统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生物圈的统治地位,那么人类活动究竟会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不仅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大前沿问  相似文献   

2.
毕东海 《百科知识》2007,(9X):24-24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包围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至今没有海洋,上面也没有水。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科学家有多种假说,其中一种是“太空胚种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它们跟随着陨石来到地球,并在地球上开始了演化之路,从细菌一直进化到人类。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太空胚种说,他们觉得,如果在史前时代,其他星球的生命能够到达地球,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不能到达其他星球呢?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尤其是拥有现代明的人类,更是以其尖端的技术、智慧的头脑掌控了地球上的一切。就连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也无法逃出人类的掌心,老虎、狮子、豹子、鲨鱼、鳄鱼等等越来越少。可以说,进入现代明的人类,真正成了万物之灵,主宰了地球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彭文 《百科知识》2005,(6X):40-40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氢含量很高,而其流失速度却远低于现在。这一成果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大气演化的传统观点,也可能修改地球生命诞生的学说。多年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地球诞生之初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而氢的含量很少,就如同火星或金星的大气。而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早期地球大气中氢的浓度可能高达40%,  相似文献   

6.
地球比它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要轻3万亿吨。但是别怕,你脚下的地面并没有一点一点地从一个宇宙下水洞中流失。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乍听起来上面这个说法似乎是在核算地球质量时出了大错,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了地球的引力结合能,即作用于地球的60万亿亿吨质量的地球引力的一种效应。  相似文献   

7.
渐冻人     
《科技新时代》2005,(8):107-107
近日科学家在对地球南北极进行考察后表示,地球正在面临“缩水”问题——地球的南极出现了大面积冰川萎缩,北极则有128个湖泊消失。  相似文献   

8.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区普降暴雨,洪水肆虐。在这个时候,我们来谈论地球淡水面临枯竭这个问题似乎很荒唐和滑稽,但事实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现在的洪水泛滥实际预示了今后更多地区更为严重的旱灾即将来临。水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水被人们誉为地球生命体内流动的血液。可是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越来越严重的水质污染,地球淡水资源必将面临严重稀缺的危险。地球血液先天不足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原本稀缺。地球上各类水体的总水量约为139亿亿立方米,若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地表平均水…  相似文献   

9.
卫星大地测量,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一点的位置,建立大地测量控制,以及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科学。上世纪50年代卫星大地测量的兴起,揭开了大地测量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11.
皓月 《百科知识》2007,(1X):47-48
2亿多年前,在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二叠纪,地球生物圈发生了重大变革和更替;高大的蕨类植物因为无法适应地球气候的变化已趋衰退,古生代植物开始了向中生代植物的过渡。到了中生代,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新一代的统治者,苏铁应势而出,开始在地球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宇宙畅想曲     
《百科知识》2005,(5X):F002-F003
月球是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的产物。这颗行星以极大的力量撞上地球后分崩瓦解,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条碎石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碎片就慢慢结合形成了月球。此图展示了月球形成后不久沿轨道绕地球旋转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对于地球来说,这些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非常弱小的。但是,假如持之以恒,再弱小的人物也会改变地球的面貌。我们这里要讲的故事,虽然也类似于愚公移山,但是故事的最终结果,不是地球上的巍峨高山被削平了,或茫茫深海被泥土填满了,而是地球被活生生地从太阳系中挖没了。这个结局不再是一种神话,而是人类科学技术可以达到的真实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批美国科学家在苏格兰爱丁堡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6500万年前的一种神秘力量可能导致了恐龙灭绝。神秘力量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干扰,结果使地球偏离了火星和水星的方向。这一巨大变化可能导致一个或更多个较大的行星进入了地球轨道,很可能一颗小行星撞入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周围的海域。目前解释恐龙突然灭绝的理论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火山爆发,灰尘完全遮住了太阳,地球陷入严冬,危及生命。唯一有定论的就是所谓的“k—t分界线”:6500万年前的化石记录,当时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物种都遭到了灭顶之灾,有证据表明当时有…  相似文献   

15.
陆龙骅 《百科知识》2007,(4S):10-12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行星虽小,但是直径100米的小行星若撞到地球,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的原子弹,真令人不可小觑!有人推测,6500万年前地球上恐龙及许多生物的绝种就是有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所造成的。而未来若有行星袭击地球,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被瓦解,使我们进入黑暗时代。  相似文献   

17.
位梦华 《百科知识》2007,(10S):23-24
地球为什么会有两极呢?这首先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自转着的地球,就像是一个陀螺。陀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就是一旦旋转起来,其转动轴的方向将永远保持不变。正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永远保持不变,所以地球在公转时,  相似文献   

18.
金飞波 《百科知识》2004,(11):20-22
5.7亿年前,地球已经运转了40亿年,简单的细胞生命也已经历了约30亿年的繁衍生息,一切准备就绪:地质成熟了,大气成熟了,生物条件也成熟了……一场生命进化史上的盛大戏剧开始上演。在一个极其短暂的时期里,众多的生命角色蜂拥登台,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地底爬的,仅仅在几百万年时间里(对于漫长的地球演化史而言这是极短暂的一瞬)就挤满了地球的角角落落,生命记录原本苍白的地球一下子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地球曾经是个“大雪球”!这是科学家最近对6-8亿年前的地球提出的一种新假说。6亿年前的“大雪球”美国科学家在计算了太阳带给地球的热量以及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后发现,在远古的某个时期,整个地球可能是一个曾被冻结的大雪球。事实上,地质学家在赤道附近就曾发现过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应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坐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即“数字地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和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