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深化高考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试点,两战皆捷。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多年来,舆论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对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素质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回顾多年的历程,高考制度一直在改革。“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取消高考,实行推荐上大学,后在小平同志的关心下恢复高考,并且在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革。高考科目从7门到“3+2…  相似文献   

2.
深化高考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1999和2000两年的试点,两战皆捷。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多年来,舆论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对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素质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  相似文献   

3.
实现高考改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1999和2000两年的试点,两战皆捷。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多年来,舆论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对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素质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考试内容的改革。高考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是凭借“考试内容改革”来实现的。分析2000年高考语文命题,准确把握考试内容,深刻领会其思想精神,推测其发展走向,这对于改革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机制和工具,对推动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目前的高考制度改革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利于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仍然是人才培养、选拔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高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我们的生活、教育和社会带来如此远大的影响和压力。可以说,高考本身已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对于高考制度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一、改变高考制度变化的随意性,使高考制度改革的决策科学化、法律…  相似文献   

6.
实行“3 大综合 X”的高考模式是改革我国原有高考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考察目标由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我省今年将成为全国高考改革的试验省区之一,这无疑给我省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在“大综合”的教材使用方面,没有专门的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供教师讲解、练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制约、促进、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制度性障碍,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分析这种作用有现实意义,即不能把素质教育的推动寄托在高考制度改革一个方面;高考改革引出的是学校评价问题,改革现实的学校评价制度则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一项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高考改革的核心是高考试题如何做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笔就基于新课程目标的生物高考命题策略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现高考改革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1999和2000两年的试点,两战皆捷.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10.
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为此 ,1999年在广东省开始进行高考“3 X”方案试验 ,包括恢复设置地理科目 ,2 0 0 0年还要在 5个省进行高考增加综合能力考试的试验。无疑 ,这对近年来颇受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影响之苦的中学地理教学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因而得到了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但是新的问题也摆在面前 ,特别是以注重理解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能力、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地理学科考试目标来衡量现实的中学地理教学 ,…  相似文献   

11.
高考内容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而“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21世纪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要突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提高素质。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与此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至此,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全面展开。而高考内容的改革更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①内容改革目标——突出能力和素质考查 ②考试命题原则——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思想,重点对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和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明确指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这充分说明,高考改革是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高考制度紧锣密鼓推行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综合能力测试。试行综合能力测试,是要求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不管哪种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和试行,都是要摒弃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考查的目的,转而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这对于转变中学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改革一直渐进式的稳步推进,然而,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改革的呼声愈来愈来强烈,渐进式的改革进程似乎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描述高考改革现状的同时,以四个问题拷问制度改革是否迫在眉睫,并对高考制度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进行每年举办两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试点。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相似文献   

17.
高考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手段的改革 ,其中高考科目设置就是现在国家推行的“3 +X”方案。一、设置“3 +X”考试科目的起因自 1 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其考试科目的设置一直在探索之中。1 977年恢复高考后 ,设置文、理两类科目 ,即文史类专业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工专业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1 983年 ,为科学地区别中学的水平考试和高考…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93年全国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后,中学地理教学便走入了低谷。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给处于低谷中的地理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中学地理教学仍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3年全国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后,中学地理教学便走入了低谷。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给处于低谷中的地理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中学地理教学仍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高考命题改革,支持中学素质教育,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将会在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大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命题将进一步突破传统的狭隘的以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观念,加快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步伐。新近颁布的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