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个设计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又是一个激励者。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打破语言、思维的枷锁,给语言画个妆。让它时而明媚、时而娇羞、时而俊朗、时而憨厚。比如“枫叶红了”可改为“枫叶醉了”;“火苗托着烧水的瓦壶”可改为“火苗舔着烧水的瓦壶”;“一册地图,包容千山万水”改为“一册地图,跨跃千山万水”。这一改文字的魅力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让自己的语言动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正因这点睛之笔.就能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3.
悄悄话     
夜深了,一位小男孩儿还在灯下苦读,他时而皱皱眉头苦思冥想;时而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时而伏案奋笔疾书。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老槐树,一棵小槐树,它们静静地注视着小男孩儿。室内座钟响了12下,小男孩儿终于熄灯睡觉了。小槐树感到很奇怪。男孩儿为什么要学到这么晚才休息?它百思不得其解,老槐树好像猜透它的心思,打了个哈欠说:“还不是为了考个高分。为了得高分,那些孩子整天学到深夜,把身体都累坏了。”“为什么要考高分?”小槐树还是感到迷茫。老槐树想了想,说:“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还不是让家里和学校逼的。”小槐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是高度集权化的体制。国家对工业生产的管理是通过两个系统实现的,一是部门系统,一是地区系统。前者为“条条”管理,后者为“块块”管理。在苏联工业管理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时而强调部门的作用,时而强调地区的作用。这样,所谓“条块”、之争便构成了苏联工业管理机构调整和变化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逛街去了。“妈妈快看,两个大人!两个大人!”我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发现公园里有两个充气的巨人,在微风中,不时地摆动着身子,挥动着双手:时而挺着,时而弯着,时而又侧着身子……此时的我,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问:  相似文献   

6.
俺家有个“胖娃娃”,白白嫩嫩,还会“哼哼”。你可别大惊小怪,实话实说,它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刚满月,就学会淘气了,时而在圈里散步,时而在院里东奔西跑,一不留神就跑到厨房打滚去了。听,凳子下面传来阵阵“呼呼”声,原来它是跑累了,钻在这里打盹呢。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四管理”缑崇喜做好各项工作都有个管理问题,需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搞好德育工作也不例外。要搞好德育工作就要搞好“四个管理”。领导管理“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中小学校长对德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于起来次要,忙起...  相似文献   

8.
怀烨 《家庭教育》2013,(12):15-15
我眼中的爸爸,是个“矛盾体”,时而非常大方,时而特别小气。  相似文献   

9.
“我”是记叙中常用的人称。“我”在记叙中可谓“千姿百态”,或当主角,或充配角,时而自我“广告”,时而赞美别人等等。就因为章的思想、内容不同,“我”在中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形貌丑陋的年轻乞丐。这个乞丐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而他丝毫不以为意.用沙哑的嗓子唱道:“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旁观众人中有识得此丐的,纷纷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时强调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就明确指出了加快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高校后勤改革是整个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障。认真研究后勤思想工作如何围绕高校改革,应时而动,择时而变,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经济、社会效能,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高校改革中后勤思想政…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一阵风”的现象,时而推行赏识教育,时而推行成功教育,时而又推行挫折教育……着实让人迷惑。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掌握教育的度。  相似文献   

13.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要深刻理解十六大报告中的三个重要论断:“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什么是与时俱进?我国古代就有“时变”思想,认为办事无定法,要因时而变。《易经》中就有“与时偕行”的提法,与时俱进由此演化而成。与时俱进中的“时”,指时间、时代、时势;“进”,指发展、变革、创新。用哲学语言来说,“时”是指客体变化,“进”是指对主体的要求。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更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文学史上,有一位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家,名叫华盛顿·欧文(1783—1859)。他创作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在美国文坛上一直享有盛誉。本文就《瑞普·凡·温克尔》作些分析,并谈谈《瑞普·凡·温克尔》中的美国梦。美国独立之后,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民族文化也随之兴旺,很快迎来了第一个文学艺术的高峰。欧文赶上了好时光,他乘上了美国历史上第一艘文学之舟。在《瑞普·凡;·温克尔》中,欧文用他那支“雅洁流畅,简炼缤密”的笔,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时而描写,现实主义式的对客观现实的摹…  相似文献   

15.
请看下面三个教例: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犤教例1犦师:读句子,从整体上感知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生:主要写溪流的样子和声音。师:把句①中的“迎着”换换词读读。生:可以换成“沿着”、“朝着”、“向着”、“跟着”……师:那么叶圣陶爷爷为什么偏偏用“迎着”呢?生:(诵读)“迎”字写出了溪流的方向。游人从下往上走,溪水从上往下流。生:用“迎”字觉得溪水活蹦乱跳,很可爱。师:你的回答很有新意,是怎样体会出来的?生:从第二句“溪流时而………  相似文献   

16.
一、课文悟读鹰在人们的印象中是草原的英雄,是搏击长空的勇士,是力与美的象征。这篇散文运用时空交错的写法,从“现在———回忆———现在———回忆———现在”的顺序,使行文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时而现在、时而过去、时而天上、时而地下,使文章曲折有致,跌宕多姿,突出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痛苦的心灵碰撞中展开故事的。在作者心中,“鹰是空中的音乐”,小时候在开阔地带“久久眺望”鹰时的深情,是“最难忘”的记忆;鹰是庄严的化身,它的高傲与神奇谱就的歌曲响彻天宇;鹰是“最了不起的鸟”,是作者…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现行高中语文的重点课文。两篇课文中“记念”一词多次出现,时而作“纪念”之解,时而有“记念”之意,的确令人难解。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有“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有:“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  相似文献   

18.
卡片     
上完课,照例开始批改学生的作业。喜欢与学生进行作业对话的我,心情随着作业的优劣变化着:时而写下满心的欢喜,“真喜欢看你的作业”“太棒了”,一个个鲜红的五角星跃然纸上;时而写下鼓励的话语,“要继续努力噢”“加油啊”;而当写下“你能认真完成作业吗”“漏作业,请补上”时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大量出现的。这种教育契机的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勤”。  相似文献   

20.
暖雨 《中文自修》2005,(5):16-18
有朋友曾问林语堂:“你是谁?”他想了想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东方和西方的智慧汇聚一身,时而是一个机敏的哲学家,时而又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时而积极进取,时而也慵懒一把,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因矛盾而真实,因矛盾而深刻的大家。我们这里只能窥豹一斑,找找关键词,大胆理理这“一团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