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风》2016,(20)
高校计算机语言类编程教学一直是一项教学难点,总体上来讲,高校计算机语言类编程具有理论性强、入门难、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致使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而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入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一个突破口,如何从C语言进入到计算机汇编语言的学习当中,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融合教学,以期为高校计算机语言类编程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数据结构》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组织、处理能力和编程能力有着极深的影响;对培养、锻炼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结构》的特点是概念多、逻辑性强、综合性强、技巧性强。针对目前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就《数据结构》的教学改革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肖莉 《科教文汇》2008,(20):71-71
《数据结构》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组织、处理能力和编程能力有着极深的影响;对培养、锻炼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结构》的特点是概念多、逻辑性强、综合性强、技巧性强。针对目前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就《数据结构》的教学改革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西北工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英语专业基础词汇、计算机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联系实际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和计算机应用中所面临的英文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新生动手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语言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些排斥,  相似文献   

5.
谢琴  王海兵 《科教文汇》2012,(33):177-17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适合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本文根据高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专业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色彩等充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刚刚召开,十七大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高度重视,全国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创业高潮,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又有得天独厚的创业优势,它是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素质将对解决当前我国就业的巨大压力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等社会各界如何帮助计算机专业大学提高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强化计算机工具性出发,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试等方面的改革见解.  相似文献   

9.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参差不齐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技能,因此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高级语言程序课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效率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主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从做中学,从学中做,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探讨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并提出了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模拟病例(Computer—basedCaseSimulations)指在计算机上模拟患者疾病的状况和诊疗过程,用以评价临床专业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病例模拟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临床专业的教学、对执业医师的考试都有实用价值,用XML描述病例文件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它的可读性、扩展性、平台无关性恰好解决了病例信息多来源、非结构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数据库原理本身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该学科学习起来枯燥晦涩,学起来不得要领,效果较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详细论述了在《数据库原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顺学习线索,认识对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用能力课程。同时计算机具有操作性强、设备体积小、价格便宜、工位数量多的特点,因此我校把该课程作为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典型试点课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计算机专业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计算机作为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项目教学法逐渐的被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所青睐。项目教学法主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接受的项目内探索自身的能力发展。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并对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众多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它是计算机主要专业课程的概述,并担负着系统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受到授课内容多而学时数又少的限制,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将所学知识很好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借助于现代移动终端设备,将非正式学习引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于洁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00-101
操作系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概念多等特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本文在总结国内操作系统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将支架式教学方式引入本课程的教学,并给出具体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系统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其教学目的在于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功能等理论知识,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其中许多的概念理论性强,过程抽象,涉及面广,不易理解,尤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很难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因此,该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中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课程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了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工学》是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作为通信、计算机、数控、焊接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近年来,电工学的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围绕应用其专业的教学而进行,本文就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提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应用能力,在“用”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付明柏 《科教文汇》2009,(10):42-43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枯燥、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结合多年的专科学校操作系统教学实践,根据专科学生专业及层次特点,给出了一套如何实施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