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党的建设问题,他在1992年南巡时明确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下引此书,只注页数)“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第381页)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的党建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5,(1):44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第36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缅怀他的不朽功勋,特别是他作出的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和对欧美同学会的亲切关怀,2014年12月3日,欧美同学会召开"好读书、读好书"系列读书活动之二——"世纪伟人邓小平"读书交流会。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活力     
三十年前,结束十年动乱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雄视高瞻,亲自批准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揭开了中国远程教育的新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国大地的诞生,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的同时,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开拓创新自始至终体现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邓小平理论创新,既源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实践,又源于邓小平同志个人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党性以及对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运用现代哲学理论,结合现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客观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早期在中央苏区从事革命活动,与当时党内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这些革命经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颇具借鉴意义,因为借鉴这些经验,邓小平同志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于中国古典传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新科新著《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乃是对古典传记研究的突破和超越。论著以传记"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为基点,以"生命价值"为切入点,在梳理中国古典传记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典传记生命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著有着理论构架的系统性、理论内涵的深刻性、理论应用的现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带领我们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的光辉的思想和伟大风范 ,已被世界人民所敬仰。笔者认为 ,在新世纪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伟大风范 ,对于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下引此书只注卷数页数)。邓小平同志的选人用人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选人用人思想,总结其用人经验,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选好人用好人,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传记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凸显出一些长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在传记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阅读品鉴的合力作用下,中国传记表现出进一步丰富多样、完善到位、佳作迭出的发展趋向。只要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贯彻真实记述历史、承传优秀文化的宗旨,中国传记活动就会向着更加科学、健康、成熟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气魄和战略家的眼光,科学地依据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这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明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讲话贯串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国情 ,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人的现代化思想 ,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营造了各种有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社会条件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在当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具体表现在: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理论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先富"政策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的,后来邓小平同志又特别提出了"共富"政策。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党和国家更加强调"共富"政策。现在仍需要提倡"先富"政策。"先富"政策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措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政策。还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人才观王卫国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客观实际和要求出发,深刻地论证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人才问题的正确立场,澄清了长期以来在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他的论述,为党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1.实...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发展的要求,从多方面对党建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可以说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的创造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创作会3月18日在北京举行。据悉,《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由中国作家协会集中文学界及社会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运用现代哲学理论、结合现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客观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的话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是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的提议者,是一个改变中国命运、影响世界的巨人。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本刊推出邓小平的小故事,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这些小故事了解邓小平的经历,学习邓小平的精神,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