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指导便成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改变朗读指导的理念,探索朗读指导的新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最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指导便成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改变朗读指导的理念,探索朗读指导的新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最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朗读指导便成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后,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样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朗读教学,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看似热热闹闹,可读前没有清晰的要求,读中没有有效的指导,读后没有积极的评价,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更没有用情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应把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到有感情地读,就能凭借语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做到入境动情,进而达到明理。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通过朗读,把文字变成有声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此,小语大纲要求小学各年级教师都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在教学实际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在抓“双基”的时候,重字词句篇的落实,轻朗读基本功训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统考和升学考试的影响,以为朗读很难用书面形式进行考查。据此,本文拟对朗读能力的书面考查作一些探讨。 一、朗读能力书面考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朗读"误区。如何走出"朗读"的误区呢?一是恰当选择朗读的形式;二是加强朗读过程的指导,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三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朗读”误区。如何走出“朗读”的误区呢?一是恰当选择朗读的形式:二是加强朗读过程的指导,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三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情况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呢?一、现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对于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比如朗读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  相似文献   

9.
小语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既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大纲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理解课文,感受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调查与思考栾德尚,张以荣,戴长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感。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讲究策略,有目的地指导朗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们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感情,增强语感,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并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当前小学课堂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朗读水平、习惯都不太乐  相似文献   

15.
陈伟 《青海教育》2011,(5):26-2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又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不少误区,应引起我们注意并予以纠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朗读,想象入境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用重要地位,朗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对作品理解的程度.感情丰富的朗读,能引起学生对作品丰富的想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进而启发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怎样在小学低年级指导学生的朗读呢?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手段。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做到声情并茂,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情,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不仅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使学生身心沉浸到语言文字深处,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朗读指导中,许多教师忽视学段朗读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无限拔高要求;或抛开文体特点,感情朗读一体化;或撇开整体专注于局部;或重技巧、轻感悟、感情夸大、矫情做作,使朗读指导步入误区,精心预设难以达成。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