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童龄 《科协论坛》2007,(9):215-216
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手段-异化和归化。本文就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进行了剖析,提出在当今的跨文化翻译中应以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3.
康顺理 《科教文汇》2012,(7):126-127
近年来,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很多。异化归化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分析常见翻译实例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归化异化两种策略的亮点和不足,旨在探讨两种翻译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4.
林国艳 《内江科技》2008,29(6):39-40
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翻译,主要是就译者的倾向而言,即或异化为主或归化为主。本文分析了两者是依社会历史、译者状况、翻译的目的以及文本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而显示为现实的、具体的和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余欢 《科教文汇》2010,(20):131-132
近年来文化翻译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在以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时代,翻译界出现了"异化"与"归化"两大翻译策略,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这篇文章试图立足于"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以蕴涵丰富多彩文化因素且具有"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及其两部最具影响力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实体,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做对比研究,对这一课题所进行的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云廷 《内江科技》2010,31(5):52-53
归化和异化是中外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翻译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名词。努韦蒂在对传统的规划翻译的批判基础之上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现,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翻译观。归化和异化都是一种翻译时译者的道德态度。译者尊重译入语文化就可能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反之,则可能以归化的翻译策略占主导地住。在翻译过程中,异化的效果可以通过文本的选择和词语策略等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论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客观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归化和异化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张异化是翻译的趋势,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主张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本时译者应采用的辩证统一的两种方法;主张翻译应从规范走向描写.从客观方面,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规范相异性、不同语言规范的认同度和不同类型文体的表述方式和精确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梅  董梅 《科教文汇》2007,(5X):170-170
归化与异化是一组相对的翻译策略,不仅涉及语言层面,更深入于文化层面。翻译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时,应当合理应用这两种策略,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彭晓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4-244,246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是用偏向归化的译法还是异化的译法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翻译目的、翻译文本和双语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秋芬 《科教文汇》2009,(11):246-24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本文介绍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内涵,并对这两大策略在习语翻译上的体现进行了阐述与例证。在习语翻译上要考虑其文化特质,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归化与异化相互融合促进翻译中的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存在的两种方法和策略本文针对归化与异化的起源和对应之争,从而提出了应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在翻译中各取所长,以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袁维春 《科教文汇》2009,(36):238-238
本文从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两种方式着手,对大量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片名译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电影片名过程中异化与归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莉群  李骥云 《今日科苑》2009,(14):264-264
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互相补充的翻译方法。归化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异化则有助于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手段,本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例证,引用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理论,对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赖晓鹏 《科教文汇》2008,(4):165-165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批评家们对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文章认为,两个译本在言语信息的传达上都可谓经典之作,但是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则有很大区别: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异化原则,而Hawkes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阎琦  宋倩 《科教文汇》2007,(3X):195-195,197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炽 《科教文汇》2009,(12):221-221,234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比较《老人与海》的三个中译本,即海观译本、吴劳译本和赵少伟译本,以探讨在文学翻译中,应如何把握归化和异化的尺度。两个中译本的比较与分析主要围绕字词层面、句法层面及原文风格再现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比较《老人与海》的三个中译本,即海观译本、吴劳译本和赵少伟译本,以探讨在文学翻译中,应如何把握归化和异化的尺度。两个中译本的比较与分析主要围绕字词层面、句法层面及原文风格再现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文学翻译,影视字幕的语言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评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阿甘正传》汉译字幕中的运用,指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不同文化因素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内江科技》2009,30(6):26-26
翻译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归化和异化是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两种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原语文本,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