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秀珍 《成才之路》2010,(20):59-59
怎样才能激发、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政治课教师必须一改以往传统的空洞式理论说教,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方法与同行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中国青年报》就当时全日制普通中学开设的12门课程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85%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理论过于空洞,有的大道理难以掌握。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带来了福音,让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时代的传声筒,可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批判,学生对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地方的政治课教学现状仍  相似文献   

3.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由于其理论性强、语言抽象的学科特点,同时又担负着德育渗透的使命,故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学生不是不愿意上思想政治课,而是不愿意听那种脱离实际、空洞苍白的说教。下面是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点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政治课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把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生活作为政治课教学的实验基地,实行开放式教学。一、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1.政治课陷入困境的现状呼唤开放式教学传统的模式和教学思想对政治教学的负面影响是深重的。曾有人对某校1000名学生作过问卷调查。在“你认为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否必要”这个问题的回答上统计出来的数据(答:“有必要开设”的只占40%)让政治教师无不扼腕叹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认为最主要的还在于政治课教学本身。空洞的说教,脱离…  相似文献   

5.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以情感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谈到政治课教学。很多教师总有几多无奈.大多数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政治课就是大道理,空洞。枯燥,无聊.以至于政治课成为他们公开的“休息课”。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尝试在教学中以情感人.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拉近师生距离.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所谓以情感人.就是摒弃空洞的理论说教。采取各种方法创设一定的感情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马明军 《西藏教育》2012,(12):21-22
老套、单一的教学模式,窒息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空洞的说教、枯燥的理论,无法吸引住富有激情、活力四射的新世纪中学生。怎样走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低谷?怎样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学?怎样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整个中学教学中的德育效果?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面前的企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教学手段现代化便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在政治课教学中,由于老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结果在传统的教学中便经常会出现教师向学生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深奥抽象、枯燥无味。而学生难以接受,对政治课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要改变政治课教学的这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习惯于直观性和形象性思维,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能力较差,而思想政治课理论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摆脱空洞的说教,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呢?笔者认为应做到:  相似文献   

9.
陈正东 《考试周刊》2010,(14):168-168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政治课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应该靠情绪感染,靠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内心共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怎样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呢?本文提出,应当让政治课教学充满情趣。  相似文献   

10.
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强调知识逻辑忽视了学生的生活逻辑,致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让学生感觉政治教学就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新课改要求高中政治课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相联系,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要体现这一理念,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依据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如果不回归生活,就不能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 :思想政治课 ,就其内容来说 ,没有语文课那样生动 ,没有数学课那样严密 ,没有英语课那样时髦 ,没有理化课那样直观 ,思想政治课教学简直就是“空洞、枯燥、说教、守旧”的化身。形成这种错误观念 ,固然有人们偏见和误解的因素 ,但也与我们一些政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有关 ,要改变这种认识的误区 ,除了要调整教学内容外 ,更为实际的是我们政治课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而美化课堂教学语言 ,是改变政治课形象 ,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有关知识,理论性较强,或者内容比较笼统、抽象.要讲清这些看似“简单”,内容却抽象的问题,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泛泛而谈,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其主体地位,就会流于条条杠杠,使教学流于空洞的说教而导致乏味,缺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听说读写在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有力地促进了语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在目前教学中,听说读写似乎成了语教学的专利。有人认为政治课老师的说教天多,空洞乏味,不可取;也有人认为政治课只要读渎、讲讲、划划就可以了。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陈贵红 《成才之路》2009,(22):85-85
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政治课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空洞的说教,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不佳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面孔。  相似文献   

15.
过去,政治课不是太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课程太过于强调知识逻辑而淡化学生的生活逻辑,使教学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而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几年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政治课教学回归到使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的正规轨道上来,也就是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常被人们贬称为生硬的“说教课”。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政治课变得鲜活而受学生欢迎呢?我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刘介卿 《教师》2008,(11):17-19
2001年,《中国青年报》就当时全日制普通中学开设的12门课程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85%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理论过于空洞,有的大道理难以掌握。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带来了福音,让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时代的传声筒,可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批判,学生对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地方的政治课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随着整个国家教育体制和招生政策的改变,初中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8.
李日波 《教师》2008,(8):70-70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怎样才能扭转着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难教也难学,觉得其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枯燥无昧,学生觉得学起没有一点儿乐趣,学得很累,上课不是走神就是打瞌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使得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面临“疲软”的困境。其实,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疲软”现象除教材本身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空谈,怎能去吸引富有激情、充满幻想的21世纪的中学生呢?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习惯于直观性和形象性思维,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能力较差,而思想政治课理论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摆脱空洞的说教,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