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教育是一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远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良好局面,既是县委、县政府持久高度关注、关爱和关怀的结果,也是几届教育党组带领全县教育人开拓进取、拼搏创新、敬业奉献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觉醒,需求不断多元。为了人的全面综合发展,除了完成大一统的国家课程、狠抓学生学业成绩之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元选择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我们  相似文献   

2.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得以满足的过程,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校正的过程。是单一和浅层需求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学生发展至上”、“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现实发展和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智能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再只是知识的探索和获取,而是培养具有独特思维、个性鲜明的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亟须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一是开发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聚焦"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建多元活力的课堂;三是以生涯教育为引领,开展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发展指导;四是唤醒学生自我驱...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一所民办高中成功发展的路径,提炼出民办高中如何在认可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兴趣特长差异的基础上,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明确合理的办学定位、建设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以及立于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的有效分流机制等方面。民办高中多元发展,就是孕育不断寻求适合学生发展途径,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平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融合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融合课程的建设是实现融合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一环,而开发满足所有学生多样需求的融合课程是融合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突破点。高质量融合课程的建设应遵循全纳包容、多元异质、动态生成的课程本质,并致力于多途径保障课程内在公平,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实施课程全程调整。当前课程正义性、异质性、生成性的问题阻滞了高质量融合课程的发展,文章从课程重构、教师增效和技术赋能等三个角度出发,聚焦新时期融合课程建设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3,(6):F0002-F000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同大连开发区一起茁壮成长的年轻学校。学校结合生源实际,以学生多元需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课程建构目标,坚持"教育至上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开辟出一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面对上海教育的转型发展,在提倡教育绿色生态化的今天,虹口区海南中学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绿色课程,实施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课程寓意课程建设要顺应学生的天性,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凸显"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绿色是学习的效能,学校尝试在课题引领下开展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潜能,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之路。绿色是校园生态,绿色课程寓意学校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强调诊断性评价;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业水平仍然不够理想。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对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一个学校能否提供优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看其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规定课程和自选课程,为学生不断发现、强化自己的强势智能提供宽广的平台,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仅仅依靠目前全民教育框架下的课程结构很难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因此,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近几年结合自己的办学思想、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适合教育既能惠及全体学生,又能满足个体学生的差异需求;既能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又能适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适合教育摒弃“唯分数论”的单项评价,推崇“以学生素养为核心”的多元评价。落实适合教育的理念,需要适合的课程建设作为有力的支撑。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坚持国家课程生动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社会课程校本化,由此在适合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实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一个学校能否提供优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看其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规定课程和自选课程,为学生不断发现、强化自己的强势智能提供宽广的平台,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仅仅依靠目前全民教育框架下的课程结构很难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因此,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近几年结合自己的办学思想、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学生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是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课改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的思想转变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进行的结果。课程改革,理念是第一位,我们应从两个层面来转变理念:1.教学课程理念:①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学生多元智慧;②以多元的体验达到经验的再构建;③通过各科的渗透共享所有文化成果;④连接课堂与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多元文化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使其成为一种教育新范式。高等教育必须以新的视角,为全人类提供适合社会需求和能够应对社会挑战的教育,这就呼唤新的课程观的产生,其特点就是国际化、相互尊重以及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目的应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紧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课程多元的辐射效应与整合,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对各学科教学进行了既符合新时期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又具有学科特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烟文英 《上海教育》2007,(4B):54-55
小班化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班级人数的减少,其核心价值理念应该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而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的产品是课程。单一的课程设置很难培养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学生,因此小班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多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水平在不断提高。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建立新型外语教学教育理念使新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同时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课程资源体系,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旨在开发人的潜能,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也正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新课改的最高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整合。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求,而人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