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盖茨的喻指理论中意象的喻指入手,分析解读莫里森《秀拉》中替罪羊意象和自杀意象在非裔美国黑人语境下的重复与改写。这些喻指意象的使用在莫里森的小说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着强大的召唤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不仅旨在继承传统的遗产而且力图开拓新领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盖茨的喻指理论中意象的喻指入手,分析解读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替罪羊意象在非裔美国黑人语境下的重复与改写.替罪羊喻指意象的使用在莫里森的小说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着强大的召唤作用.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在文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她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不仅旨在继承传统的遗产而且力图开拓新领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盖茨的喻指理论中意象的喻指入手,分析解读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母爱意象在非裔美国黑人语境下的重复与改写.母爱喻指意象的使用在莫里森的小说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着强大的召唤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修辞性喻指批评理论是美国黑人文学理论重要流派之一.喻指在研究黑人文本话语时,从非洲民间神化形象的话语入手,分析黑人土语的表象特征,从语言本身来阐释美国黑人文学的表述特性,构建了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框架,使美国非裔摆脱了欧洲白人中心论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作者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文学教授尼尔森教授所作的深度访谈。尼尔森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诗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尤其是非裔美国文学专家。他著作等身,其文学评论著作五部,诗集七部,选编诗集四部,其作品曾获格特鲁德·斯泰因创新奖、美国图书奖等各类奖项。尼尔森教授对非裔美国诗歌和诗学有很高的建树,对非裔美国实验诗歌、非裔美国先锋诗学、非裔美国文学传统、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和黑人文学、黑人文学理论和评介、种族和黑人文学等均有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非裔美籍研究知名学者,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一直热心于发现和重建非裔美籍人民的历史.从早期倾心建构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到近些年致力于探究(非裔)美藉人士的家庭谱系,盖茨始终不移地通过谱系研究帮助非裔美籍人民及其他族裔的美国人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他们自己.在此类研究中,他既采用了传统的文本研究方式,也使用了由先进的DNA科技作支撑的视觉媒介.通过上述做法,他一方面试图在传统文学和历史研究的领域之外探索能够解决人类种族问题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希望向美国乃至全球的普通大众展示他们寻根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发现并借助它们促进非裔美国人民历史的重建.他希望上述探索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推动美国各种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进而推进美国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7.
喻指是黑人文本中常出现的修辞形式。休斯在诗歌中常常借用一些非裔民俗传统中的经典意象,对其加以改写并赋予社会现实含义。文章借助喻指理论,分析休斯诗歌中的意象的双重含义,一方面体现诗人对美国非裔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真实生存状态以及黑人独立坚强的民族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非裔作家和美国文化批评家,为美国非裔文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对美国非裔创作有意识的艺术进行深刻思考,并且论述美国非裔的文学创作及其种族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约翰逊肯定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独特价值。他呼吁美国非裔艺术家们将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创造兼具艺术性和宝贵文化价值的作品。事实上,约翰逊对美国非裔有意识的艺术、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思考与阐释构成其批评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供了一扇研究美国非裔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逃逸"作为一种文化修辞与美国历史如影相随,白人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和马克·吐温以美国内战逃逸为主题,通过反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文学修辞,隐含表达他们对种族偏见引起的自相残杀的不满。马克·吐温通过转换小说人物的角色定位、反话正说的修辞方式,以及对黑人方言的使用,进一步触及美国南方黑白对立的敏感话题。拉尔夫·埃利森发现和继承了这种小说叙事和文学修辞,并借此探讨20世纪尚未解决的种族问题,既丰富了非裔美国文学的创作技巧,也深化了非裔美国文学的语言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于2019年5月举行的首期论坛上的访谈实录。罗良功教授是非裔文学研究专家、族裔文学国际学术年会的召集人,张琴副教授在论坛上对罗良功教授进行了访谈。罗教授在访谈中阐述了世界非裔文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介绍了国别区域非裔文学发展和研究的现状。他认为,世界非裔文学将非洲本土之外的非裔文学视为整体加以学术观照,既是世界非裔文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非裔文学研究、非洲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必然,世界非裔文学研究应该运用跨学科方法,注重国别区域与跨国文学社区结合、学术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咨政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学习的一门课程,它着力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人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肩负着争取民族平等的重要使命,这丰富了黑人作家的创作题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文学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后半期以后,黑人作家扩宽了视野,结合时代的发展,把黑人文学融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认可。从美国非裔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高级英语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论文尝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该小说中的活动场景、写作方式的文学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人类学对文艺人类和人类文艺的总体性讨论中,文艺与意识形态合谋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文艺意义与道德意义的混存性在场,这是道德文艺论产生的事实根据。道德文艺论从古及今有其稳定性的语指和完形化的知识谱系,但是它在命题语指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语误,这同样是导致道德主义文艺学与反道德主义文艺学语用紧张的根源。人类要想在合谋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就必须既确保语指有效性亦规避语误的歧义蔓延。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三次高潮形成于不同时期,通过第一次高潮中的“认同”、第二次高潮中的“反抗”以及第三次高潮中的“融合”等不同表现形式,最终达到高潮。三次高潮之间的转向和延续,体现了黑人文学发展的总体脉络。从社会背景——主要文学理论思潮——高潮的表现等视角展开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脉络。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元文化主义和“少数话语”理论已成为当今中西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家休斯顿· A·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是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换代与转型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探讨了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的基本意义、文化哲学思想和文本阐释的审美维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文学是当代美国文学中的一簇奇葩,这其中最为别致的一只百合就是玛雅.安吉罗。作为当代美国最为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不仅才华横溢、作品频频获奖,并高居畅销书榜经久不衰,而且她的传奇经历更使她成为反抗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代言人,她的自传体小说也被美国文学界所广泛认可,成为颂扬黑人女性柔韧、坚定、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20.
对菲茨杰拉德小说创作的研究是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所内涵的指意系统重新审视,将小说创作纳入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文化的表征中加以透视和考察,力求参悟现实,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