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使至塞上》一诗中,有“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课本把“属国”注释为:“附属国,这里指吐藩(ho)军队。”笔者认为,课本的注释有可商榷之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  相似文献   

3.
有位语文教师在上完九年级(上《诗词五首》后,让)学生展开的一次古诗文地名探究活动—戏说古诗文——地名。老师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长河”指什么地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江南”有何美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居延”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5课《诗五首》中,选了唐朝诗人王维的律诗《使至塞上》,原诗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笔者以为课文中对“属国”与“征蓬”这两个词的注释不恰当。这首律诗的首联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课本对“属国”的解释是:“附属国,这里指吐番军队。”这一解释不恰当。唐时的吐番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与唐王朝并存,两国时战时和,不是宗立国与附属国的关系。诗中的“属国”应是“典属国”的简称…  相似文献   

5.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背景简介】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唐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唐代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内容广泛,山水田园诗尤为著名,与孟浩然齐名,合  相似文献   

6.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朝庭的使臣轻车从简,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漠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  相似文献   

7.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出使凉州途中所作的诗,借用声威远震的汉帝国的史事典故,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国内强盛和抒写自己不辞长途跋涉、奔赶边塞的自豪.  相似文献   

8.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诗派纷呈,各炫异彩,盛唐奠定的边塞诗派即其中之一。边塞诗派的掌门人和主将,当然应推高适、岑参、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二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 2 5课《诗五首》,选入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 (737年 )的春天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 ,赴西北的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大将军崔希逸。(实际上王维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记述的就是王维此次出使的情景。(参看教参说明 )对诗中“属国”“征蓬”的解释 ,教材注释与教参有关资料中施蛰存先生的解释有迥然不同之处 ,对此谨与广大语文教师商榷。一、诗中首联“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教材注释 (2 )〔单车〕一辆车 ,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3)〔属国〕附属国 ,这里指吐蕃 (b…  相似文献   

10.
使至塞上     
<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文鉴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相似文献   

1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是唐代第一位善于写多种体式和主题,且艺术风格富于变化的全才型大诗人。他主要作于晚期的山水田园诗以意境恬静幽美见长,最为人称道;而早年的一些边塞之作则写得气势雄浑、境界壮阔。两者构成绝佳的对照。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受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赴  相似文献   

12.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顶峰的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们都希望立功边塞,从而实现自己博取功名的愿望,他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从军诗歌.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相似文献   

13.
有位语文教师在上完九年级(上)《诗词五首》后,让学生展开的一次古诗文地名探究活动——戏说古诗文地名。老师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长河”指什么地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江南”有何美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居延”的历史渊源如何引出,让学生搜集古诗文中的地名,打通语文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联系,实现由课本内容向自我潜能及创新思维层面的延伸和对接。活动程序设计如下:前三周课外阅读《古典诗词百科辞典》、《唐宋鉴赏辞典》,或网上阅读、搜集有关古诗文,然后用一周的时间针对有关问题探讨、研究、整理、展示,最  相似文献   

14.
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鉴赏边塞诗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相似文献   

15.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他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还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早年曾有进取心,写过一些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诗歌。像《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还有《陇西行》《观猎》等等,这类以边塞生活和风光为题材的诗歌,意境雄浑壮阔,充满爱国热情。经历过几次政治沉浮和人世变故之后,王维变得消沉灰心,早年既有的佛禅思想日趋主导,遂隐逸山林,过起亦官亦隐的隐居生活。《终南别业》里“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  相似文献   

16.
引入的目的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所以要使学生掌握一门功课,就应该让学生对这门功课有兴趣.一堂课,引入得好,整节课就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融洽、和谐;反之,一上来吸引不了人的话,整节课就找不到感觉,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出现阻碍.一、利用知识的横向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初一有关垂直的知识时,我会用王维《使至塞上》引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相似文献   

17.
(本试卷总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30分)1.汉字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①ku劋i炙人口②眼花li偄o乱③肆无忌d劋n④qi埁而不舍⑤大相j尙ng庭⑥弄巧成zhu嵀2.词语积累———分别写出描写日、月、星的四字词语3个。(3分)①写日的:②写月的:③写星的:3.句子积累———默写。(10分)①《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②《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③《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⑤《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18.
使至塞上(略)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选出对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单车33欲问边(简单的车)B.征蓬33出汉塞(飘飞的蓬草)C.长河3落日圆(黄河)D.萧关逢候骑(骑马的侦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中篇第一册对"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属国过居延"、"独与老翁别"、"二十三年弃置身"等诗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从小,便对单车有着莫名的喜爱。很久以前就拥有一辆几乎是玩具型的微型单车。或许每个同龄人都有过那么一辆四轮单车,车轮俩大俩小的。然后会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摇摇晃晃地缓缓骑着。还记得初骑像样一点的单车的时候,总是学不会边滑边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