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兰 《今传媒》2005,(11X):23-24
电视作为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传播效率最高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已经成为“软环境”,正在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跨国传播中,对受众的“现实观”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形成“社会倾向”并进而影响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的,是那些与强势经济、强势政治紧密相连的强势文化。因此,建立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全球传播视野和国家安全高度的电视传播与国家安全理论,就为电视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研究是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视传播艺术怎样才能发挥对电视生产和传播的功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的最核心的功能提高电视生产与传播的“效率”,提升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品格”,进而对“效率”与“品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哈娜 《记者摇篮》2004,(2):58-58,50
所谓“对外电视新闻传播”就是以声音、图像和文字为载体,向全球的受众(包括国内受众)传播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客观事实及事实变动。新中国的对外电视传播事业始于5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电视传播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电视传播艺术”这一学术命题作了系统的梳理与整合。作者从传播内容和研究思路 ,即电视实践与电视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的现实切入 ,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的命题 ,并对“电视传播艺术”作了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界定。同时 ,作者对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进行了分类 ,并对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崔磊  刘伟娜 《青年记者》2007,(19):73-73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体再现以健康话题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文章通过对“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传播模式的构建,分析它的传播方式、健康信息流的构成及传播特点,并对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的受众进行解读,提出提升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入世”与国家电视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兜售其全球电视文化一体化的“新思维”。中国入世已为期不远,国家电视文化安全问题将会梯次浮出水面。在世界电视文化传播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的今天,国际间的电视文化摩擦、电视文化侵入乃至电视文化危机要求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加入WTO可能会对中国的国家电视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 自从1962年7月11日美、英、法三国在全球首次进行跨国际、跨洲际卫星电视传播以来,主权国家的电视文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 )(三 )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电视本身融“非虚构”与“虚构”、“真”与“假”于一体 ,或融“新闻”与“艺术”、“信息”与“娱乐”为一体的独特性质 ,使得我们在对“电视传播艺术”进行界定之时 ,首先要同时考察电视所依托的两个系统———大众传媒系统与艺术系统。从大众传媒系统来看 ,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手段 ,也都各有其不同的传媒优势、局限 ,因而也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传播艺术特征。从大众传媒系统各种传媒“传播艺术”的共性来看 ,都有传媒主体按照既定目标 ,对特定传播内容作“艺术…  相似文献   

9.
卢锋 《视听界》2004,(6):48-50
从心理学的认识一致性理论发展而来的互向模式,对我们深入认识和改进目前的科教电视传播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互向模式启示我们,在科教电视传播中,既要充分发挥“精英阶层”的作用,也要发挥公众的作用,而且要促使传播进一步改变传播理念,即从科普的“单向传播”向科技传播的“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不能不承认,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形态的一个组成要素,在整个电视媒介传播系统中,肩负着电视传播很重要的功能,被喻为”电视媒介的界面”。主持人对媒介界面功能的扩展,对电视传媒功能的充分发挥与延伸,则能更加促进整个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过去单向的传播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对专业财经电视频道来说,“全媒体”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CNBC作为全球著名的财经电视,在栏目编排、主持团队、品牌节目、传播渠道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播格局,为专业财经频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电视“庸俗化”的原因,不少学者将其全部归咎于电视的“商业化”。我们以为,电视的商业化只是为其“庸俗化”提供了运作机制上的可能性,而造成电视“庸俗化”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是电视受众中普遍存在的低文化层次趣味对电视传播产生了“庸俗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对话的时代。对话决定了双方地位的平等。作为电视媒介的传播,电视人已不能固守于“我传你受”的习惯模式,而是应该尽快融入“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这一全新的传播理念之中。从这一方面来说,电视谈话节目是一个先行:它的创立与发展,是电视媒介从传统传播理念到现代传播理念的一次成功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4.
王爱凤  王俊 《青年记者》2007,(10):18-18
全球传播的现状 全球传播的不可抗拒总是伴随着鲜花与咒骂,自由与侵略的争论。其中似乎也夹杂着底层大众对“知情”与“娱乐”的双重欢迎,和担心化沦丧的知识分子与政府高层们的忧心忡忡,但仔细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全球传播本身存在着一个奇怪的悖论:是全球的本土化还是本土的全球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电视传播价值的大小深受传播组织、传播环境、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把关人”的价值判断和业务素质对电视传播价值的提升与折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名电视传播工作者——电视“把关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力和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电视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视活动传播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借以传播自己需要影响大众的内容。相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等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活动传播推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载体,即“活动”。  相似文献   

17.
曲艺是我同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形式,许多曲种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电视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有着四十几年的新形式媒介,对曲艺的大众化传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人们把散跟电视的结合叫做“电视散”,舞蹈与电视的结合叫“电视舞蹈”一样,曲艺与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电视传播风格定位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平 《现代传播》2006,(4):130-132
在电视传媒已进入频道专业化、受众分散化、传播模式互动化的新传播时代,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无疑是电视频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教育电视若要改变其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布道者”印象,其传播风格应着眼于轻松活泼、智慧幽默重新定位。从传播对象的心理特点看,这种传播风格有助于降低观众对教育电视接受的“费力”程度;从电视文化的特有品性看,这种传播风格是对电视规律的尊重与把握;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这种传播风格契合了“愉快教育”的理念诉求。  相似文献   

20.
王志 《新闻与写作》2007,(12):38-39
尽管电视“面对面”中有的节目形态并不追求新闻时效性,但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场切合与否仍然会直接影响到电视“面对面”传播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