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欣赏古今奇对妙联,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类型的对联。②初步感悟对联的内容美、语言美、声律美。 2.过程与方法:以祖国传统文化精粹——对联为学习对象,以品读赏析、填词属对为主要学习手段,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了解、搜集对联的热情,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和用途,并学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习对联,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和境美。教师要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琳 《贵州教育》2008,(22):28-29
教材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渎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近、理解文字,感受语言魅力的舞台”。因此,创设充满文化“磁性”的课堂,实现本色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还原传统诗学的审美规范,体现人本主义的课程教学特点,让学生在纯真的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语的音律美,感受外在景物经过了诗意处理后产生的独特美,让学生初步了解并运用本色阅读。2.过程与方法:运用本色阅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运用本色阅读感受课文的音律美、色彩美和蕴藉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诚挚而深刻的爱。教学过程:一、创…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感悟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把语言还原为生活的还原能力,并运用丰富多彩的还原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感悟语言,以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积极主动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文。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体会"知音"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理解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②过程与方法: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对语言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然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感悟第三自然段课文中语言的美与景色的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好地保留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艺术,且在民间广泛流传、运用.在拿到"亲近山庄,走进山庄"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后,笔者不禁萌发了这个想法,何不以山庄为支撑点,点燃学生学习对联的激情,使学生向古典文学走近一步呢!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重点研读《奇妙的对联》一文,了解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按组分解任务,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掌握对联编写、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提高其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我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汉语文的特色和魅力。本文以苏教版七上《对联六副》为例,就初中语文课堂上对联教学内容的确定做探讨,引导学生接近祖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陶冶情操,修养气质,培养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在当代信息技术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以多媒体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欣赏和感悟诗词的美,体验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学习和创作的快乐,促使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学生重视联结科技与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20):140-142
对联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对联可以给人以励志,抒怀、陶情等美的享受。在一些中考试卷中还出现上联或下联然后求下联或上联的题目,掌握一些对联的写作知识不但能帮学生解决考试中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联写作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联写作训练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智勇 《四川教育》2015,(Z1):2+97-98
国家教育部近期下发文件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着力于自身文化素养的充实与提升,进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感悟其博大和魅力,汲取其精华和营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此,自新年起,本刊"壹家讲坛"栏目开辟"中华古典艺术鉴赏"专题版面,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定期的宣讲、展示和品鉴,以配合这一精神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历史"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由此可见,思想教育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当前改革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课所具有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结合史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之成为21世纪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历史要"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培养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由此可见,思想教育是当前改革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课所具有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结合史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之成为21世纪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恰当地运用对联,既能起到语言文字的传承教育作用,又能对学校文化环境起到烘托甚至画龙点睛的效果.运用对联诠释学校文化,张贴对联展示、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愿景、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以及家校合作途径等,营造育人氛围与情境,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人间天堂,他们流连于此,才思泉涌。或书写于柱,或镌刻于墙,或悬挂于厅,这些对联与苏州的景物相得益彰,不仅给苏州增添了美的内涵,也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通过对苏州对联的开发和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而且能继承苏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