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旧的课堂教学方  相似文献   

3.
陈继平 《学语文》2005,(6):1-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确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及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周明 《考试周刊》2011,(52):189-189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做法,改变知识传播者的单一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以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以便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容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展示思维推演过程,剖析问题解决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教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体系力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尝试教学法就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新跨越。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一、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  相似文献   

14.
何映海 《成才之路》2014,(17):18-1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对教师的发展、提高以及在新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做法 ,改变知识传播者的单一形象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以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  相似文献   

19.
贾井池 《双语学习》2007,(7M):179-17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在浓烈的情境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索,大胆质疑,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