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第42届世锦赛男子单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D"分及构成情况、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周期男子单杠的"D"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本周期内的余下体操大赛中,单杠决赛的"D"分均值将保持在7分以上;成套难度动作价值对单杠"D"分的增长贡献较小,而成套连接价值的增加对其贡献最大。新周期单杠项目的编排亦具有如下特征:1)单杠项目的杠上动作难度保持在D组水平,不断发展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间的连接成为趋势;2)单杠项目的飞行动作中,D、E组难度价值的动作将迅速发展,而且在成套单杠动作编排中,飞行动作的出现将伴随连接价值的产生,其数量也将向4个发展;3)单杠项目进入了高难连接的发展阶段,并在连接类型及动作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4)单杠下法动作依旧以直体后空翻2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评分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单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平均难度为5.938分,是男子六项平均难度最低的项目,增加成套动作的难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增加难度的因素主要是增加飞行动作的数量及其连接价值;飞行动作类型仍以科瓦克斯转体为主,并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增加成套动作难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完成飞行动作的准确度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新规则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录像观察与统计分析法对参加第39、40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成套A分动作的类型、难度、连接加分和完成情况进行研究,探析在新规则导向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飞行动作快速发展;在成套中使用1-2个F组飞行动作是男子单杠发展的新动向;发展具有0.2连接加分的"二连接"仍是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下法开始向F组难度发展;力求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达到和谐统一是优秀运动员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归纳法,以参加42届、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伦敦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成套动作的D分价值和连接特点、飞行类动作特点、下法特点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大赛中男子单杠发展新趋势。认为:未来男子单杠技术运动员通过提高十个动作的难度价值以及充分利用动作的连接来提高D分;成套动作中包含4个飞行动作将成为编排趋势;下法动作将以后直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动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以2022年世界杯、美洲杯、世锦赛和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成绩为依据,分析世界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和我国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旨在为我国运动员优化成套编排、把握规则导向、缩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以及为新周期我国运动员提高单杠项目成绩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由于扣分标准统一,新周期世界优秀男子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高难度价值单个动作出现频率增加,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动作整体难度较高,连接加分成为提高难度分值的重要途径;连接加分的种类和连接形式增多;摆动类动作的数量会减少,动作选择也会相对集中;下法较为单一,完成质量较好。建议:鼓励国内运动员发展超高难度的单个动作,鼓励运动员尝试飞行动作的连接;紧贴规则,科学合理编排成套动作;保难度、重质量才是夺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42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飞行动作的数量已经达到规则的极限,且倾向于使用D组难度的飞行动作;使用能获得4次0.2分连接价值的"连接串"难度动作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顶尖选手的编排特征之一;"中穿前上转体360°经混合握倒立"直接"并腿马尔凯洛夫"、"中穿前上转体180°经正握倒立"成为运动员必选的"规定动作";运动员夺冠的关键在D分。  相似文献   

8.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伦敦奥运周期第41、42、43以及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体操男子单杠项目决赛的前8名优秀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情况、成套动作的单个难度动作的使用情况以及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⑴新规则的变化对单杠的编排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新规则的导向下单杠项目不仅向着更加难美、惊险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成套动作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⑵成套动作单个难度动作使用"中穿类、掏类"的难度动作编排减少,飞行动作的编排逐渐增多趋势;而下法动作仍然以"直体后空翻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⑶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以"D+D、D+E、E+D;D+D+E、F+D+F"甚至"D+D+D+D"的4连接为主要的加分特征,且成套动作的加分编排主要以3串、4串的杠上动作与飞行、飞行加飞行的连接为主要特征;⑷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还有瑕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以参加第30届奥运会单杠决赛的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对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难度的空翻及其连接已经成为运动员提高D分的首选,飞行类的G组动作和"D组难度以上"动作之间的直接连接将成为提高成套D分价值的主要趋势;动作连接仍将以较低难度的"二连接"为主,多个动作的连接和高难度的连接也将被更多的优秀运动员逐渐采用;完成的高质量动作和动作编排的前瞻性是获得好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新国际男子体操规则对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新体操规则的变化及最近世界大赛单杠动作编排,探析新体操规则下单杠动作编排趋势和对策:增加单个飞行动作难度,重视与高难度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丰富飞行动作种类,适度增加飞行动作加分比例;加大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组合仍是最为重要的单杠编排原则,合理运用杠上高难动作;力求落地站稳,挖掘C组难度动作的加分潜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与趋向。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飞”或二个C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的“E+D以上”难度的“多连飞”,再分别结合“大回环转体”和“掏类转体”等类动作构成的高难“单动作”(或“二连接”)、或“单动作”和“二连接”(或“三连接”),并使用E组的空翻为下法,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E组或SE的“单飞”、发展“E+D”以上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直接”,及运用SE的空翻为下法等,也将是新奥运周期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上动作选择趋向集中;特卡切夫类动作的连接价值凸显,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马凯洛夫类动作发展平缓基本形成规定动作;单个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获得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形式发展从二连接向三连接甚至四连接发展;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依然是成套的主要连接形式;飞行接飞行类动作连接价值突显;科瓦克斯空翻类动作成为飞行动作的主流,并有加难趋势;720°旋下依然是主流下法;教练员应积极适应新规则;尝试沿横轴和复合轴转体空翻类动作;发展更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合理处理难与美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身心特点编排个性化动作是夺得冠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体操比赛单杠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起评分在不断提高,“D组”或“F组”难度动作成为成套动作的主体,具有0.2加分因素的二连接动作成为亮点,结束动作选用“D组”难度动作且有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夏端阳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21-622,635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上男子单杠决赛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并将与北京奥运会相关数据加以对照比较,认为当今世界单杠动作难度发展迅速,空翻飞行动作惊险刺激,动作类型呈多元化结构。尽管我国运动员在动作难度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在动作连接上有自身特点与优势。给予启示是:大力发展动作难度;坚持自有特点与优势;狠抓动作质量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中小学体育器材规格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对中小学健身类器材爬竿、攀网、平梯进行了体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爬杆高4m,直径3.8cm和高4.5m,直径为4.2cm;攀网高3m,宽2m,顶网长1.5m,网格20cm×20cm和高3.5m,宽2m,顶网长1.5m,网格20cm×20cm;平梯高2.4m,长4m,抓握横杠间隔0.35m,横杠直径3.2cm和高2.6m,长4m,抓握横杠间隔0.35m,横杠直径3.2cm的器材规格分别适用于小学和中学。同时提出,城市中学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上肢力量与身体灵巧性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