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本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假设和定义,测度经济增长中各基本投入要素的贡献,发现40—90%的增长可以归因于“技术进步、知识增长和创新”。目前,技术创新日益引起产业界、科技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新角度对R&D与专利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用专利数量表示专利产出不同,以专利生产总值衡量专利产出.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专利生产中R&D投入要素的贡献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专利制度生产规模报酬递减、R&D支出经费的贡献额是R&D人员全时当量贡献额的3倍以上等结论.为了准确测度专利生产总值,运用包含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度对其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3.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资源科学》2022,44(8):1533-1544
已有研究主要从要素禀赋相对稀缺性视角来考察农户化肥用量差异,但普遍忽视了稀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潜在影响。本文在理论层面阐明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影响农户化肥用量决策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湖北省2016—2019年水稻种植户的独立混合截面数据,运用KV-IV估计方法和拓展回归模型估计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农户化肥用量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对农户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主要通过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经营能力的匹配度,即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作用于农户化肥用量决策;③土地要素市场不完全使相关要素市场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意义,农户通过从事非农活动和购买生产性服务实现要素匹配,显著增强了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带来的化肥减量施用效应。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为解释农户要素投入偏向提供一种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测度与诊断农业生产化肥高量乃至过量施用现象的根源与机制,实践意义在于为推进化肥减量施用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5—2004年科技投入绩效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问,我国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偏低,并在不同部门表现出了不同绩效,其中来自企业的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R&D投入的管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7—2015年部门行业数据,测度了中国东中西区域以及30省市、自治区七大部门的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部门间TFP的溢出贡献。研究发现:东部工业在部门TFP溢出的贡献下基于效率驱动,其他行业均基于要素驱动;部门间溢出效应呈现东中西差异,东部溢出最大,中西部次之;各省市增长动力差异明显,应针对性的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蒋恩尧  冯飞 《情报杂志》2001,20(4):17-18
科技知识的积累扩散和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使如何测度科技知识以及物化形态的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即它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的测度成为经济理论界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五系统的Network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在测度研发效率并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研发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判断在各阶段是技术赶超还是技术创新支撑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沿线各国找到提升研发效率与加快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发现:(1) 从专利生产阶段到新产品生产阶段全要素研发效率指数明显提高。各国研发效率提升主要依靠的是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非技术进步;(2)研发资本投入均对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人员对研发效率表现为负向不显著的影响;(3)专利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新产品生产阶段的最终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相比技术效率的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的贡献更大。第二阶段,相比科技论文数,申请专利有效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第三阶段,相比工业增加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信贷扩张与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全国的总体来看,信贷扩张和研发投入对经济总量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的作用强于信贷扩张;研发投入对经济质量提升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信贷扩张则相反。此外,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推动作用最强,中西部的推动作用较弱。“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信贷扩张形成的资本要素,更需要研发投入形成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9.
黄凌翔  韩杰  陈竹 《资源科学》2021,43(10):2081-2092
如何高效配置利用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已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问题,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的经济贡献量是进行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基础依据,但两者尚未得到很好的区分和量化。本文结合土地要素性质和地方政府行为特征,构建和对比了基于不同要素替代率假定的两种土地生产函数,识别了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的要素特征,并比较了两者的数量差异及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行为导致了中国增量与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偏好的差异。②中国各地区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之间具有固定的要素替代率,增量和存量用地的经济贡献比不随两类用地配置比例的多少而变化。③中国增量和存量用地的经济贡献具有显著的数量差异,2003—2016年增量建设用地贡献约为同期存量建设用地的2.82~10.40倍。④增量建设用地指标和经济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关系,忽略这种内生性关系,会导致对增量建设用地贡献的低估。在用地效率相关的绩效考核量化中统筹考虑增量与存量建设用地,有助于激励存量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丽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173-179
标准存量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介绍标准类别和标准机构,分析各国国家层面上的标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生产函数法测算标准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分析测算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的方法。将发明专利和国家标准作为测算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扩散程度的指标,使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专利和标准的有效存量,并根据我国1985—2017年数据分析资本、劳动、专利和标准等要素的年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本驱动,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需要研究新的要素驱动模式。建议通过鼓励创新和制定标准相关政策,提高创新驱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1995至2004年间上海商品住宅价格的计量经济模型。模型显示,在样本期间上海商品住宅价格的诸项决定因素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实际利率的降低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拉动住宅价格上升的关键在于居民累计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有效需求的扩张,以及住宅供给结构中中高档物业比重的上升导致的市场价格区间的整体上移。  相似文献   

12.
李瑶瑶  朱道林  赵江萌  杜挺 《资源科学》2019,41(6):1059-1069
为探究政府短期干预对地价周期波动的影响,从理论上提出政府在双重角色下对土地市场进行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环境突变或“经济人”模式的行事原则均造成了政策的短期波动,从而加剧信息不对称,影响市场主体预期,扩大地价波动。通过对全国31个城市进行实证测算,采用k-means聚类方法,根据住宅地价的波动性特征将31个城市分为4类,并选择上海市、北京市进行住宅地价周期波动与政策短期干预之间的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住宅地价波动均展现出“陡升缓降”的非对称结构,但政府短期干预行为对住宅地价周期波动的影响在不同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市住宅地价周期波动受政府短期干预影响不显著,而上海市住宅地价周期波动与政府短期干预行为之间呈现显著正向关系,且不同政策影响程度不同,财政政策变化对住宅地价波动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影响次之,土地政策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考虑人力资本的异质性,采用基于人力资本分类的生产函数模型,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分为基础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结合麦迪逊系数法对2001—2010年间上海地区的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人才资本与基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发现人才资本的贡献率最高,并得出加快经济转型应由依赖基础人力资本向依靠人才资本转变,要加强人才资本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人才红利将成为继"人口红利"之后的又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4.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06,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战仁  杜德斌 《软科学》2009,23(10):91-94
以上海市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被国外重要检索工具检索的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及三者的合成指标为解释变量,基于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市的研发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研发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作用,但是受发展的机制、体制影响,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建立,两者基本不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地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主导土地配置,采取“低工业、高商住”的产业用地出让策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然而,中国经济转型期,曾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供地策略可能不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本文从理论出发,剖析地方政府供地逻辑,分析差别定价的产业用地供应策略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差异,提出相应假说,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并利用2011—2016年中国277个城市产业用地供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用地价格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会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呈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差别定价的产业用地供应策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将由正转负;产业用地供应向商住用地倾斜而产生的产业用地结构错配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则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据此本文建议,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用地供应策略时,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在参与土地市场活动时,要明确自身干预经济的局限性,更多地培育有效市场,注重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18.
白桦 《软科学》2011,25(1):37-39
基于索洛余值法,建立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并阐述其经济意义。从企业微观机理看,技术参与创造收入的多少与技术效率、运用规模和产出价格有关。企业拥有的技术集合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淘汰或被替代,不断发生着效益的积聚和递减,将技术的淘汰或替代转换为"创效效率"的变化进而成功地推导出科技贡献率。最后将三要素创造的经济总量中技术贡献的份额分离出来并以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低碳养殖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素妍  郑微微  周力 《资源科学》2012,34(3):481-493
根据IPCC畜禽养殖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数,本文选取2003年-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出畜禽养殖碳排放总量,并建立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畜禽养殖碳排放的经济计量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同时,文章还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这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低碳技术的创新密切相关;②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畜禽产品消费总量、高速公路密度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负;幼畜禽价格和恩格尔系数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正;城市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东中部地区显著为负,而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③对当前地区碳排放趋势的贡献,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城市化率和土地价格等多种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显著,中部地区收入水平对碳排放趋势的贡献最大,而西部地区除了经济水平外,城市化率对碳排放的贡献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