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英广告语言对共有和各自价值观的顺应,这也是广告人所用的一个重要语用策略.可以看出,只有广告语言很好地顺应了文化价值观后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继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2.
王坤 《华章》2011,(36)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为依据来研究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即对权力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根据顺应理论的观点,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交际中,委婉语使用的语境关系顺应也就是委婉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顺应理论对典籍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顺应理论视角下,典籍翻译是一个关于语言与文化选择与顺应的动态交际过程。译者在典籍翻译活动中要结合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动态变通地选择语言,并积极顺应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的结构客体,采用得体的语用策略,使译文准确自然传达原文文化内涵,体现原文风格的同时顺应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意识,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除诙谐幽默外,其流行还有深层次的原因。Verschueren提出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就要不断地根据语言的三种特性,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对语言做出选择,其中顺应性为核心。顺应包括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交际语境涉及三个层面:物质世界、交际世界和心理世界。本文主要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流行语对社交世界和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耶夫?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心里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来研究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对话者怎样顺应这三个世界,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旨在证明顺应论对于分析小说对话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7.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称赞答语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其中大多数是基于英语文化的研究,对汉语文化语境下的研究则不够充分,而且其结果大相径庭。本项研究使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把称赞答语看作是对社交世界的动态顺应,从而揭示了与以往研究结果迥异的根源,本项研究为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的转换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饶有趣味的言语现象。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y)为基本框架,分析和解读英、汉、日语跨语言的语料,继而指出称呼语转换是与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相互顺应之结果。它印证了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以策略为基础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交际者顺应语境变量的动态过程。其研究目的是对称呼语转换规律有所了解,针对各种语境适时调整称呼策略,顺应对方的心理期待,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是语言使用的一种综观,强调选择这一过程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多样性、可商讨性和顺应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在顺应理论的观照下,词这一文学体裁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阐释。顺应理论在阐释词的各种语言现象时有很大的灵活性,该理论还能对词作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与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刘靖 《考试周刊》2009,(24):32-33
商标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商标名的翻译具有跨文化交际的重大意义。本文从语言的顺应论角度,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上的产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文化的顺应、对消费心理的顺应,旨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商标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贺礼信  张淳 《英语广场》2022,(28):15-18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本文基于顺应论,结合商业广告计划性、目的性、功利性和目标受众多样性的特点,以苹果公司广告为语料进行分析,从语境、语言结构、顺应的动态性等方面出发,结合消费者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业广告翻译就是译者不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译文顺应了目标消费者的心理、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就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12.
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该理论,在汽车广告语的制作过程中广告主应选择理性诉求或感性诉求的方式来顺应消费者的心理世界,以达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红色旅游资源外宣翻译中的顺应,即文化语境顺应、语言语境顺应以及与特定读者期待顺应,以期能达到红色旅游资源对外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对《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进行了语境顺应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耻感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对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并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选择与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丁慧玲 《文教资料》2009,(17):61-63
书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书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在顺应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中外著作的书名为具体研究语料,提出书名翻译中的顺应策略.如与原作意境与内容、与目的语语言体系、与目的语文化和与读者心理的顺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语言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中的一些人名、地名、称谓和文化意向做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以及语言转换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连续选择与不断与外部环境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说话的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Verschceren(1999)的话语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中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规律进行研究,因而话语的产生是一个对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进行顺应(adaptation)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语用模式,关联一顺应模式强调了语言认知关联功能,并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让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的描述充分性得到契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广告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为达到广告目的——说服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在创作化妆品广告语时广告主必须顺应消费者的交际语境,即顺应消费者的心理世界与社交世界。  相似文献   

19.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为语言学习者开辟了新视角,开拓了新思路,也为语言研究构建了一个的新框架。在概述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讨论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顺应因素的基础上,总结顺应理论对语言学习者的三点启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自己的顺应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广泛了解世界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分析了福建省公示语三类典型的语用失误,即语言翻译错误,语用翻译错误和文化翻译错误,以福建省具体公示语翻译实例作为语料,应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从语言顺应,文化顺应和审美心理顺应三个层面探析了公示语翻译策略,旨在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