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教育的、受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其真实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那么,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教育多停留在机械的"物化"层面,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从"用人文的语言解决摩擦""用人文的行动亲近学生""用人文的方式转化学生""用人文的要求激励学生""用人文的艺术机智育人"五个方面,谈了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实践"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要变"课本剧"为"教育诗"."教育诗"有三重含义:变计划性课堂为计划性和生成性互补课堂;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产生美妙的生命体验.只有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教育共存。生命教育理念是关于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的观念,是未来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生命教育理念包括:尊重生命的理念、完善生命的理念、体验生命的理念、忧患生命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利用各种显性和隐性课程落实"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它的人文性特点和"生命教育"有着先天性联系,所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这要从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上课时实施的具体方法去实现。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本身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田玉龙 《生活教育》2012,(20):48-49
"三生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施"三生教育"可通过理念引领、学科渗透、活动展示、文化影响、科研深化、建立学者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8.
“微”教育     
课堂不仅是课堂,而是"为了生命的教育"。每节课以后我们都要反思,自己尽责了没有,尽心了没有,是否辜负了学生的青春。——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我心目中的数学史是这样的:它告诉我们人类认知曾经碰到的一个个困境,以及数学如何带领我们不断突破这些困境而达致于更高的认知之境。数学如何让人类眼前的世界渐渐明朗。数学还将继续陪伴并支撑我们在这个宇宙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9.
李晓军 《云南教育》2008,(22):13-13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全国首创经验。作为"三生教育"第一批实验区,自云南省启动"三生教育"项目以来,五华区始终积极参与此项工作。我们认识到:要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整体推进"三生教育",让它进学校、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能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本教育"是由笔者提出的,与"教本教育"相对应的教育理念,是指立足于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设计,并以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及终身可持续和谐发展为归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学本论"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教育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黄敬轩 《学语文》2014,(4):68-68
教师教作文,学生学做作文,绝不是单纯地为了应对考试,而是现代人作为时代主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和生命形态。著名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他们这一枝枝会思想的芦苇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绽放自己怒放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生命课堂就是把课堂看作师生人生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经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生命课堂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应该闪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绿色教育"是一种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和谐效应,促使学生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和蓬勃朝气,并符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人生命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作者通过语言表达,让人们了解自己生命存在价值的一种活动。写作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写作者旨在通过倾诉向人们呈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条主线,安排系列训练,达到既提高学生生命价值,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的目的。为此,需要: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真谛——用心灵书写生命;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体味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和环境——共享生命的阳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典型——提升生命的质量;引导学生用身心锤炼语言——追求呈现生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本教育"理念是对传统"师本"理论和"生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尊重和人文关怀,对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学本教育"理念为基点,实践幸福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而这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主动倾听与否为前提的,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的意识。因此,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并且学会如何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生命活动,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提升文化生命力。本文以王韶华"三书"教育为研究对象,认为语文教育应做到以下四点:1.语文课教实、教活,激发生命的文化智慧;2.教研求深、求高,把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3.育人以心性、以品格,体现"养成"文化行为;4.不断地努力、追求,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与境界。  相似文献   

20.
张毅 《西藏教育》2011,(11):16-17
于漪认为:"学语言不只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更应关注人。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生命存在的价值,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与爱"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